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山东省城市大众生态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与体育生态革命,建立了"人-体育-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的城市大众生态体育新理念.经过艰辛的生态运动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其根源在于我们旧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的不合理.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整体优化、市场需求导向、多样性等原则基础上,在山东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体育,力求实现体育、文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最终在城市居民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具体从普及山东省城市居民的大众生态意识,建设生态体育课程,科学制定城市与社区生态建设发展纲要,加强城市社区生态体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建立体育活动的生态规范等级各层面实现城市大众生态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以及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等。通过研究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特点和表现,提出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措施。认为,大型运动会引起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体育场馆设施建设;(2)建材的使用与废弃;(3)城市环境污染;(4)场馆设施与交通能源利用;(5)体育场馆设施赛后利用等。在举办大型运动会中,要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规划,二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城市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的生态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城市化发展出现的生态问题入手,阐述了城市规划应遵守的生态原则,探讨了城市生态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军 《体育科研》2015,(1):66-69
优化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指标,体育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的城市空间中合理布局和利用体育活动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人们的宜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将标准型与非正式的体育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体育活动空间的优势对城市空间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体育空间与自然环境、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创造宜居生活空间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的是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水利工程上的具体体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的各种生态影响,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生态体育公园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建设速度非常缓慢,规划欠合理,主题不明确,景点内容、形式缺乏个性和特色。建议从以人为本的生态观的视角,塑造体育主题,突出特色,从而用新的绿色生态理念指导生态体育公园沿着生态、人文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项特殊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承办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胁迫效应及其特点,认为承办体育赛事主要对城市的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壤资源和声环境等领域产生胁迫效应,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动态变化性和叠加性等特点。针对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的现象,提出赛前加强赛事举办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评估、赛中加强赛事举办城市的生态环境监控和赛后加强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补偿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体育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生态体育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推动城市经济,提高市民体育意识,带动全民健身.需要以整体观和动态观去构建与研究生态体育理念和生态体育.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态基础和更大的环境容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针对陕西省宝鸡市近年来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滑雪场所开发、建设和经营活动中,由于缺乏一个"边开发、边保护、边恢复"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使其对森林和植被的破坏,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垃圾处理和污物排放等诸多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严重影响了我国滑雪旅游产业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构建我国滑雪场所生态补偿机制符合国家民生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山区、林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良性连锁反应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提出更新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构建滑雪场所建设法规体系,强化生态补偿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工作,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是构建滑雪场所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人们的饮食生活起居和生产生活。因此,城市环保能力建设也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加快城市环境建设和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尤其是城市的环保能力建设更是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城市环保能力,本文将就目前城市环保能力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的开发与建设对建设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生态意义.因此,在城市湿地建设中必须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环保原则,并尽量选用适宜于本乡本土的生态植物和景观构图.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生态等方面的促进功能。它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城市的社会和谐,提升城市的形象,丰富城市的文化品位,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申办冬奥会是中国哈尔滨一项重大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头等政治大事。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等方法研究哈尔滨独具风格的建设、哈尔滨市环保建设、哈尔滨生态城市建设、哈尔滨地铁的建设对哈尔滨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之中的城市建设影响的相关问题,旨在促进哈尔滨城市建设,加速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实现了从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向注重生态价值的重要转变。其生态价值体现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基质、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景观3个方面。其生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法律对选址、设计、审查、监管等有效规制和明确球场生态价值、鼓励废地开发的有效促进,也借助于减少影响生态的行业措施、实施多项生态改善项目等行业自治管理。我国高尔夫球场在项目性质、设计标准、行政审查、监管、行业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法律明确项目性质、完善用地政策、强化生态环境标准、严格球场生态准入、加强运营期监管等内容。此外,还应坚持实施行业自治。  相似文献   

16.
北京“绿色奥运”理念将环保建设这一领域注入奥林匹克运动之中。2008年“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将对加快实施中国城市的环保规划,促进现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加强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有精萃的西汉文化、三城相叠的奇观、襟山带水的环境风貌,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民居等。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产生了矛盾,文章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生态法和环境法。  相似文献   

18.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11,32(2):8-12
上海“十二五”规划将建设生态城市列为未来发展目标之一。体育生态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契合了当前体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提出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建设上海体育生态城市,实现上海体育“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科学论证,通过生态体育提升上海的“软实力”;倡导全民生态体育理念;形成上海独特的体育自然、人文生态;关注民生,通过生态体育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借鉴国外体育生态建设的经验等。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价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的路径,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愈加紧密,探究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赫希曼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过密环境基准等,体育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需求收入弹性大、绿色低碳等特征,可通过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社会转型、城市生态转型。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作用体现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吸纳城市人口就业,促进城市社会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服务、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生态转型。鉴于此,提出打造区域体育产业集聚、推动体育主导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提供体育有效供给、推动体育产业融入城市整体规划、探索体育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