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下课铃响了,我带着满意的微笑向教室外走去。突然,一个怯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高老师。”我扭过头,原来是被我昵称为“精豆子”的汪旭。“有事吗?”我一边问一边收住脚步往回走,可他看着我竟没回答,只是脸有些发红。我刚想再问,他忙摆手说:“没事了,老师。”声音仍是怯怯的。分明是在撒谎,看脸上那笑多不自然。这时,和他同座的晶开口了,“老师,汪旭是想跟您要他的那支红油笔。”  相似文献   

2.
清晨,我刚走进教室,课代表便跑过来:"老师,龙华的作业又找不着了。"这个龙华,头脑灵活,领悟能力极强,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可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而且还有点懒,这已经是他本学期第四次丢作业本了,是不是又没写作业而找借口呢?尽管每一次"丢作业"之后,我都会找他谈话,苦口婆心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收有“作酸”词条,释为呈酸性指食后反胃产生酸液。但笔翻阅明清小说时发现‘作酸’在明清小说中,有一条不为各类辞书所载的义项,即‘吃醋’义。例如:  相似文献   

4.
《广东第二课堂》2010,(3):52-52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卡尔曾做过一个“果汁软糖”实验。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房间,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  相似文献   

5.
如果追本溯源,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赏识教育实际上是有其理论依据的,那就是美国著名的“两罗”心理学实验,即罗森汉恩和罗森塔尔实验。虽然,这两个实验在心理学界曾引发很多争议,特别是罗森汉恩实验曾备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们的批判,但是这两个实验及其结论在教育学上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来简要介绍罗森汉恩和罗森塔尔实验,以此来声援国内的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杨建梅 《河北教育》2005,(21):36-37
假期里,经人推荐读了一本书——《窗旁的小豆豆》,本来是当作休闲小书来读的,没想到一读就再也放不下了,读后感想颇多,在此转介给中小学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李甦 《父母必读》2009,(10):116-117
从成人的观点来看,孩子画的“小人儿”形象都是原始的、不完整的,和真实的人相差太大了!心理学家却认为,“小人儿”画是孩子非常精巧的原创发明!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无中生有”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里的“无”指文本“留白”,即作者对文章的一些内容故意不写或略写,制造出文章的空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留白”,用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补白”。  相似文献   

9.
许祖云 《江苏教育》2001,(17):19-21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上海市嘉定县人,我国现代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中等教育专家。191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旋赴美插入勃朗大学二年级学习,用4年时间读完了6年的功课,1919年8月以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的学位回国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6月改为东南大学)任教育科教授。  相似文献   

10.
李荣灿 《班主任》2006,(9):19-19
寻寻觅觅,寻寻觅觅,我终于找到你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你,似曾在梦中相见,却在现实中巧遇.在那365个日夜里,我寻你千百度,思念是唯一的寄托,于是,每次都在无奈中告诫自己--等待,等待,等待.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根的作用》时,我设计了“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学生在试验中不仅发现了试管内的水量减少,而且发现了植物叶的多少与根的吸水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弗雷泽在1966年做了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他们派了两位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些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瞧,每年死在车轮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检验猜想,发现新知。  相似文献   

14.
吴峰 《河南教育》2005,(3):39-39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车窗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5.
木子 《科学启蒙》2009,(6):34-34
当我们来到商店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常常会说:“都挑花眼了!”这虽然是形容,但生活中我们的确会看花眼。为什么会看花了眼呢?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让我们先做一个极简单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刘艳红 《班主任》2008,(3):27-27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狗锁在笼子里,并对它进行电击,狗反应很快,迅速逃窜(事实上它无法逃离紧锁的笼子)。这样反复多次后,再给狗以电击,它就一动不动,麻木地接受电击,即使把笼子打开,它也不会逃跑。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当动物(甚至是人)知道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时,会产生无助感,  相似文献   

17.
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段通常较短,养育也好,教育也好,一大责任就是逐渐延长这种注意力时段,让孩子们慢慢地发展出专心、耐心、有长远打算等基本的"成功品性"。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Walter-Mischel领导了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并经过二三十年的追踪观察,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成功品性"的重要作用。实验的过程是把一组4到6岁的孩子领进一间屋子里,在他们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到规律的学习活动。这种个性化教学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重视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要求被试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没有得到奖励;在第二阶段,将经历第一阶段的被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与第一阶段相同,没有报酬;第三阶段是休息时间,被试可在原地自由活动,在活动后问他们是否愿意继续解题,并把他们是否愿继续去解题作为喜欢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发现一种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非常努力,而在第三阶段表示愿意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