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概念1.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功的定义式:W=F·s.  相似文献   

2.
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而功的概念是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功的原理是正确理解“机械作用”和解决机械问题的重要理论.本文就“功和功的原理”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准确理解“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了成效,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理解功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遵循的普遍原理‘它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它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述形式,在历史上曾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对行的教科书中对功的原理作了两种方式的表述;表述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表述亚: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丕1的成立条件是:5.使用机械做功时,摩擦阻力很小,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可以忽略.2、认为机械的质量不计,移动机械所做的功可以忽略,即W有o。二W8功·表述亚则是普遍适用的,即wE。。+wonh—WS。用功的原…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学在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功的原理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有些资料提到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功,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相矛盾?回答应是不矛盾的.因为前者说法“不省功”和后者说法“省功”物理含义不同.前者所说的条件是不计无用阻力(如摩擦力,动滑轮重等).即理想的机械,理想机械效率为100呢.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Wq一W。,即使用理想机械不会省功·这是使用机械与不使用机械比较而言的.后者说法中“…  相似文献   

5.
我将三种简单机械集中于一体,做成示教板,讲解功的原理,十分方便。用一块长60cm、高50cm 的五合板,装上脚架,刷上白漆。在它的一面(图1),装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杆,用来提起钩码,杠杆末端自然搭在右侧的横木条上(该木条又是固定背面的轮轴的铁丝用的)。在板面上分别标记出杠杆末端的原来位置和钩码的起始位置,同时标明做功终止时钩码被提起的高度以及杠杆末端抬起的高度。图2为杠杆的终止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九年级物理"功的原理"是"功"这一节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感到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授,虽然能让学生弄懂功的原理,但理解起来总有一定困难。为突破以上难点,笔者  相似文献   

7.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功的原理,教学时我把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配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即自制功的原理投影片配合演示实验教学。一、设计思想使用投影片教学时,可以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如教师把投影片中的杠杆移动位置后,手可以离开拉力的作用点,便于教师专心讲...  相似文献   

8.
功的原理就是在不计机械自重与摩擦力时,使用机械对物体做功与不使用机械直接对物体做功相等。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对机械做功,如果利用功的原理,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下面通过例题分析用功的原理解题的好与巧。例1有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在竖直向下的力作用下5秒把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抬高1m,则动力所做的功为J,(不计杠杆重和摩擦力)。分析与解答如果同学对功的原理理解应用不好,那么做这个题目相对就易走弯路,思维很容易受限,就根据W动=FS,去找动力F的大小,以及动力移动的距离,但是距离很容易找错,就误认为W动=100N…  相似文献   

9.
关于功的定义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表述,但主要是对位移的理解不同。多数教科书认为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也有的教科书认为是“物体的位移”。为此,不少参考书对此作了讨论。例如,《普通物理疑难问答》就认为“标志能量转移的功,是由作用点的位移来计算的”。而“功能关系中的功,应该由物体的位移来计算”。《大学物理力学教学研究》则认为,“用物体位移来计算功不能全面地和本质反映功  相似文献   

10.
功的定义有三种不同说法,本文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及摩擦生热现象的功能关系出发,分别对“质点位移”、“力点位移”及“质心位移”所定义的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只有用“质点位移”定义功才是准确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分别讨论功的定义、功与参照系的关系、内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关系在相对论中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力、简单机械和功联系起来。初中物理课本“功的原理”一节的教学中,既要为后面斜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又要为机械效率的学习留有余地,而本节的教学又是建立在抽象的“功”的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有一定难度。课本上对“功的原理”的描述采用了“物化”的语言:“利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功的原理与机械效率的教学刘慧民功的原理与机械效率这部分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深入浅出,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要讲清楚。在“功的原理”一节中,通过对理想机械(不计机械自重及各种摩擦)做功的讨论,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热与功的循环转化过程。并指出在一个系统输入一定能量的条件下,利用热与功的循环转化,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的功。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177页“功的原理”一节是通过分析杠杆、轮轴和滑轮做功问题的三个演示实验,总结得出结论的。因此,做好并分析好这三个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但课本图中8—2、8—3、8—4三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却存着一些缺点,如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效果差,操作不方便,所测的数据误差较大等。这使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影响。所以,笔者对演示实验作了改进: 自制了一块功的原理演示实验板,其方法是:①用三个厚度分别为0.8cm,1.8cm和2.5cm的木板A、B、C(长和宽如图1、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版)教材中介绍了一个重要原理——功的原理.教材以人们利用杠杆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砝码)的两个演示实验为例,通过实验中获得的真实数据告诉学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17.
“功的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机械做功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初中阶段研究功和能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结构看,“原理”是本章教材的第二节,它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从功的观点研究简单机械,抓住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而抽象出“原理”,然后作为“原理”的应用,分析了“斜面”的作用,并通过第三节的“机械效率”扩展到实际的简单机械,从而说明“原理”是一切机械普遍遵循的原理.“原理”既是对简单机械从功的角度的深入研究,又是学习“机械效率”和高中有关知识的基础.从研究方法看…  相似文献   

18.
“功的原理”是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三种简单机械(或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和功的概念之后,揭示了机械做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功的原理的三种表达方式:1.使用机械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这三种表述,都包含了使用机械或省力(但不省距离)或省距离(但不省力)或方便(改变力的方向),换言之,机械乃是手目的延长或变形,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即不省功.第一种表述,适宜于理想机械(不考虑摩擦、机械自重),如利用杠杆、轮轴、…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如果它是动力,则摩擦力的功既可以使物体的动能增加,同时又能产生热量,这个热量也是摩擦力做功产生的。中学物理中,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同一物体的位移又和参照系的选择有关,那么决定摩擦力的功的位移如何计算?转变成热的摩擦力的功又如何计算呢?先看下面一个摩擦生热的例子。光滑桌面上放有木块,质量为M(见图1),一子弹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把子弹和木块看作一个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动能都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系,从子弹进入木块到静止于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位移…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教材中对功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陈述,本文通过对两个具体例子的分析:结合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澄清了在功的定义中一些不全面的理解,最后将功定义为力与力所作用的那个质点位移的标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