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穷人》一课在叙述渔夫怎样对待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时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哦,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把渔夫关心体贴别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别人解除困难的思想品质充分表现了出来。“熬”字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查字典,学生知道了“熬”字是“忍受、勉强支持”的意思,本课中有“想尽办法度难关”的意思。为什么要“熬”呢?我引导学生围绕渔夫一家原先的家境来讨论。关于渔夫的家境,课文第二节有这样一段叙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风暴和寒冷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这段叙述告诉我们:尽管渔家夫妇拼命干活,可还是摆脱不了家境贫困,生  相似文献   

2.
<正>女作家池莉写过一本书,《熬至滴水成珠》。书里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天是熬出来的。"其实,人生,能不能熬出春天,很多时候,不在煎熬本身,而在你怎样去经历和享受煎熬。煎熬往往意味着逆境、危机、艰难险阻,乃至无奈、低落、悲哀、痛苦、琐碎平庸的日常;但任何一段光阴,都有绸缎般的美丽,任何一段经历,都有外人无法领略的精彩之处。煎熬之中,支撑你的不是兴奋,决心或者惯性,是逆境中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万物静观皆自得,要静,要观。"静"中之观,会更敏锐,如同你身处暗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点微弱荧光;它足以引导你突破生命的拘囿,达到心灵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式,作文修改是一种“煎熬”,更是作文进步神速的捷径。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片段吧。“嘿!接纸团。”“今天我回家要上分。”“上分不叫我”。上课铃响了,王老师还没有来,我们的教室闹成了一碗麻。“咦?”走廊的砖板上反射出了王老师的身影。看着王老师笑咪咪的,我拍了拍同桌的肩,告诉他王老师来了。  相似文献   

4.
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式,作文修改是一种“煎熬”,更是作文进步神速的捷径。作文“煎”“熬”室迎来第一篇习作,我们看看怎么让这个片段变得更美味吧。看着您口中的“小恶魔”肆无忌惮地钻进您的身体里,在您的体内“翻江倒海”,看得我好生心疼啊!我恨不得从您口中夺走您的“伴侣”,狠狠得踩上一脚!我走上前,准备提醒您时,您杀人不眨眼的瞳孔吓得我把那些“善意”的话拉了回去,可您上午抽,中午抽,下午抽,饭前来一支,饭后来两支,一天抽两盒!慢慢地,您和您“亲爱的”变得行影不离。  相似文献   

5.
欢乐便利店     
熬油一学生在作文里写:“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熬油’(遨游)……”老师看后批到:“污染海洋。”爆笑指数:★★★★(李 响)数学与扑克考试后,爸爸对儿子说:“这次你考得太差了,以后不许再玩扑克了。从今天起我每天测验你。”“哦。”“十加三等于多少?”“老 K 。”爆笑指数:★★★(吴 明)“创造力”(之一)我们班同学一向被认为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一天,数学课上,老师问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同学:“9×6 是多少?”“54。”“很好。那 6×9呢?”老师又问。“45。”老师:“……”爆笑指数:★★★(郑玉翠)(之二)数学课上,老师问:“一个农民养了 …  相似文献   

6.
煎熬中药,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讲究颇多。比如:挥发类药物必须加盖煎,不易溶解药物则要敞着熬;煎煮药物不搅拌不行,搅拌太多也不行……只有掌握了基本煎药技巧,才能将中药的药性发挥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2年第9期第26页登载了《此题如何解》一文。“此题”如下:王大伯利用房屋的一面墙,筑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四边形,篱笆的总长是180米。这个四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边靠墙围篱笆”的问题。原文(指《此题如何解》,下同)中的“错误分析”过于简单,“正确分析”单一化,只给出了一种解答方法。对于“一边靠墙围篱笆”这种类型的问题,笔者也愿参与研讨。2001年冬,我们县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附加题之一:张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一边靠墙围成一个鸡栏,如图(一)。鸡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附加题与原文中的“此题…  相似文献   

8.
难说有爱     
思念被刺痛了吧十五的圆月下你又准备守候谁的哭泣声今夜准都在守候只是你莫不是在伪装噢,一个孤独的流浪人在一个与另一个路灯之间朋友,你清楚距离的概念可怜的寂寞抓挠着蓬松的乱发在朦胧的遮掩下我们都是对爱请了假的人[议一议]中学生写爱情诗,有人说难。中学生能不能有爱情?这是人云亦云的难题。不过,这首小诗谈的不是爱情,而是“对爱请了假的人”。作者写出了年轻人由于对爱的准备不足,因而宁愿做一个“孤独的流浪人”,在心灵的煎熬中舍弃了爱。作者没有写出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为何毅然决然抛弃了爱,是为了理想?是为了学习?作者没有说,而…  相似文献   

9.
“硬熬”──中年人健康生活的大敌人到中年,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肩负重任,因此,许多人硬撑着身体干,孰不知,这倒成了健康的一大危害。有关医学专家提醒中年人在以下几个方面都要注意,切忌“硬熬”:一、身体疲劳时不能“硬熬”。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精力的正常...  相似文献   

