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民生建设。党在中央苏区的执政实践中极其注重加强农村民生建设,关心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成为中央苏区的主旋律。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维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农民衣、食、住、用、行等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关注农村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党首创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党在中央苏区对农村民生建设的原创性经验对于当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区时期的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局部执政,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苏区党和政府的民生建设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经验。包括:民生是立党治国之本、发展经济是民生之根、社会建设是民生之路、共享和公平是民生之向。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本岳阳理念是一级地方党委、政府对中央大政方针的创造性执行思路,是关于执政与发展的科学理念。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岳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也将最终决定“民本岳阳”这一发展和执政理念在岳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民本岳阳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以民为本、协调发展、体制创新、教育优先,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运作,早日实现“民生殷实”的“强市目标”。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如何改善民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基于此,在分析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需要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等四个方面措施,以期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民生建设要问民所需、解民所困,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但在民生建设实践中,受传统管控思维影响存在着忽视民众实际需求、内在价值等问题。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伦理观、激发内生动力的方法论、与服务对象协同推动问题解决的工作机制在回应民生需求、解决民生难题上有其独特功能和价值。高校社工人才培养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培养方法及培养原则上做出调整,以适应民生与社会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十八大以来,党的民生理论包括政治民生、经济民生、文化民生和社会民生等。政治民生的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民生的目标是不以GDP论英雄,建立绿色GDP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实现科学发展;文化民生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民生的目标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8.
为民是陈云对民生问题认识的归宿,务实是陈云考虑民生的出发点。他提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副食品供应和关心食品安全;坚决治理污染,保护生态,保证可持续发展;重视解决就业、力主计划生育;反对盲目提价,主张采取补救措施,以免影响人民生活;解决民生问题要有轻重缓急。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工作,坚持从全局和长远观点看问题是陈云民生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为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始终关注民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为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而努力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注重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切实推进民生问题的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八大是党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加强执政能力和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里程碑。中共八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主要体现在:1.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决策的能力;2.增强驾驭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3.加强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4.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能力;5.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与"统筹兼顾"发展观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历来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大事,民生建设效果直接体现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民生建设对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民生建设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的就在于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改善民生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解决民生关切,必须使实践经验得到升华,使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得到重视,进而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政策背景:“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2007年经济工作总要求中提出的“四个着力点”之一。体现出了中央发展经济从民生出发、经济成果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这种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行动中。——三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民生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够协调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慢、生活质量低、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扬州市民生事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即发展经济、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等重大问题、把民生事业建设列为衡量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应当把握几个根本点坚持执政宗旨,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政的问题;巩固执政基础,真正解决好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上能够立于不败的问题;坚定执政目标,坚定不移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威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不等同于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民生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民生问题决定政治文明的性质、方向和目的,政治文明为改善民生提供政治制度保障,政治文明赋予当代民生问题的政治性质。广西地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民生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但是,改善民生不能忽视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广西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八大是党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里程碑。中共八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和决策的能力;增强了驾驭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了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加强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能力;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9-23
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中必须抓好抓落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党为人民谋福利的方式。邓小平一生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认识到改善农村民生的必要性和战略性作用。他关心广大农民生活状况,在多个场合对农村民生建设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指导性论述,并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丰富的农村民生思想,指导农村民生事业的建设,也对当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