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中提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的要求,并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列出需要掌握的"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应该说这八个修辞格在语文实践、语文生活中确实常见,要求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掌握它们是合理的.不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仔细考察之后,我们认为这八个修辞格中"拟人"的确立有些问题,应该以"比拟"取代"拟人",让"拟人"只作"比拟"的下位层次、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2.
动画变形是动画艺术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动画变形的"修辞"和语言中的修辞格有相似之处,动画变形中的夸张、比拟、隐喻、易色、叠现、避复等都体现出动画语言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工具,而修辞是语言的使用,是言语表达的艺术,修辞手段被看作是"语言的装饰"。修辞格在英汉语言中均有相当普遍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义、句子结构和音韵。文章主要对句子结构类修辞格,英语Antithesis与汉语对偶进行比较,主要从定义、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三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一、整体感知狭义修辞也叫修辞格,指为使语句表达更具体生动而采取的修饰语言的手段。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相似文献   

5.
中学的修辞教学存在着“通感”是不是一种修辞格,它和比喻、移就、比拟这些修辞格又如何区分的难题。 很多传统的修辞书都没有把通感列入修辞格加以阐述。中学语文课本里在讲修辞格的有关章节中没有列入“通感”,但在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隐喻 "metaphor"(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修辞学范畴.1980年,Georqe Lakoff & 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人们认识事物、确立概念系统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隐喻研究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经历了一个从修辞到认知的转换研究过程,隐喻不再被认为是简单的修辞格,而是高于修辞格并能解释修辞格的一种认知工具.同时,隐喻不仅仅是进行思想表达的外在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离散—连续认知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领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范畴化过程形成自己的原型范畴,然后又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由原型范畴到边缘范畴发展的连续统一.只有以离散—连续的认知观来审视英语的“通感”修辞格,才能把握修辞维度中蕴涵的认知机制.在通感形成的人类感知的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探究通感表达的相同相异之处,从而实现我们对英汉修辞手段的本质认知.  相似文献   

8.
修辞格Zeugma和Syllepsis的研究尽管已进入认知阶段,但目前国内很多研究对两者的认识还并不是很全面。不同于国内的很多研究,这两个修辞格的概念、分类、修辞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还可以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与汉语拈连辞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运用修辞现状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说明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可以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恰当地表现说写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修辞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它包括修辞格以及词语修辞、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Z3)
领先起跑线一、修辞方法的基本常识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它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它属于积极修辞范畴。在《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八种常见修辞方法,它们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这八种  相似文献   

11.
胡静  朱丽琴 《辅导员》2010,(3):20-22
所谓修辞方法,是指长期形成的、比较固定的使语句表达更具体、更生动的一些语言手段,也叫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达70种之多,小学阶段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使文句“意不浅露,语不穷尽”。  相似文献   

12.
修辞格是最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其表义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本文从修辞格表义的间接性、主观性、模糊性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实例对修辞格的表义特点进行理论上的探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整个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分为两大类型:科学修辞和艺术修辞(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修辞格简称辞格,就是艺术修辞的种种表达方式。修辞格是语言艺术化的各种格式,也就是美化语言的各种形式。所谓语言形式,就不是指所表达的内容,而是指用以表达内容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各种形式。整个修辞活动就是调整语言工具使其忠实地表达内容的活动,而修辞格乃是在艺术修辞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致力于语言显性形式与语义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因此,突破以往只从修辞角度对转喻的片面研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从概念、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角度对转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的不同认知功能,为认知语言学机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广义上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我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修辞格如比喻、排比、比拟、对偶、衬托、互文等等,它们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使文章的语言或回肠荡气、感人至深,或有声有色、委婉动听,或奇伟瑰丽、跌宕生姿。但还有一种修辞叫列锦,在许多熟悉的诗文中我们常常遇到却很少提及它。列锦亦称列景,是由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绘景传情的修辞方式。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体,虽无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没有关联词语但经读者对其语义内容的联想和补充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认知语言中的框架理论的全新角度研究轭式修辞格。通过对用概念合成理论来解释轭式修辞动态的意义建构过程。轭式修辞格的例子都是选自文学文本,基于框架理论,本文认为平常我们只认为是一种修辞格的轭式修辞格在阐释其意义和产生的过程中都会激发交流者的心理框架的建立过程,为了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对轭式修辞的认知机制作出了解释,对轭式修辞格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也增强了认知语言学中框架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提到修辞,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使用,其实,修辞的范围远不止于此。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范畴,前者涉及语言使用的全领域,是最基本的修辞法;后者则往往形成一些超常规表达,产生各种修辞格。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修辞格的分析讲解,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但对消极修辞这一更为基本和常态化的修辞活动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8.
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将修辞格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能使我们  相似文献   

19.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样重要,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对隐喻的学习仅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是不完整的,除了词汇隐喻理论,还要从语法隐喻理论出发,才能真正认识隐喻现象的本质。英语教材中的隐喻式表达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看待,词汇隐喻有利于隐喻修辞格的学习以及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语法隐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潜势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篇文章中修辞格的妙用往往决定着它的文采和感染力,"反复"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格,在汉语和英语中随处可见。本文试图从定义、心理基础、修辞效果、分类等角度比较英语中的"Repetition"和汉语中"反复"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在两者的互译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取适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