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当两年前,我曾以《两个崽儿一种神示》为题,代阿蛮替他的长篇小说新作《解手》写过一篇序。当时距我初读《解手》的文稿已经过去两年了。然而,初读的快慰依然保存着,我确信其文本价值超过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依仁巷》。置诸当下重庆数量不少佳构不多的长篇小说序列,算得上颇为别致。原本以为很快便要付梓面世的,未曾想,阿蛮却对自己的作品再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与两年前的作品相比较,而今的文本又经历了深度打磨。  相似文献   

2.
邓一光2008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很容易让人想起他1997年出版的《我是太阳》,在写作时间上,两部作品的间隔差不多是10年时间,  相似文献   

3.
看了青汶先生写的这两篇曲艺作品之后,我十分欣慰,曲艺界众所周知.青汶先生是写东北二人转的大手笔.不过多年来已经离开曲艺界,投身于长篇小说、长篇传记文学、影视剧领域。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让人刮目之作.他的长篇小说《裸野》《丑巷》《山魈》《花都》《蝴蝶泪》等.曾创全国图书发行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听一年轻教师执教《凡卡》一课,该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中有关凡卡给他爷爷写的信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找出信中凡卡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迫切心情的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指望了,我快要死了."  相似文献   

5.
说李伯勇是位作家,有时候我更愿意把他称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在文学的这块黑土地上,默默地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直到近年来系列乡土长篇小说《轮回》《寂寞欢爱》的推出,尤其是长篇小说《恍惚远行》荣登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他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师陀的长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师陀的长篇小说殷卫星一、时代风云的忠实记录师陀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要比短篇小说晚得多。他最早的长篇《马兰》是在抗战时(1939年)才开始创作的。在以后的近十年时间里,他又完成了另外两部:《结婚》和《历史无情》。从时间上看,抗战时期正是他完成《果园城记...  相似文献   

7.
1906年,叶圣陶12岁时,考上了苏州第一所公立小学,一年后连跳两级考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即草桥中学。在中学里,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这时他读的书刊杂志很多。书有《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等,不少还是中外名著。这时他阅读的主要报刊有《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民立报》、《时报》、《社会报》等。叶圣陶读书很认真。他读书往往分两步走,先是“初读”,然后是“再读”。“初读”仅仅是看看书的大概意思,“再读”则一句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求得…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小说或畅销小说 ,经过历史筛选广为流传的小说名著 ,总是值得一读再读 ,反复回味的。这样的小说名著中外都有 ,许多已为人们所熟知。美国19世纪伟大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杰作《红字》便是其中之一。在消遣闲书、畅销小说充斥市场的时候 ,清醒的文学爱好者 ,应当不为左右 ,多读这样的小说名著 ,而不要让那些媚俗的甚至把肉麻当有趣的无聊之作浪费了我们宝贵的光阴。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重读《红字》的。虽是重读 ,但她仍然保持着我初读时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我再一次为女主人公海丝特的伟大人格所倾倒 ,深深感佩霍桑用他那支…  相似文献   

9.
高中时,初读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就成了他的书迷。秋雨老师擅长以灵动的散文书写厚重的历史文明,从《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历史的脸谱》到《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等,廿载光阴转瞬而逝.秋雨老师从不惑之年而过甲子,他的历史散文早已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10.
张炜的长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叙事模式:受难叙事和流浪叙事,前者通常讲述“我”的家族苦难历史,与《离骚》、《圣经》中的“失乐园”的叙述构成较为一致;后者则由“家族”流浪与他者流浪组成,往往表述作者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严谨思索,体现其一贯的怀疑精神。其长篇小说打破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藩篱,追求情绪的诗意张扬,显示出张炜在长篇小说与诗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契合点的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1.
初读余秋雨的作品,觉得他的话题太沉重。可是很快,我就被他的执着与坦诚所打动。随即,在学习高中第三册课文时,又和同学们一块重新研读了他的《道士塔》;不久,又在初中新教材上看到了他的《信客》,在高中新教材上看到他的《都江堰》;复习“现代文阅读专  相似文献   

12.
这天天气特别好,阳光越过窗棂射进教室,金灿灿的阳光铺满讲台。我正在给学生讲《自然之道》一课。初读了课文后。有学生发出质疑:“我极不理解向导的言行,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13.
路遥是我所佩服的作家。他的小说犹如黄土地般厚重,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有一颗淳朴的心。《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曾经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他们的日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不少中学生写信给我,要我谈谈我的长篇小说《孽债》,正好《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向我约稿,于是我借该刊一角说说我写《孽债》的情况。 在我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出版的第二年,我写作了一部新的小说《在醒来的土地上》,这是我的第四部和知识青年有关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主人翁郑璇迫于无奈,嫁给了一个农民,生下了一个孩子。和她相爱的一位男知青在自己有了辉煌的前途时,来劝她离开乡村,她迟疑着、犹豫着……故事也就这样结了尾。五年之后,我又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爱的变奏》。在这本书中,男主人翁矫楠和乡村少妇罗湘玉有了一个孩子,但是矫楠要回上海顶替了,考虑到未来的命运不可预测,孩子更是一个麻烦,他让湘玉坠胎。  相似文献   

15.
初读《孔乙己》,觉得鲁迅先生让孔乙己扮演了一个“小丑”的角色:孔乙己死要面子,是咸亨酒店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迂腐又以设问句做标题,引起思考,激发读者兴趣。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孔乙己是“小丑”,他的悲剧看似自食其果———初读感受。喜卖弄学问,竟然不合时宜地想要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总之,初读时我感觉正是孔乙己自身的“小丑”行为导致了他的悲剧。细读《孔乙己》,便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很发人深省。孔乙己善良: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们享用。我想那些慢慢踱进…  相似文献   

16.
杰克.伦敦是美国以描写北极淘金而饮誉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一般的文学史教材都认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马丁.伊登》。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狼》,体现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创作特点,比《马丁.伊登》更适合做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8.
志谋 《陕西教育》2005,(9):13-17
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对刚满13岁的少年刘尔威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儿童节。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大多数还在为明天的目标打基础的时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一只浣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时他已经创作了3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9.
【问】您的长篇小说《跋涉者》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获《当代》长篇小说奖和山西省优秀文艺创作金牌奖。您能简略地谈谈它的创作经过吗? 【答】一九八○年五月,我在煤矿深入生活。一个槐花飘香的傍晚,我和一位新结识的采煤工程师在矿区主干道上漫步,谈到矿井下的安全问题,他的声调突然变得沉重起来。他说,虽然党和国家以及煤炭部等领导部门三令五申,要用大力气去抓井下的安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年过75岁,写过《猫的摇篮》、《泰坦星上的海妖》、《第五号屠场》的美国作家库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在出版了长篇小说《时震》后,正式宣布“封笔”。他在访谈中说:“我不会再写另一本书了,千真万确,我已经厌倦了。”冯内古特以“黑色幽默”成名,他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