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在作文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捕捉写作材料,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使作文变得新鲜、有趣,学生想写、乐写,并逐步成为精彩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那么,我们怎样呢?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观察积累生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它是以弘扬人的本性为特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直接影响着工作过程和结果。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作文是一个感知生活、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各方面的教学内容都要与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生活是小学学习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反思,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作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一个作文教学的课例为背景和素材,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文教学案例的精彩片段描述;第二部分是反思与感悟,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要引领学生写生活作文、指导学生写个性作文,从而创新打造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李湘红 《辅导员》2012,(3):18-19
据调查,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常常处于"被写作"的状态之中,为写而写,空话、套话、内容贫乏、千题一试、千人一面、缺乏童趣……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脱节,是作文教学难以摆脱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更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学生首先是会生活,然后才是会作文,即作文教学要立足"生活"才是根本,努力让"生活"扎根学生  相似文献   

9.
王明 《黑河教育》2014,(1):32-32
正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畏惧作文,厌烦作文,导致写作时下笔无言,抄袭现象严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具有适应当前社会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向生活开放,课堂教学要充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生活充实了才能写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全景  相似文献   

10.
作文要真实,是我国作文教学倡导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情感虚假、创造力缺乏等问题。要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诸多弊端,作文教学必须在"求真"上下功夫。因此,转变作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贴近生活,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抒写真情实感,就不难写出充满生命活力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1.
林文祥 《成才之路》2021,(11):54-5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立足生活,让学生易于下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积累“词汇仓库”,感受语言魅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拟题,鼓励学生模仿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进行因文而异的、多变又富有人文性的习作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初中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形成。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学生作文导写包括:引导学生写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写好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基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的作文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难”是汉语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一般人认为 ,中小学生的“贫乏”是其主要原因。“贫乏”包括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和学识贫乏。我们认为 ,“贫乏说”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中小学生一代比一代生活更丰富、思想更丰富、情感更丰富、学识更丰富。“贫乏说”已经对中小学作文教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有一定难度,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极大挑战.快速提高藏族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其次应多观察生活,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开始进行有的放矢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5.
董存有 《成才之路》2021,(14):112-113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分析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及时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读促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6.
李淑琴  李慧琴 《成才之路》2021,(14):130-13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应用于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利于丰富作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并延伸课堂内容,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提升自身的写作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温淑萍 《成才之路》2020,(2):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情感表达是否真实妥当,均为评价学生作文能力的主要标准。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大胆进行改革,以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要疏通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渠道,教授学生写作方法,创新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8.
马肖芳 《成才之路》2020,(5):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全面体现。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过程实际是一种对话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生与内心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把作文看成了是在写作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操作而并非是学生的心智劳动创造的成果,学生创造的灵性被扼杀。因此新时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要求是:教师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自己;要把作文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知识,注重体验生活;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放作文教学的可循之路有:开放选材,变无"米"为有"米";"指导"开放,弃同求异;评改开放,让呆板变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