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一项  相似文献   

2.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蟋蟀的住宅>一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本文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叙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作者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4.
安永 《山东教育》2005,(28):26-26
《蟋蟀的住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引导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如何让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重难点,教学时可做以下设计: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拟人、比喻、对比等表达方法。3.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其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学习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教师:准备“画有蟋蟀住宅的一部分”的剖面图。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同学们喜欢…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体会蟋蟀高超的建筑本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8.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9.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作品。文章用拟人的手法 ,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有关蟋蟀建巢等知识。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 ,作者是十分赞许的。说明文的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书中谈及的知识 ,更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根据课文的特点 ,结合单元训练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我运用“自主发展 ,点拨启导”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 ,设计了如下的程序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破题开篇 ,激趣导入。让学生自由谈对蟋蟀的了解 ,教师提示“蟋…  相似文献   

10.
<蟋蟑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如何建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文章赞扬了蟋蟑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1.
《蟋蟀的住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陕西华县城关小学刘建社《蟋蟀的住宅》的教学重点应是着重指导学生了解蟋蟀巢穴的特点和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一、抓特...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句子"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主要介绍了蟋蟀巢穴和挖掘巢穴方面的知识 ,生动而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说明了蟋蟀建造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从而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一、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二、以读为主 ,读中探究1.自主读书引言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动物住宅的文章 ,你们想了解是什么住宅吗 ?教师板书课题。请大家用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老师有两个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14.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造成的 ,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笔者在引导学生讲读之后设计了一堂活动实践课 ,纪实如下 :师 :学习了《蟋蟀的住宅》 ,你对小蟠蟀有什么印象?生1 :蟋蟀很勤劳 ,它用自己柔弱的爪子建造住宅 ,而且造得简朴、清洁、干燥 ,很卫生。生2 :蟋蟀很聪明 ,它选择住址很慎重 ,一定要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生3 :蟋蟀和挑山工一样 ,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它用爪子一点一点地挖掘 ,很不容易。它有耐心 ,不达目的不罢休。生4 :蟋蟀是从不满足现状的。它的房子即使建造好了 ,有…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品味拟人写法,感受语言描写的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课文脉络,感受到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明白了蟋蟀住宅的建造特点,初步领略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文中对蟋蟀住宅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知识性课文的教学,仅限在课内是不够的,教师要创造一定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观察、讨论、辨析、习作、口语交际等)达到释疑解难、接受知识、运用创新的目的。《蟋蟀的住宅》是一篇充满童趣,适宜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课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筑成的等方面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学习本文时,应以导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学习,获取真知。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笔者借助课件展示——老师漂亮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让学生对比,直击课文内容:“孩子们,谁的住宅大?漂亮?”生:“老师的漂亮。”师:“对,可老师的住宅一点也不出名呢,出名的却是蟋蟀的住宅。老师还真有点不服气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看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吗?”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就顺即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笔者一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知道蟋蟀住宅出名的这个结果,再寻求出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主旨:《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融自然知识、儿童情趣于一体的观察笔记。笔调自然、生动,用拟人手法把蟋蟀世界描写得绚烂多姿。本教学设计主要在“拟人”上下工夫。使课堂始终洋溢着“趣”,使学生始终对虫子充满着“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主旨: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融自然知识、儿童情趣于一体的观察笔记.笔调自然、生动,用拟人手法把蟋蟀世界描写得绚烂多姿.本教学设计主要在"拟人"上下工夫,使课堂始终洋溢着"趣".使学生始终对虫子充满着"情".  相似文献   

20.
一、揭题通过抓课题质疑和化虚为实的方法设计“蟋蟀的住宅”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而陌生的事情,故而,教学伊始可①屏幕显示:一只蟋蟀在洞口前的草丛中鸣叫,画面上叠印课题,使画面充满蟋蟀的动感和声感。其形象和声音可由远及近,使动画由“虚”变“实”,使学生一饱眼福和耳福。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缩短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距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②教师交代学习目标。借助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怎样在阅读中质疑”。教师可这样提示:当你看见《蟋蟀的住宅》这个课题时,你很想知道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此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