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毅君 《历史教学》2002,2(8):15-19
海军裁军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列强裁减军备活动的一项内容.当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已构成严重威胁时,英美两国缺乏充分的认识,伦敦海军会议上,在日本宣布退出会议,完全不受海军裁军条约的限制时,仍坚持签订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导致两国海军建设的严重落后,削弱了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军裁军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列强裁减军备活动的一项内容。当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和平已构成严重威胁时,英美两国缺乏充分的认识,伦敦海军会议上,在日本宣布退出会议,完全不受海军裁军条约的限制时,仍坚持签订新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导致两国海军建设的严重落后,削弱了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1922、1930年两次海军会议分别对英美等五国主力舰、辅助舰做出限制,但各国大都突破裁军条约的束缚。1935年伦敦海军会议的召开也并未解决海军军备问题,日本选择退出会议,实际上宣告"海军假日"时代的终结。日本海军利用统帅权独立突破各种阻力,通过暴力或胁迫的方式干涉政治,重新确立帝国国防方针,将美国作为第一假想敌国,此举对日本政局的影响可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国内几乎所有的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教材都明确记载: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确定的美英日法意主力舰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但根据条约规定的五国主力舰吨位的具体数字计算,却只能得出5:5:3:1.67:1.67或者5.25:5.25:3.15:1.75:1.75。这与前面那个比例关系显然是不同的。查相关原始档案等资料,发现在《五国海军条约》的文本中,根本就没有出现有关比例的明确表述。5:5:3:1.75:1.75只是美国有关人士在会议初期的一种设想,但在后来达成的协议中,美英日三国主力舰吨位却超过了原来设想的限额,这个微妙变化最终使五国主力舰吨位固定在5:5:3:1.67:1.67或者5.25:5.25:3.15:1.75:1.75的比例关系上。可惜,对于这个变化,当时的一些新闻媒体并未理会,仍旧以5:5:3:1.75:1.75的比例关系加以报道,这对后来有关华盛顿会议的历史研究起了一定误导作用,中文著作关于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关系的错误记载,即根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1935年4月14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建立的所谓“斯特莱沙阵线”,谴责了德国公布重整军备宣言,单方面废除凡尔赛条约军事条款的行为,并昭告于世,三国“完全一致同意用一切实际可行的手段,反对足以危害欧洲和平的片面废除条约的行为,并将为此目的进行亲密的合作”.然而,事过两个月,英国政府就背着法意两国,于6月18日同德国签订海军协定(以下简称“海协”),为德国再次毁约扩军大开绿灯.英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17-121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逐渐从战时的盟友走向了相互对立的敌人,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逐渐从对抗走向了缓和,又从缓和走向了对抗,核军备竞赛使得美苏双方疲惫不堪,《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签署的。《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能够成功签署,国际因素、美苏两国的国家因素、以及卡特和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维也纳会议,两国增强了理解,交流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美苏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原则和指导方针的联合声明》以及《条约拟定草案》,对世界核裁军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研究《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7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使中国进一步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开端。日本依据《马关条约》,不但从中国夺取了台湾及其周围岛屿的领土,而且从清政府掠取了巨额战争赔款,这些战争赔款被作为扩展军备及发展近代工业和义务教育的费用,迅速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从而使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梦想,变身为封建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清朝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清朝到底能不能打赢那场战争?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在研究甲午战争中的论题之一。本文依据中日两国的历史资料,就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政局演变,简要地作以归纳和分析,通过对比,希望能够比较清楚地解释清政府在那场战争中失败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继中日高层的“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一度走入低谷的“政冷”逐渐回暖。面对新的局面,回顾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并谈及两国经济互补和由此而来的两国经贸关系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在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寄予新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与美国原本是冷战宿敌,俄美两国首脑互访改变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局面。通过首脑互访,两国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美国布置NMD,俄与美国、北约的战略、经济关系等问题上弥合了许多分歧,取得了广泛共识,俄罗斯终于以巨大的让步赢得在富民强国、重新回归欧洲道路上的重大进展。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今后两国合作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世纪之初美日两国领导人都调整对外战略,使日美同盟在20世纪90年代重构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日本战后防卫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快了日本取消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制、完善战时法制、重新确立防卫模式等重大军事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一波三折,有时像乌云笼罩在人们头顶,有时又会从浓重的乌云中透出一丝阳光。随着日美两国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的发表,日本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国内的右倾势力急剧膨胀,他们甚至宣称要把台湾和南沙群岛包括在“日美安全条约”的...  相似文献   

13.
从事涉华工作40多年的前澳大利亚外交官格雷戈里·克拉克不久前在日本媒体撰文说,中国增加军费的举动受到沸沸扬扬的议论,但这种增加是基于非常低的起点。而美日两国在东亚不断加强军备并  相似文献   

14.
从《英德海军协定》被英德双方签订到希特勒将其撕毁的四年中,德国潜艇部队从该协定中受益匪浅,迅速扩充,发展了新的学说,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潜艇作战奠定了基础。协定试图将德国海军的军备发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而英国没有正确认识潜艇巨大的潜力,因此没有对德国潜艇的发展施加必要的限制,同时协定忽视制定战争法则来限制德国潜艇的使用,这些缺陷反而为德国海军军备扩张尤其是德国潜艇部队的扩张提供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动。《核不扩散条约》(Nu-clearNon-ProliferationTreaty)简称NPT,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或《防止核扩散条约》。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核军备控制条约。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美、苏制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草案》,7月1日,苏、美、英等国同时在莫斯科、华盛顿、伦敦签署。1970年3月5日,该条约生效,有效期为25年。该条约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16.
图画说明: 这是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漫画,图中的五头怪兽指巴黎和会上的英、法、美、意、日五国,被怪兽踩在脚下的人指德国。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主要目的在于惩罚和削弱德国,内容有: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等。图画上的五头怪兽将德国踩  相似文献   

17.
1850年,美英两国就巴拿马地峡问题签定了《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条约是美英两国在中美洲地峡冲突与妥协的产物。条约的签定对两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克莱顿—布尔沃条约》签定时巴拿马地峡的战略地位、美英两国的外交指导思想与实践、条约签定前的谈判过程、条约的具体内容和评析以及条约对两国外交的影响等层面对美英两国在巴拿马地峡争夺中的外交进行初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8.
1935年6月18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德国特使里宾特洛甫在伦敦交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换文,是为英德海军协定。该协定将德国军舰的总吨位确定为英联邦舰队总吨位的35%,德国的潜水艇吨位先不超过英联邦潜水艇吨位的45%,如要超过这一比例,事先须通知英国。 这项协定正如德国海军上将雷德尔所称,“对德国来说是一次政治上胜利,因为英国愿意以一项自愿缔结的协定代替凡尔赛和约严格的条件,这就不仅破坏了所谓的‘斯特莱沙阵线’,而且承认德国以后有权重新武装。”同时,这项协定还使德国摆脱了它退出国联和宣布废弃凡尔赛和约而陷入的外交孤立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并逐渐形成一个严密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我们熟知这些条约签订的背景、过程、内容、危害等,但这些不平等条约又是如何废除的呢?  相似文献   

20.
日美安保体制是日美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美日安全条约》、《美日共同防卸援助协定》以及《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其中《美日安全条约》是美日安保体制的核心,也是战后日本外交的基轴。因此,深入研究《美日安全条约》无疑对深刻认识日美关系,日、美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以及战后日本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当薄弱。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文章中,由于受政治气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亦未能全面地、客观地评价日美安保体制。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现象才逐步改变。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的发表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力,纷纷就日美安保体制发表看法,以期为决策者处理中、美、日三角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