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因而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目的不同,这就决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沿着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正确方向前进。一、关于解放生产力在生产力的问题上,过去人们只强调要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解放生产力,而认为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就只有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了。但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一定历史阶…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思考房宁搞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私有制,消除一切阶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类解放。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实现必须经过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保证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人民享有。 二、人口、资源和环境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人口本身并…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体现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是不容置疑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但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去空谈社会主义优越性 ,只有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还要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提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规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整体,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是从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从本质与特征、目的与手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共性与个性的既唯物又辩证的联结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用工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进行十多年,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有许多任务没有完成。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要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商品,要通过市场的流动,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利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统一的角度,从目的和手段统一的角度,从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角度去逐步消灭剥削、贫困和愚昧,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周恩来为实现这种社会主义理想提出了关于不断进行社会改革,全面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许多观点,并成为后来的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合格”。①这个新概括,是从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上,从本质与特征、目的与手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共性与个性的既唯物又辩证的联结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本文拟从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原则来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一、社会主义目的:“共国富裕”共同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 1992年初在南巡讲话中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段科学、精辟的论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只有社会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才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本质的规定性。只有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才能发展生产力 ;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讲生产关系的。在字面上没有直接讲公有制、按劳分配 ,旨在更高的层次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侧面 ,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而不是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已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且是经济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道德通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道德论证和道德立法来培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从而达到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已经写进了14大报告和党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从一些报刊文章上看,人们在理解上似不尽相同。比如有的论者把它一分为二:“一是说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说明达到目标的手段,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比如,有的或者只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体现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上,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或者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只归结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等等。现谈一点个人理解,希望得到专家、学者和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指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应该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是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才会有力地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考察社会主义本质时,不但要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也要看到二者之间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相互联系。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理论界对把“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没有疑义 ,但对把“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此问题作一分析。有的学者不赞成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因为他们认为社会的本质是指一个社会形态区别于另一个社会形态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只能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理论内涵。它突出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的是逐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而从更高层次上完整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地奠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也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梅荣政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总结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丰富的科学思想,从本质的一般规定性上概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如何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概括了社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