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浮力知识的研究、学习,涉及力的概念、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等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学,主要是受生活经验影响,对浮力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此外,还存在解题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了化学能与能源的关系,在人教版必修二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相关内容,对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有了一定的了解。人教版选修四从宏观现象、微观变化和符号表征三个维度对平衡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从定量到定性的转变来认识平衡,由于平衡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此对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在高考中平衡知识常与图像、图表等结合进行综合考察,综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和理解较困难。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建构平衡心智模型,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平衡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在知识内容上有承继、在思想方法上有连续、在思维方式上有跳跃,本质上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相对形象到相对抽象的"爬坡"过程.初中教师倘若能深入了解高中教材,在理解数学上能够居高临下,必能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持久理解,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下面就我们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初中物理《浮力》一节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初中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等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仍是新知识。此外,学习本节内容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诸多知识,这就给他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话:读者对二力作用下的杠杆平衡都很熟悉。本文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多力作用下的杠杆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解决了两个很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分析1 .教材地位、作用本课题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的问题 :认识浮力的存在 ,探索浮力的规律 .这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 .而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并在探索浮力规律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以前学习的知识得到复习、应用和巩固 .本节内容是本章甚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问题 .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浮力是有感性认识的 ,但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的 ,而且往往有些认识是错误的 .例如 ,有的学生看到木块能浮在水面 ,而铁块会沉到水底 ,就认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 ,或者认为水对木块有浮力 ,对铁块没有浮力 .另外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 ,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 ,就错误地认为浮力也与物体在液体内的深度有关等 .这些错误的认识由于先入为主 ,所以往往相当顽固 ,会抗拒正确的认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成为学习的思维障碍 .另一方面 ,这部分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所以...  相似文献   

7.
輥简单机械[知识回顾]一、杠杆及其平衡条件1郾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摇摇,这根硬棒就叫杠杆郾2郾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绕着摇摇摇摇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摇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从到摇摇的距离叫动力臂;从到的距离叫阻力臂郾3郾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需要的实验器材除杠杆和支架、钩码、线之外,还需要郾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为使杠杆在摇摇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郾4郾杠杆的平衡条件是,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郾二、杠杆的应用1郾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五节“力的合成”是在前四节学生了解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 ,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 .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 ,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同时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 ,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在初中物理中 ,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 ,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 ,因此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如何突破思维定势、降低思维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知识准备学生对力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已掌握了力的图示法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 )思维目标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物理思维方法 .(三 )能力目标学会物理中常用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简单机械和功"是对"力和运动"的知识加深和拓展,从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发展到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三要素有关还与力臂有关,从二力平衡条件发展到杠杆平衡条件,层层递进.而"功"是初中物理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15简单机械【知识要点】一、杠杆1郾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郾2郾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使杠杆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从支点到的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叫阻力臂郾3郾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郾4郾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阻力臂,写成公式是郾这个平衡条件就是发现的杠杆原理.二、杠杆的应用1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省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2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费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3郾动力臂l1阻力臂l…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的1.巩固深化本学期所学摩擦、压强、惯性、二力平衡等物理知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分析、归纳和创造思维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物中识别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程序;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镜面对称"现代物理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创设体验情景,引入新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杠杆平衡知识,通常会碰到分析杠杆平衡问题,特别是一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如果两力同时增加或减小相同的力,杠杆如何变化?如果两力作用点同时靠近或远离支点闷同的距离,杠杆将如何变化?这样的问题按常规法来分析、判断相当繁杂,如果巧妙地运用极值法分析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14.
"杠杆"是简单机械一章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其重点之一是力臂的学习.力臂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力的作用线在引入力臂概念时的重要性,学生很难理解力臂概念.另一个重难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上探究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的平衡条件,对于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等情况下杠杆平衡条件没有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力臂与杠杆平衡》的教学中探讨了让学生经历力臂发现的情景与概念形成的过程,以及让学生在一般情形下发现和理解杠杆平衡规律.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思维的碰撞与联系,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发现的惊奇与乐趣.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背景新课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即要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从生产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再经过自己的实验和观察建立起模型,来学习新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教学过程。杠杆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机械,本节课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科学方法上都具有实际意义。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教材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7.
力学是中学物理教学重点,也是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而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力的平衡概念是涉及初中以至高中的基础知识,而九年制义务初中物理教材中,只研究了二力平衡,没有介绍三力平衡以及受力分析的方法,在我多年的教学中,感受到“力”已开始逐渐渗透受力分析的方法,在学习二力平衡的基础上,学习一点三力共线平衡是可以的,从初中、高中教材的结构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简单机械等问题很有必要,也有利于降低力学部分初、高中教材的梯度,对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杠杆1几个概念(1)杠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律.(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指杠杆处干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器材:杠杆、支架、约码、尺、线.(2)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杜忏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o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  相似文献   

19.
王冬娟 《江苏教育》2012,(Z3):60-62
【设计理念】1.学生是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因此,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是展开"认识三角形"数学活动不同阶段的逻辑起点。2.教师是最给力的合作伙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理解走进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0.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属于“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该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继续学习“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将二力平衡与力相互作用相混淆.例如遇到这样的判断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在做选择题时也常将两个物体上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误认为是一对平衡力.图1 图2情境新颖的第20题,是一道勿须计算只作判断的条件"时对"同一物体(?)生高度重视,使学生误解为二力平衡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二是在实例分析后没有及时与相互作用力有何异同进行比较,致使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不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