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意蕴期待,给读者在接受文本以一种"前理解"的思维框架构思。让读者在接受文本内容之前,对文本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判断和期待。以姚斯的期待视野为理论基础,以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本,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为参照,对比读者接受文本前、后时,对小说中"轻"理解之异同,同时剖析小说中"轻"的表达。将"轻"的意蕴从读者表象性的浅层理解转换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深层理解,从而丰富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中,村上春树以"偶然性"连接其小说中一贯出现的主题———"消失/缺失与寻找",借此拓展了人物寻求真实自我的超验的"异界空间",并表达对自我探索的本体论式思考:永不放弃寻找自己的所寻之物,同时静待"偶然性"的到来,这两者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小说无论在主题结构还是在读者与文本互动的层面上,都巧妙地凸显了"偶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生存环境的剖析 ,从人物所处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出发 ,阐述了人物个体世界的特征 ,挖掘出文章中与真实世界相对立、相碰撞的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宁静美好而不可及的世界 ,表达了对这部作品主旨的看法 ,指出作品触动人心之魅力所在 ,并对喜爱这部作品的读者心理进行了尝试性初探。  相似文献   

4.
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内涵丰富,审视其中作家关于人物设置的隐喻,死亡意象的书写,以及对待人物记忆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复杂层次,挖掘文本世界的奇妙魅力。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意向性"理论通过对意识主客体共生互现关系的强调,为理解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文本与读者一方面在自身实现中呈现对方;另一方面共同呈现出作品既丰富又有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引发了广大师生的热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贬兼具。诗人借古典语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具有古典美的现代诗歌情境,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品"语言",鉴赏作品语言的形式美;思"意象",感悟作品语言的意境美;况"诗味",体悟作品思想的哲理美。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立体化解读,读者能够开掘出既"贴近"文本语言又"超越"文本本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编辑视角】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观正在发生变革。摒弃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由此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文本解读提法,比如"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本色阅读",不一而足。本期选刊三篇文本阅读的文章,以激起大家对"文本阅读"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是其早期作品。在这篇小说中,隐喻的运用无处不在。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文本中所出现的一些主要的,如"死胡同"、"教士"、"阿拉比"、和"圣杯"等隐喻的分析,看作者如何赋予这些事物以特殊的含义,以此来揭示人物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人物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命运抛弃的悲剧,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同样因杀父娶母的诅咒而与命运抗争。自《海边的卡夫卡》问世,两部作品的母题相似性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细读发现,两部作品中除母题嬗变外,还包括俄狄浦斯与卡夫卡的性格、与周边人物的关系、结局、作者或时代的干预几方面不同,并试图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探讨来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深层的不同,以对两部作品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惠帅 《天中学刊》2014,(5):48-51
对"一件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向来有诸种回答,如作者意图、读者理解、文本自身等,而这些回答显然都有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理解以及对作品的存在及其意义时间性的探析,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学作品意义的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不合理性,进而从文学作品意义"到时"角度看到了以上诸种回答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揭示了作品意义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接受美学理论传入我国,对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也产生了影响,以读者为中心逐渐取代了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源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侧重强调读者在阅读之前的先在理解,"第二文本"理论更加关注文本的多义性,两个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能动的参与阅读,并且,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1993年,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文学史上黑人女作家第一次获此殊荣.〈仁慈〉(A Mmercy)是她的又一部重量级作品.文章以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的"空白"理论为支撑点,从主题、情节和人物的层面分析小说〈仁慈〉给读者留下的大量文本空白,读者通过无限退想和自由思考,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意蕴期待,给读者在接受文本以一种"前理解"的思维框架构思.让读者在接受文本内容之前,对文本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判断和期待.以姚斯的期待视野为理论基础,以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本,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为参照,对比读者接受文本前、后时,对小说中"轻"理解之异同,同时剖析小说中"轻"的表达.将"轻"的意蕴从读者表象性的浅层理解转换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深层理解,从而丰富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威尼斯商人》作为传统的经典戏剧,是一个适宜进行多元解读的文学文本。在这个文本中,无论是作者、情节、人物还是语言,都存在着许多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来填充,来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遗憾地发现,由于执教者没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从而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出现了明显的误读。这个误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用读者反应理论看林黛玉和苔丝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反应理论强调阅读中读者本人的经历对作品的理解,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再创造性。利用读者反应理论的观点对林黛玉和苔丝这两个文学经典女性人物进行了身世、长相、性格和价值观的对比,探讨了两个人物之间诸多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陈蔚书 《考试周刊》2010,(27):22-23
本文通过《孤独者》中"我"和魏连殳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前后不一致并可交互置换的态度,试图论述两人实为同一个体的两个互为对立冲突的内心自我形象,并探讨两种自我的最后胜负结局,以此为表现人物拥有的丰厚心灵世界与叙事方式对此的安排提供一个可能有的展示,并指出了读者对于参与文本与重构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政治、对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异常敏感的法国知识分子,巴特提倡读者通过阅读来颠覆文本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巴特看来,真正有价值的文本不是封闭的、强加于读者的"可读的文本",而是开放的、引人写作的"可写的文本"。而决定一个文本是"可读的"还是"可写的",关键并不在于文本自身,而在于读者的阅读。由此,巴特提倡"抬头而读"的阅读方式,使读者摆脱受制于作者意识的"消费者"身份,而以"生产者"的姿态将"导引之文"作为"可写的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写。  相似文献   

18.
《午餐》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品具有极强的讽刺性,其讽刺手法贯穿文本结构与深层文化层面,可谓“过剩的讽刺”。通过对《午餐》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进行分析,指出文本在重复、对立这两种形式上所呈现出的讽刺意味。而对于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中年妇女和青年作家,尝试从毛姆反妇女倾向和其绅士情怀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所展现的过剩的讽刺意味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9.
解析德里罗小说中的逆"逻格斯"特征在其作品创作结构、小说内部系统及文本语言、作品中人物意识形态上的体现,进而说明完全中心和绝对在场不可能完全反映和解决客观世界的所有矛盾冲突性、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两个层面解读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的互文性策略。首先,从文本间的指涉性看,分析福克纳以《圣经》中的耶稣为原型,将小说人物乔的形象与耶稣形象进行对比,进而对悲剧人物展开深刻的人性探索,揭露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其次,从文本内的指涉性看,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从结构上看,几个故事平行地进行,形成结构上的大型对话性,即小说的"对位"结构;从语言上看小说中的"微型对话",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中。不同叙事者之间以及叙事者的自我意识的对话,形成各种声音、意识的互补和颠覆,进而造成文本结构和意义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建构中,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赋予了文本极大的张力和主题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