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历史视角分五个阶段分析了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认为从一党威权体制下的"反共复国"到政党政治下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反独"立场鲜明,"一中"原则日趋模糊,"经营台湾"并与大陆"和平竞赛"的政策取向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2.
自国民党重执岛内政权,马英九当局大陆政策回归"九二共识"立场,明确反对"台独",促进了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迫于选举压力,马英九避谈统一,恢复对美军购,拓展台"国际空间",主张台湾前途由未来台湾人民决定,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变数。显然,马当局大陆政策的制定受到各方力量制衡,除马英九个人因素所发挥的复杂作用外,岛内以选举为核心的政党政治则是决定性因素。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台政策得当,推动了马当局的进一步开放;而美、日等国际因素则积极插手,对其政策施加压力。鉴于台海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质变,影响两岸关系的关键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其大陆政策的前景将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发动内战败退台湾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台湾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其中包括政党制度的演变.从脱胎于"党国一体"的一党专政制度到一党独大体制,再到两党制政党制度雏形显现,台湾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且渐趋成型.究其原因,就是台湾的政治变迁、经济发展、地方矛盾以及大陆与美国的对台政策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台湾选民的心理,进而对政党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最终民意与现代选举制度结合,衍生出了现在的台湾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党政治制度形成以来,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不断受到执政党政治思想的左右.英国相对成熟的两党制政治对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变迁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工党与保守党在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中的政治博弈,可以清晰地揭示出英国政党政治对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台湾教师在职进修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与探索时期、成熟与完善时期和提升与优化时期。透过其发展历程,分析台湾教师在职进修政策特点:有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方案"为领引、以"办法"为抓手来推动政策的实施;政策的繁杂性和多变性有待在实践中得以改善;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优质化、实务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台湾“立委”选举后,政治力量对比格局初定,今后台湾政坛势必愈加呈现出朝秦暮楚,合纵连横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政党政治新局同。  相似文献   

7.
由于分别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步入现代化进程,各国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广度、深度自然参差不齐。政党政治只能具体地存在于由此而彼此相异的情境中,只能与特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互构"关系。世界政党政治基本上可归入后工业社会、转型和新型工业社会、发展中社会的政党政治这么三大范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党政治。超越或落后于特定发展阶段、与特定政治生态不匹配的政党政治也一定不是"最不坏"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其客观依据,概括了其基本内容和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与政策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的出现,两岸互动格局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走向执政与其大陆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初步建立与两岸人民的深入交流,构成了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因;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的认同则是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民初政党政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民初政党政治特色的成因”、“民初政党政治中的主角”、“民初政党政治的评价”三个主要问题的研究展开述评,认为:民初政党政治所表现出的多党林立、分合无常等特色,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原因外,还有中国人对政党功能认识上的误差;充当民初政党政治主角的不只是革命民主派的政党,还有立宪派的政党和买办官僚军阀的政党,这样才是完整意义的“民初政党”;民初政党政治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使中国民众初步了解了何为政党和政党政治等问题;民初政党政治失败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汉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分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已埋下伏笔,并随着国共对峙局面的产生,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分别形成了两种汉语变体,即汉语的初步分化.后来国民党败退至台湾,与大陆形成对峙,使海峡两岸交流中断,加之语言政策的不同,以致两岸的汉语在没有来往的情况下各自发展,从而使差异扩大.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陆和台湾对语言政策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台湾的调整幅度较大.尤其是"台独"势力掌权后,在语言文字领域极力推行"乡土语言政策"、"通用拼音方案"等"去中国化"措施,使差异进一步扩大.而且,"台独"势力正竭力夸大这种差异.海峡两岸汉语差异固然存在,但决不是两种语言的差异,而只是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我们应该坚决揭露"台独"势力妄图通过夸大两岸汉语差异来实现"文化台独"、否定中国文化从而分裂中国的政治目的,以警醒世人更多地关注海峡两岸的汉语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于华盛顿,人们论及最多的是他领导独立战争的功绩和总统任期内的政策,但他的政党政治观却被忽视而很少去探究。研究美国早期思想,如果仅仅限于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其论题又只是民主思想和分权学说,而把华盛顿及其政党政治观搁置一边,那么本来丰富多采的美国早期政治思想就会显得单调贫乏。这不仅是因为华盛顿作为美国“国父”的地位,更重要的在于他的政党政治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时人们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党政治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因此,研究华盛顿的政党政治观,对于全面评价华盛顿,对于多角度研究美国政治思想史,对于科学认识资产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了文化上怀柔、同化的政策,其巅峰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皇民化运动",这一政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它促进了台湾意识的形成,促使岛内产生了"日本情结",也开启了日台特殊关系的滥觞;同时,由于日本殖民政府在文化上的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对两岸关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该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日本殖民时期的对台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日台、中日、两岸关系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5.
