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联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此理论被公认为认知语用学这一领域的奠基石和主流理论.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汉语电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语言幽默的生成,发现此汉语小品幽默语言是由于认知中的最大关联和交际中的最佳关联不一致而产生的,此小品语言还通过适时的"明示",让观众无需付出较大努力便取得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2.
相声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幽默是相声语言的主要艺术效果。阴阳相对待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该文尝试从阴阳相对待概念的对立相反与相互关联两个层面对相声片段进行阐释研究,来寻找笑声背后的语言本质及其内在的幽默机制。从诸多相声片段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相声演员有意制造阴阳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听众认知语境,从而获得相声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3.
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默言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难点。在对幽默言语形式研究的传统和逻辑提出质疑后。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统观幽默话语.揭示幽默话语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成长和转化的认知、交际与审美状态,提出幽默话语的关联不仅是信息交际的最佳关联,而且是具有超交际功能的审美趣味性的最佳关联这一特质,进而阐明最佳关联追求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看,言语幽默的实质是认知意义对比的过程,而认知意义对比是由于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的不匹配形成的。这种对比继而刺激大脑引起心灵上的愉悦,从而产生幽默。  相似文献   

5.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是相声的生命线。本文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相声《小偷公司》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幽默在相声中的生成和理解,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解读和欣赏相声作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关联理论对幽默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相声作品的解读和欣赏。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言语幽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可以化窘解难,增谊添情,在各种文化和语言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关联理论中的两大原则——最大关联原则(认知原则)和最佳关联原则(交际原则),揭示了言语幽默的实质:从最大关联到最佳关联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和框架转移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幽默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基于这两个理论的互补视角,寻找相声制笑机制的认知过程。在相声理解的第一阶段,交际者在甩出一个包袱之前要做一定量的铺垫,使听众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可以通过较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关联的初始框架,得出对话语的显性可及理解,而相声交际者清楚听众的这一认知倾向故意偏离最可及的理解,直至笑料的出现,听众的最终解读和初始框架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失谐理论又称乖讹-消解理论,是心理学、语言学中主要的幽默理论之一。失谐理论认为幽默是由预期信息和实际结果的差异在认知上产生的不一致感引起的。相声作为一种幽默艺术,是语言幽默的典型代表。相声中常使用语音、语义、逻辑、修辞四种幽默技法来创造“包袱”,产生幽默效果。这四种幽默技法均体现了失谐理论。本文从失谐理论的角度,结合相声作品实例,对四种幽默技法进行分析,探究幽默产生的原理所在,并对相声的创作给出指导。  相似文献   

9.
幽默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悖谬与和谐的对立统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幽默产生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要想理解英语幽默话语,需结合语境推理,为符合最佳关联的期待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对英语会话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英语会话幽默的产生是由会话双方的认知特征的差异及对语境理解的不同所引起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11.
相声泰斗马三立在相声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其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的时候开始,人们便从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概念合成理论、语用预设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义认知冲突等方面对其幽默语用进行了研究,而对于其相声中天津方言制造的幽默效果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通过从语音、词汇和辞格三个方面来探索天津方言在马三立相声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对于挖掘马派相声经久不衰的原因,对于人们有效接受修辞信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丽荣 《海外英语》2013,(1):172-173,176
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美国情景喜剧《威尔与格蕾丝》中言语幽默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来自于话语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以及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有人的地方就有幽默。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幽默的力量并试图变得幽默。自从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了《关联:交际和认知》一书以来,关联理论为理解包括言语幽默在内的言语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用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共同认知环境,认知语境,语境跨越,明示-推理交际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落差来分析爱情话语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自问世以来,显示出了极强的解释力。本篇论文从明示—推理模式、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理论、认知努力这三个方面对短信幽默这一新兴幽默形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对英语会话中的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违反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会形成交际双方在一定语境下对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选择之间形成认知上的落差或反差.会话双方的这种认知差异是幽默意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立华  刘智勇 《海外英语》2011,(12):320-321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文从明示——推理的不一致,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语意反差,以及认知语境三个方面来分析英语笑话的幽默生成机制,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7.
脱口秀幽默语言的表达需要讲求策略、注重互动,其中,修辞格是制造言语幽默的重要途径。基于《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共10期脱口秀视频所整理的语料,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脱口秀幽默语言常用的五种修辞格进行探讨,以期分析其制造幽默的策略。研究表明:脱口秀幽默语言常用的五种修辞格分别为:衬跌、歧疑、对比、比喻和曲解。这些修辞格都是利用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反差制造幽默,但在打破观众最大关联的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此外,通过神态表情、肢体语言等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也能大大加强言语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后格莱斯语用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当今语用学研究中很有影响的理论。该理论以追求话语的合理或得体解读为己任,依据非论证性推理,大胆尝试一种听者如何针对言者的话语选择一个恰当解读,从而作出彻底解释,显示出了很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为幽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幽默理解是一个听者寻找关联的认知过程。本文从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明示一推理模式两方面分析幽默短信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反讽幽默实例为分析对象,通过关联理论中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反差分析了该剧中的反讽式幽默,以期对该剧中的语言反讽的理解和欣赏提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