10.
“你的QQ是多少?”“,你的手机号码是多少?”这是我们中学生朋友见面时常用的交友方式。但在美国青少年当中却流行问“你的MySpace是什么?”那么,什么是MySpace呢?,它是美国最近非常火的一个网站,已经成为了美国年轻人最大的交友平台。那么它为何能如此笼络年轻人的心呢,让我们也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1.
和所有学戏剧的中国同学不同,来自英国肯特郡的高个子姑娘凯特,快毕业时找到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西点屋里熬果酱。那家西点屋的主人是个在北京生活了近20年的英国老头,做了多年面包,十指关节像操劳过度的老妇一样变了形。当他听到凯特抱怨说,北京找不到上好的涂面包的现熬果酱时,老人摊开大手给她看:"我们所有的美梦和荣耀都来自这双手,姑娘,你为什么不尝试自己熬果酱呢?"  相似文献   

12.
磨砺     
<正>熬的过程很痛苦,但痛苦是男人必须经历的东西,而且男人还被赋予了四种优秀品质来度过这段痛苦的煎熬。这四个优秀品质,一个叫毅力,一个叫勇敢,一个叫包容,一个叫智慧。什么叫毅力?别人认为痛苦、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你看见了黑暗尽头的光明。什么叫勇敢?当你勇敢的时候会奋不顾身,会做出超出常人的举动。共产党说敢于胜  相似文献   

13.
谁在思考?     
“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这答案不仅看似天经地义,实际上我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让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语课上,有多少次是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台下的“芸芸众生”发问;有多少次是我们端坐在写字台前“点灯熬油”,为课堂如何发问“犯愁”;有多少次是我们环顾教室,为“鸦雀无声”,无人回答而“灰心丧气”;有多少次……  相似文献   

14.
好喝的鱼汤     
好久没吃鱼了,小熊、小猫和小狐狸相约着,来到小河里捉鱼。一条大鱼,领着一群小鱼游过来。小狐狸扑下去,一下抓住了大鱼:“哈,有鱼汤吃了!”“快,去小熊家煮鱼汤!”小猫高兴地说。“可是,”小熊说,“看起来这是一条鱼妈妈呢,要是我们把它吃了,那些小鱼儿就没有妈妈了,多可怜呀。要不我们把它放了?”“不,我们好久没喝鱼汤了呢!”小狐狸说。三个小伙伴提着鱼回到了小熊家。小熊说“:你们在客厅等着,我去厨房煮鱼汤。”小熊烧了半锅开水,放下油和盐,熬()呀熬,又放下虾油和牛奶,熬呀熬,又放下白糖和辣酱,熬呀熬,又放下姜丝和葱末,起锅了。一盆…  相似文献   

15.
〔教学案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谈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这是你们进入小学以后的第一个儿童节。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呢?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想一想。〔讨论〕分小组讨论“六一”庆祝会的举办形式、内容,由各小组长发表意见。(二)探究学习,建构知识〔谈话〕有小组建议用气球制成一个气球娃娃挂在教室里用来布置教室,各种颜色的气球分别需要准备多少个呢?〔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要知道各种颜色的气球分别需要多少个,必须经过调查统计,初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收集数据〕怎样收集这些数据呢?小组讨论获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责任编辑·满巍巍对于会计学我素无研究,所以对“成本”一词的理解也就仅仅限于词典上的释义: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不过我以为这“费用”一语实在难以涵盖“成本”中那些超越金钱之上的非物质的东西。尤其是教育的成本,更不是雇上几个会计,算算投入了多少款项、新建了多少校舍、添置了多少设备、购买了多少图书、支付了多少教师工资……就可以轻易得出的。当一届届的学生从层层级级的学校中毕业,我们又如何去计算在他们身上花去的“教育成本”?我们是否有必要像企业界那样对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也来一个细细的核算呢?…  相似文献   

17.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3,(6)
老师: “你这篇作文怎么前后风格、语调完全不同呢?”学生: “我爸爸写了上半篇,妈妈续写了下半篇,是合写作文。”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由5个人来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因  相似文献   

18.
幽默公园     
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由5个人来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因为同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老师。”白费工夫数学老师:……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道题的答案是零。学生:唉,算了这老半天,都白费工夫了。这就是逻辑教授对一位考生说:“请你告诉我,什么叫逻辑?”考生回答道:“逻辑就是,教授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逻辑。”这好办数学老师问小汤米:“如何把5块土豆分给6个人呢?”“这好办,做成土豆泥再分。”解题数学课上,老师说:“一座殿堂位于…  相似文献   

19.
学习谭迪熬     
在第十四届教师节前夕,我非常高兴地读到了湖南教育报刊社组织力量采写的通讯《为了铸造民族进步的灵魂──记长沙市九中教师谭迪熬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事迹》、我觉得这个典型抓得不错,通讯写得也不错,读了令人感动。近日得知《人民教育X和《湖南教育》联合在9月份推出这个典型,作为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我为湖南又推出了一个全国教育界典型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几个月来,我老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一个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从唐宋到明代,我国的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9世纪我们却挨打了,落伍了,这是为什么?原…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方面都涉及优选.比如做馒头,碱放少了馒头会酸,碱放多了馒头会变黄、变绿且带碱味,那么碱究竟放多少才合适呢?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再比如,为了加强钢的强度,要在钢中加入碳,加入太多或太少都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那究竟应该加入多少碳,钢才能达到最高强度呢?这也是一个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