该论文是"清政府与台湾的土地开发"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府、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清领台湾之初,大部分土地控制在台湾土著、即所谓的"番族"手里,台湾汉民开发领域的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番社"争地"的过程.台湾番族根据其汉化程度,有生、熟番之分,在清领台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政府将生番视为化外之人,并将他们划在"界"外,不许民人越界私垦,以启衅端.但清政府的防番战略遏制不了台湾开发的步伐,清中期出现了大面积的界外土地开发,"牡丹社事件"之后,清政府看清日本企图侵略台湾的狼子野心,决定开山抚番,开发台湾东部及深山地带.本文主要论述同光以前,清政府的防番战略举措,它对清前期台湾的土地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而且非常重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教育幼儿并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幼儿教育。一、法律保障的台湾社区幼儿教育自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起,台湾地区政府就非常重视发展社区教育。1965年,台湾"行政院"颁布《民生主义阶段社会政策》,其明确规定"采取社区发展方式,促进民生建设"。1968年,台湾"内政部"颁布的《社区发展工作纲要》又指出,社区发展目标在于推动社区各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教学与考试面临很多相似性的问题。台湾也有应试教育,叫升学主义;台湾的中国史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台湾的"高考"对中学也有指挥棒的作用;台湾的"高考复习"也是一个长久不衰的"市场"。近年来,台湾的高校招生考试及其历史命题的改进,有很多亮点,使考试更趋向于公平、合理。本刊曾经收到过关于台湾历史试题的研究文稿,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全面。本文作者因工作关系,与台湾相关专业人士有较多接触,在此基础上形成"台湾指考历史试题研究"的系列文章,本刊从本期开始连续刊登,并辟"他山之石"栏,以突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执政的英国工党政府在中等教育政策方面延续了传统的"机会均等"的价值取向,两任教育部长都积极倡导中等教育的"三轨制".而工党内部以全国工党教师联合会为代表的压力集团则积极倡导中等教育的综合化,因此出现了工党年会所倡导的政策与教育部长执行的政策之间的抵牾.在纷繁的利益冲突和错综的政治背景中解析战后英国首届工党政府在中等教育政策方面的摇摆,有利于更为深入地透析出"问题背后的问题",把握教育政策与政党政治之间的微妙张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苏俄不仅帮助了中共的建立,还推动了国民党的改组,直接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对中国政党政治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国共两党围绕"合作"展开博弈,国民党欲变"容共"为"溶共",中共则取"合"而"不同"之策;陈独秀等中共党人以"左右之分"认识和评价国民党,推动国民党的"向左转";由于苏俄理论和政策的矛盾性,直接接受其领导的中共面临着与国民党妥协或分裂的两难。  相似文献   

20.
就高教与技职教育问题,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大陆以后不管是高教还是技职体系的发展不要重蹈台湾的覆辙.因为台湾过去10多年来,"经济部”的产业政策、"内政部"的人口政策,以及"教育部"的教育政策,三者各行其是,而没有做一个整体的考量.所以台湾的大学现在有将近170所,但现在台湾每一年出生大概不到20万人.由于台湾"经济部”的产业政策跟"教育部"的教育政策基本上没有配合,所以大学院校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这些人才,基本上跟整个产业的人才需求不是很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