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妈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妈祖信俗在旅游表述中出现了失真的现象,借助旅游真实性理论从搜集参照文本、维护妈祖信俗品牌、培养原味导游队伍三方面阐述妈祖信俗真实表述的利好作为,同时提出"二元"看待妈祖信俗真实以及"前——后台"开发妈祖民俗文化旅游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插画与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应用;探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插画的设计策略,重点分析潮玩设计、数字创意插画和儿童绘本3种插画设计应用;指出插画设计策略,为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开辟新的思路和视角。强调将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此推动跨学科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莆田妈祖信俗大观》一书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为林国良,副主为郑世雄、刘福铸。该书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本市十多位祖学者合撰而成,2014年4月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全书52万字开布面精装,典雅大方。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和展示莆田妈祖俗的专著。全书分为祭典、节庆、进香、神器、供品、出游、艺文、习祈愿、传说等10篇;每篇下再分章节,计41章145节。纵观这部著,我认为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4.
阐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封片卡"的类别和特征。信封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信封、首日封、纪念封和签名封;明信片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明信片、极限明信片和邮制明信片;卡着重介绍妈祖贺年邮资信卡。通过对妈祖信俗"封片卡"3个特征的分析,揭示利用"封片卡"更好彰显妈祖的功德和大爱,更好地促进集邮文化和妈祖文化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5.
探讨采用开放类集邮方式组编《妈祖信俗》邮集的现实性以及改编《妈祖》开放类邮集的必要性。阐述以《妈祖信俗》开放类邮集为载体,通过各类展览、学术研讨、出版图解、讲座和网络等传播妈祖信俗的途径。最后指出组编《妈祖信俗》开放类邮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法,研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祭祀中体育元素,结合妈祖体育元素来研究发展莆田休闲体育;并就妈祖体育元素资源在莆田休闲体育圈的开发提出若干建议。把妈祖信俗中的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海内外。  相似文献   

7.
妈祖信俗活动中的“转凉伞”竞赛规则创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专家访问和试验等方法,探讨妈祖信俗活动中的"转凉伞"竞赛规则,认为"转凉伞"是妈祖信俗活动中一种历史悠久的运动性表演类项目,具有安全性、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和保平安等特点,是妈祖信众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创制"转凉伞"竞赛规则,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发展建议,旨为妈祖信俗活动中的"转凉伞"运动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浙东滨海地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海神信仰,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源于闽南的妈祖信仰,浙东当地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妈祖信仰,特别是作为展现世态风情和民俗习尚的竹枝词.从咏及妈祖信仰的浙东竹枝词中,我们可以发现浙东妈祖信俗两个鲜明的地域特色:一是与当地其他信俗紧密结合,二是与当地海事民俗相互交融.另外,这些竹枝词清晰地反映出了...  相似文献   

9.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内容以描绘民间岁时生活为主。在这些传统年画中,有的还生动反映了天津的妈祖信俗。拴娃娃、妈祖神像以及皇会、花会等题材年画,既展现了天津的地方民俗,又传播了妈祖文化。  相似文献   

10.
莆田■溪宫历史悠久,是研究莆田山区妈祖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重点就溪宫的沿革、建筑特色以及当地妈祖信仰民俗活动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并分析妈祖信仰对莆田山区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境内妈祖宫庙众多且分布广泛。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使得这些妈祖宫庙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妈祖宫庙方面,也存在一些与他处有别的特色,研究这些特点和特色对进一步弘扬莆田妈祖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阐述台湾嘉义县新港乡奉天宫妈祖庙,在现任董监事团体的积极经营之下,在南台湾众多老大妈祖庙竞争中,崭露头角。奉天宫的成功转型经历,为妈祖信仰与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了典型的个案。  相似文献   

13.
以湄洲妈祖服饰为研究对象,阐述妈祖不同服饰的来源、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探讨妈祖服饰文化的成因,分析湄洲岛妈祖服饰文化的开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广东是最早传播妈祖信仰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闽人入粤与妈祖信仰传入的关系,综述粤地各区妈祖宫庙的分布概况,分析妈祖信仰与南粤文化的融合,探讨其在粤地"被创造"的嬗变过程及特色。  相似文献   

15.
妈祖文化与传播活动密不可分,传播以文化为灵魂,文化因传播而存在。妈祖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才能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文化正能量。现代传播是妈祖文化走向大众的物质与技术载体,使妈祖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推动了妈祖文化思想的普及与提升。传播媒介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妈祖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变迁,并且直接塑造了妈祖文化的生产方式。当然,传播对妈祖文化的代际传承也产生了影响。在现代传播环境下,传播形态的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探索如何拓宽妈祖文化受众,特别是吸引年轻受众群体对于妈祖文化的关注,不妨多尝试。  相似文献   

16.
总结并分析明代妈祖文献史料具有四个特点,即开始出现妈祖经书和妈祖题材的小说,朝廷褒封档案史料很少,林氏族谱与妈祖志书结合以及出现较多官绅阶层对皇权膜拜及对妈祖信仰批判的文献,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与明代妈祖信仰呈现式微的大趋势史实,是吻合和可以互相印证的。  相似文献   

17.
"妈祖信俗"的申遗成功是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标志,而妈祖祭典则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弘扬妈祖文化的特殊使命。妈祖祭典历经千年,其文化元素极其丰富,包含了建筑、哲学、宗教、艺术、礼仪等。在现代文化旅游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妈祖祭典文化元素还可以在品牌、语言、生态和教育文化元素方面进行再造和创新,以有助于祭典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阐述台湾妈祖信仰与大陆妈祖信仰的一些不同特点,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代妈祖信仰进行客观分析,认为妈祖信仰的本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许多特性,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力促进因素,并探讨了当前的相关任务。  相似文献   

19.
林立新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6):11-14,32
立足妈祖文化各领域产业开发现状,从政策、地缘、人源、闽台体育交流四方面分析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开发机遇,提出妈祖民俗体育产业开发思路及政策和措施,延伸和创新妈祖文化产业,以达到弘扬妈祖文化与民俗体育产业发展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