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卦”的“旧”义,是指传承了数以千年而至今仍然具有广泛运用价值的易学专有名词。“八卦”词义由旧而新和由此而彼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方向:一是据“形”演化而产生借代义;二是据义演化而产生广泛合理的联想义。“八卦”的新义来自于“八卦”自身,而不是粤方言“八公八婆”中的“八”。  相似文献   

2.
“八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非常诱人的一个课题.利用“八卦”进行占卜和算命是一种或然性判断.就卦产生的过程来看,似乎各卦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然而,通过严格的概率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乾”卦出现的概率最大,而“坤”卦出现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3.
傅炳民 《语文知识》2006,(12):19-19
近年来.“八卦”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释义为:“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现在流行的“八卦”在词性、词义等方面都有了变化,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细细品嚼,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意义”的动态传递过程,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字的简单对换,而且是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要素之间的语际交流活动。译者通过对文章语境的分析理解,讨论如何运用创造性的解释将文章的语意诠释出来,从而使文章“意义”真实、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2,(7)
虽然很少有人愿意公开宣称自己喜欢八卦,可大多数人大概都很乐于以“你发誓不会告诉别人”、“你根本想不到有人说”之类的语言开始一次谈话。一项研究表明,65%的日常谈话都属于八卦的范畴,即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传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译”或“翻译”的含义和属性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译”和”翻译”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既不是“科学”又不是“艺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任务是进行翻译理论建设而不是构建“译学”或“翻译学”.  相似文献   

7.
顺着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增多,西方翻译理论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却不断遭受贬低。作为中外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和“目的论”也是学者们长期以来比较的对象。该文通过比较“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严复的“信达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旨在加深对二者的认知和思考,重新思考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 无论面对何种文体,翻译都应以真实准确为第一要素,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提“信、达、雅。“信”位居其首,指意义不背原文,在此基础上“达”和“雅”才有所本。纵观中西翻译史,“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乃至当代影响巨大的“对等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阐释学”等等翻译理论的奋力开拓、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翻译中“归化”还是“洋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意译”和“直译”的问题。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翻译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翻译有时是优美的文学翻译,有时是严谨的科技翻译,有时只是日常生活中直白的翻译,文化语境就决定了我们该采用“归化”还是“洋化”。本文首先聚焦文化语境下翻译的特点,通过分析“归化”和“洋化”问题的矛盾及原则,从源文化、译入文化、译者这三个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你看到教材中那个"八卦"图案了吗?"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反映了古人对现实世界的朴素认识,英语可以把它翻译为the Eight Trigrams或the Eight Hexagrams。例如:The Eight Trigrams are a set of symbolicsigns created in ancient Chin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和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论”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的“同”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异”。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后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后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翻译中一方面要传播源语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力求译作通俗易懂。文学译作中文化的展示首先要从异国情调的角度来体现。其次在语言要素中精雕细刻,让人感同身受。同时还要注意译作的“意合”问题,使译作从“异化”、句际、段际关系等各方面与之相呼应。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与“意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们将有益于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乾坤”这个词我们经常见,如过年时的春联有“春满乾坤”字样,《狱中联欢》中有“扭转乾坤”一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乾坤”呢?原来,“乾”是我国古代八卦之一,指“天”,“坤”也是古代八卦之一,指“地”,“乾坤”就是天地的意思。同时,“乾”还表示阳,“坤”还表示阴,“乾坤”还有表示阴阳的意思。在“春满乾坤”中的“乾坤”是指天地的意思,“扭转乾坤”的“乾坤”是彻底改变已成局面的意思,表示了革命先烈推翻旧社会的坚定决心。何为“乾坤”  相似文献   

14.
“等值”、“等效”是翻译教材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反映奈达翻译思想的两个术语,通常被称为“等值”翻译原理、“等效”翻译原理。然而,“等值”的意义含混不清,并且“等值”中的“值”和“等效论”中的“效”也是误译。依据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的观点,重新解读了所谓的等值、等效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八卦宇宙论”是一种基于“易学”的天文学理论,由我国学者刘子华提出。刘子华(1899-1992)四川简阳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1940年以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法国麦迪西出版社再次将该论文出版。后来,刘子华将该论文的法文原本翻译成中文,进而加工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定名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该书已于1989年12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汉魏训诂学家释“天球”为“玉磬”,释“河图”为“八卦”,历代学者均予以认可。刘古愚先生通过大量的古代典籍论证认为“天球”为“天文”,“河图”为“地域”,使人眼界大开。本文就此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释“卦”     
本文一反昔人故说,论完“卦”象持“笔”书于泥板之形,故卦训画.卦袭用结绳记事挂绳之故称,故八卦称卦.卦即挂.  相似文献   

18.
芦毅  甘晓丹  古明 《考试周刊》2010,(40):40-42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一点在对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地探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政治文献中的适用性,从而得出,当今,在政治文献的翻译中我们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意义”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这是由翻译的实质决定的。然而随着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要义被引入翻译研究,人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开始由“中心”走向“边缘化”。  相似文献   

20.
赵永庆 《考试周刊》2009,(41):27-28
2000多年前的西塞罗是西方史上最早的翻译家之一,而奈达是当代首屈一指的翻译理论人物。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影响深远。然而古代翻译家西塞罗的翻译理论中却已提出了“功能对等”。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和西塞罗翻译理论的分析入手。通过实例分析西塞罗翻译理论中体现出的“功能对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