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列传》中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这段文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中语文课本对其中的“夺”“与”二字未加注释,《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则把这段文字翻译为:“怀王派屈原拟制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草稿最后完成,上官大夫看到了想争夺草稿,屈原不给他”。译文将“夺”译为“争夺”,将“与”译为“给”。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2.
成语“曾经沧海”,《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那么。这个解释是否准确呢?让我们从这个成语的来源说起。  相似文献   

3.
最近翻阅上海出版的《语文学习丛刊》第六辑,见到钱丰同志的《“扑朔”“迷离”试解》一文,觉得这一词语释义上的老问题,还有进一步来探讨的必要,就把自己的一点管窥之见,也提出来与大家商榷。《木兰诗》的结尾,过去解释虽多,但就“扑朔”“迷离”这两个词的词义和词性来说,完全不同的意见,实际只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是动  相似文献   

4.
读了1980年第3期《天津师院学报》刊载的《“诗词曲”词语拾零》(下称(《拾零》)一文后,收益非浅,但感到其中“揸”“掐”的释义有待商榷。一、作者把“揸”解释为“指张开的拇指与食指两指尖的距离”,似不妥当,应为“指张开的拇指与中指指尖之间的最大距离”。这个距离,叫“一揸”,人们常常用“揸”作为长度的计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边疆"内涵在不断变化,"边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领土边界线"的框架性解释,而是不断地延伸到各个领域,出现了信息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和利益边疆等内涵的扩展。面对新内涵"边疆"带来的各种冲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个句子:“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白话四书五经》将此句译为:“爬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室,那会去搂抱吗?”将“搂”释为“搂抱”。《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对此句中的“腧”与“处子”加以解释,但没有释“搂”字。  相似文献   

8.
成语“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意义基本相同,都表容易得到,这没有争议。但对于其中“唾手”和“垂手”的释义却存在分歧。词典对“唾手可得”的解释大致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只说明“唾手”的字面义“往手上吐唾沫”。如1996年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相似文献   

9.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它不是抽象的绝对。新课程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陌生事物,它不是与传统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自然要求。在新旧转换的过程中。虽然专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仍存在诸多困惑,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究竟应如何操作才“新”,如何运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育人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论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时,常见到一些同志发表这样的见解: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要“扬弃”其封建的糟粕,吸取其带人民性的精华。这种批判继承的态度是正确的,但对“扬弃”这个范畴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王玉侠 《语文天地》2012,(13):37-38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第三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中关于"省识"的读音和意义,新旧教材对其注解不一,旧教材注释为"不识"  相似文献   

12.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第三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关于“省识”的读音和意义,新旧教材对其注解不一,旧教材注释为“不识”,新教材注释为“曾经”,至于“省”的读音,新旧教材并未注明,亦读“xing”亦读“sheng”,历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3.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它不是抽象的绝对。新课程也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陌生事物,它不是与传统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自然要求。在新旧转换的过程中。虽然专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仍存在诸多困惑,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究竟应如何操作才“新”,如何运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育人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何斌 《现代语文》2010,(8):152-15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简练质朴的文笔,勾画出一幅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社会理想蓝图,是陶渊明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文艺作品,千百年来为人称颂而盛传不衰。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同样将该文作为重要篇目收编其中,成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必读篇目。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课本上一处有关“外人”的解释未为稳妥,现提出来,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的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里的“扑朔”和“迷离”这两个词句,历来解释很多。一般的解释是:说雄兔比较好动,不走的时候两只前脚时时爬爬搔搔(扑朔)着;雌兔比较好静,不走的时候时常眯缝(迷离)着双眼,安静呆着,容易辨认。也有的则认为“扑朔”应释为“蓬松”,是形容雄兔脚上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应释为“朦胧”,是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还有的认为是互文,两句的上下结构可以换,雄兔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难以分辨雄雌。以下摘编  相似文献   

16.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本意是讥讽说话不看对象.因为不看对象,对方不明其意,即使道理再好,也无济于事,故事出在南朝僧枯《弘明集·理惑论》.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不仅精通音乐理论,而且善于弹琴.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到一头牛在低头吃草,便对着牛弹起琴来.“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  相似文献   

17.
《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时,有以下数语:“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一词,《中文大辞典》释为“惊退也。退缩也。”新版《辞源》、《辞海》均释为“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特别是清代大量正史及典章制度类资料的梳理,将义学置于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的探讨和地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全新的诠释。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看,清代的"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学生,课堂无疑是最重要的载体。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课上不怎么听,课后却四处补习,看起来忙忙碌碌,实则失了根本,效果可想而知。走进学校,我们经常听到向课堂要效益课堂是主阵地的说法,这已成大家的共识。不过,在这主阵地之外,还有很多同样不可丢的重要阵地,比如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当然,也包括本期我们关注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1.原子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所组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如反应Fe+HZSO二FeSO+H2中,SO4部分为原子团。应记住常见原子团:2.原子团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有些化学反应中也会发生变化,它不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例如,在中,原子团“氯酸根”发生了变化。3.某些原子团形式上看完全相同,但它们的名称不同,是不同的原子团。例如,在KMnfy与门见认中,前者为高锰酸根,后者为锰酸根。4原子团不是化合物,不能把原子团符号看成化学式,它只是化合物的一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