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抛弃以往仅仅在教育学对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的研究视角,而代之以行政学视角的考量。首先,从行政学最新理论出发,对高校行政化倾向进行学理性解析;其次,分析行政化倾向的弊端与不足;最后,形成文章的试探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去行政化”,核心的问题不是高校有没有行政级别的问题,而是要将高校从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中解放出来。要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通过规范学术委员会、强化教代会职责和推行校务公开的方式,使“民主管理”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的实质是改变行政权力过度膨胀的倾向,合理划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与职能,使二者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去行政化之后的高校必将更多地引入"服务行政"的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而构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以顺应整个社会行政管理模式变革和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应当通过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组织结构、完善服务机制以及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行政权力干涉学术事务、行政本位思想浓厚和学术本位思想被淡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术创新,阻碍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为此,高校应从树立学术本位观念、增强行政权力为学术服务的意识,制定章程、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权责边界,提高普通教师及教授的地位和薪资,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等等,进而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柏珂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2):123-124
大学"去行政化"要求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分开。高校干部工作必须适应"去行政化"的要求,强化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干部服务于学校学术的意识,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激励管理、考评监督等方面作出积极调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原因及其由来,高校"去行政化"的概念及其表征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旨在为高校"去行政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政人员的选用不当容易造成高学历浪费,专业技术资源争夺,行政人员与专任教师之间矛盾凸现,行政领导选任棘手,部门利益至上,部分教师不专心于教研等不良影响。高校可适当调整行政人员的选用办法,通过聘用低学历专职办事员,政策引导现有高学历行政人员转岗,实行岗位管理办法,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员制等办法,做到职责明确,人尽其用,进而推动行政部门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升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与效能。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高校民主,实行学术自治、学生自治,在高校评估考核等方面也要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天中学刊》2011,26(1):65-67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进一步升温。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消除把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的误区;要渐进式推进,不能一轰而起。  相似文献   

9.
高校行政化使高校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严重束缚了高校的办学活力。实现高校去行政化需要转变政府职能,重新定位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还高校独立主体地位。适用行政合同理论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可行的。引入行政合同理论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有助于实现政府对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突出高校的独立主体地位。应通过政府与高校订立行政合同充分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校摆脱政府的束缚,从而逐步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0.
去行政化改革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将更为有效地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促使高校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大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加速高校向现代化大学转变。  相似文献   

11.
崔慧仙 《文教资料》2014,(14):100-101
近几年高校行政化成为高校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一现象实际是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断冲突演化的结果。作为高校权力系统中的两种基本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高校行政化产生的原因、表现方式等展开研究,探求高校去行政化的政策和实践可能引导的高校内部管理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去行政化"成为高校管理制度与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研究如何稳步推进"去行政化"的实施,真正实现"教授治学"与"学术管理",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行政化”涉及高校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角逐等内外两个层面.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高等教育系统被视为一个政治系统,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官僚机构,内部组织层次科层化.高校“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而是要平衡高校内部的权力,各司其职,尽可能地引导高校从政府的下属组织解放出来,建立符合大学理念的高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导致科研资金分配不公平、科研创新能力弱化、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高校科研要去行政化,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健全高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拓宽高校科技研发的基础条件和平台,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中去行政化概念一直是行政工作的热点话题。综观我国高校行政工作的现状,去行政化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但是,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障碍点,合理规避、化解改革的风险,让去行政化在悄无声息中达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6.
以人才培养和新知探索为己任的大学有着不同于政治行政组织或工业经济组织的组织特性和运行逻辑。但是,我国大学却直接移植和套用了政治行政组织或工业经济组织的"管理行政模式"来进行管理,这是我国大学"行政化"的根源所在。大学"去行政化"绝非等同于取消行政管理,回归"教授治校",而是在于应该确立"管理即服务"的新理念,以此来构建适合大学组织和大学活动特性的"服务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行政化"倾向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受到侵害,"去行政化"也成为各方的共识。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并非取消高校的行政机构,也不是简单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化"倾向主要由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在隶属关系、办学经费以及各类专项经费上对政府有严重依赖,导致高校不得不"行政化"以获取更多资源。而要改革高校目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倾向,必须由政府推动,改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探索高校资源保障体系,逐步摆脱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描述了当前高校管理模式和行政化管理的后果,分析了行政化的原因,讨论了目前去行政化的一些困惑,针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去行政化建议,希望有助于大家正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行政伦理既是高校和谐与使命实现的保证,又是证实高校行政价值的需要。在官僚制及行政化轨迹中,高校行政陷入官僚政治、民主沦陷等多重困境,致使价值观扭曲,伦理自主无法实现,责任无法履行。为此,必须深刻反思传统行政伦理假设,实现向高校非行政化的伦理管理转型。这需要在信仰、价值观方面重塑高校行政精神,在伦理制度上予以保障,并落实到行政道德、民主和服务行动上。高校行政伦理转型具有两个前提与两种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公立高校产权的"去行政化"和创新,应依据其特有的教育组织属性,着力理顺政府、公立高校、校长(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关系,促进我国公立高校产权的社会化、法人化、多样化,探索股份制改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