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禚振西  杜文 《收藏》2007,(7):60-65
陈炉窑位于陕西铜川东南的山区,这里不仅蕴藏有极为丰富的制瓷原料坩土,还盛产燃煤。其地“东有南堡突兀秀丽,北有北堡绵立蜿蜒,西有崔家堡(今西堡)为水口金鱼,南有永受堡(今永兴村)华蓓嶙峋,四堡罗列,岗峦耸峙”,四面又有甘泉溪河长流,山山水水,将整个陈炉环抱成一个方圆近20里的古窑镇,  相似文献   

2.
黄风升 《收藏》2008,(9):54-55
陈炉窑在明代广泛借鉴磁州窑白地黑花工艺,在清代开创了香黄釉及复色釉戳印花、青花、铁锈花等工艺,民国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陈炉窑瓷器上很多带有铭文、题跋,反映了窑工的思想意识和境界,其中堂号款是重要的题款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长启 《收藏》2009,(7):78-81
明清绘画在中国书画史上异彩纷呈,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新获丁云鹏、袁江、郑板桥、王学浩四位明清画坛重要画家的佳作,各有特色,现简介如下。 丁云鹏《罗汉图》丁云鹏,字南羽,别字文举,号圣华居士、黄山老樵,安徽休宁人。善画白描人物,白描酷似李公麟,山水、佛像亦无一不精。曾供奉明内廷十余年。  相似文献   

4.
雨岚 《收藏界》2013,(1):33-33
中国陶瓷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已进入一个红红火火的时代,主要表现在瓷都景德镇瓷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数量大、品种多,且质量高、销路广。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了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借力于白瓷质量的提高,以及彩料和彩绘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各种彩瓷如成化斗彩、嘉靖、万历、康熙五彩、以及清代的粉彩、珐琅彩等更加绚丽多彩;红、蓝、黄、绿、黑等各种高温和低温单色釉瓷和仿古瓷更是色彩纷呈。尤其是明清时期官办  相似文献   

5.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耀州窑的陈炉窑场,创烧于金代后期。金末元初的产品仍以耀州窑传统青瓷为主。但在耀州青瓷日渐衰  相似文献   

6.
廖静文 《收藏》2007,(8):184-184
加拿大维多利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在1987年4月至7月举办了徐悲鸿画展之后,于1991年5月至7月举办了马欣乐绘画艺术展,其间并举办过一次赵少昂画展,这是该馆有史以来唯独举办过的三次中国画展,也足见欣乐的绘画艺术在北美画坛所受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8.
刘丽文 《收藏》2014,(4):66-73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我国。荼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茶中有食,食中有茶。民谚云:“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乾隆皇帝则有感日:“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公太 《收藏》2008,(3):81-83
常熟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达百余件,今择其中6件绘画瓷作一赏析。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接触耀瓷是在二十年前,当时正在上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有一门关于陶瓷的课,为此与同学老师一起去了耀州瓷产地之一—陕西铜川的陈炉镇,古镇独特的人文景观令我震惊,至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1):203-203
萧焕:西安美院原中国画系主任、研宄生导师、教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6,(4):180-181
谭天仁 1945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画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山水画会常务委员、四川花鸟画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擅长中国画山水、花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潘天寿(1897—1971)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天授,字大颐,浙江宁海人,为人朴讷,朋友戏称阿寿。 他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国立杭州艺专校长。解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潘天寿擅书画,能诗,善治印,他的书法功力很深,  相似文献   

14.
张楠 《收藏》2012,(19):178-180
逸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唐宋时是以老庄思想为主,追求散逸适怀的文化品格;元明清则是以禅宗思想和审美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力求清虚冲和为理想境地。佛道思想的这种混杂,在中国绘画史上一方面扩充了逸格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强调作为人本因素的集合对于绘画本身的主宰。中国绘画的逸格从唐代开始就被赋予了  相似文献   

15.
张楠 《收藏》2012,(10):178-180
“逸”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唐宋时是以老庄思想为主,追求散逸适怀的文化品格;元明清则是以禅宗思想和审美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力求清虚冲和为理想境地。佛道思想的这种混杂,在中国绘画史上一方面扩充了“逸格”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强调作为人本因素的集合对于绘画本身的主宰。中国绘画的“逸格”从唐代开始就被赋予了一种脱俗的韵致,宋...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8,(9):50-51
明代的耀州窑在立地坡和陈炉一带均有较大烧造规模,尤其明秦王府设在立地坡和陈炉的琉璃厂较为重要,烧造出大量孔雀蓝釉琉璃建材用于王府建造,在西安文庙、清真大寺和一些佛教寺庙也见有这类王府专用建材琉璃,有些寺庙中的碑刻明确记载这些琉璃由明秦王府琉璃厂拨给。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明、清建筑的石雕艺术,普遍见于宫殿的台基、牌坊、桥梁、华表等。 一、太和殿汉白玉台基。太和殿是北京故宫最宏伟的建筑,高35.05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于高约2米的工字形汉白玉台基上。四周矗立成排云龙云凤望柱,前后各有三座台阶,中间的石阶是用巨大的石料雕有蟠龙并衬托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建有透雕栏板1414根,雕刻出龙翔凤舞的望柱1460根,龙凤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14,(5):33-36
正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纸、布、墙体等)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绘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出现,不仅种类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由于各国和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认为,从古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东方绘画,与从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蔡玲玲 《收藏界》2012,(5):127-129
民俗文化简单的定义就是民族的、民间的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就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的不同、历史演变的背景不同,产生的民俗文化亦不同。 现阶段民俗文化住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国画、版画、水粉画、水衫画、壁画、漫画等。  相似文献   

20.
蔡玲玲 《收藏界》2011,(8):130-131
一、关于"意境"的形成与内涵 我国的传统艺术和美学中的意境观念萌芽很早,先秦两汉的"立象尽意"说、宗炳的"畅神"说、谢赫的"气韵生动"说等都孕育着意境思想的胚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