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师《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看,中师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教等五方面的知识和智能。这五个方面,既要全面培养,更要有所侧重。从听与说来看,重点应放在“说”;从读与写来看,重点应放在“读”。而“教”本身是能力的一部分,但听、说、读、写能力都得通过“教”来检验,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现。所以说,“教”是中师语文教学的焦点。中师语文教学要具有师范专业的特征,必须从中师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师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和语文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
我的教案封面写有两句名言:“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当初写这两句话,主要是因为它把自己所教的语文,说得是如此大气,几乎等同于生活,自然会令人腰杆挺直起来,增添几分豪情与自信。静下来仔细想想,疑窦顿生: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在于创新,语文教学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仅限于解惑是不足取得。今天提倡“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4.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讲台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语文教学究竟怎么了?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善教”才有“乐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强调实践性、培养动手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经常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教学的低效,这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探讨语文有效教学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6.
与同事闲聊工作心得,常听到“语文难教难讲”、“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之类的感慨之言。笔者在认同的同时,还想班门弄几斧,说点拙见——语文教学要有三种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怎样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安徽师范大学林若男一、“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谈及语文教学目的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不用教,学生达到不需老师教的时候,语文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了。”他还曾...  相似文献   

9.
刘乾林 《陕西教育》2010,(7):94-94,102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怎样教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然而,我以为,教语文,其实不简单。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里,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钱江 《青海教育》2008,(11):28-29
达尔文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老人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些都在启示我们: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无师自通、不教也能学、学了就会用的语文能力,教学中就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课程下的好课。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太多“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搬着新教法.不知该怎样教”的苦恼困扰着教师:太多的无效教学、无效训练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太多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乌云”笼罩着我们的校同……  相似文献   

13.
王荣生教授指出:“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他还说:“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课“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本质,也决定着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然而,很不幸,迄今为止,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知觉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之称,然而常常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痛苦。语言学家张志公说过:“作文恐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我当老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面对当前作文教学依然盲目低效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作文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平常说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吕叔湘先生对此也作过明确解释:“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张志公曾引用吕老的话强调这种观点,他说:“吕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的讲得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6.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在第五次阅渎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可以说,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就此,古人似乎做得更好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情感”教学□江苏南京二十三中周丽明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学生们说:“语文课太没劲了。”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们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缺乏“情感”,学生没有得...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不少语文教师这样叹息:“当年我们教得那样轻松,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差,现在我们教得这般辛苦,学生的语文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不少人这样埋怨学生:“当年我们用很多时间读文学名著,你们课余却懒得读书。”语文教与学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的人甚至指责...  相似文献   

19.
中等师范学校加强口语训练,是促进语文教学师范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中师语文教学师范化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教的能力。其中把听、说和教的能力培养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中师语文教学意义上的听和说有别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听和说,而“教”,更是中学和其它职业学校所不具有的。它们主要体现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做到师范化。 “中师语文教学大纲”,已对中师语文教学的以上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就“听”而言,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必须具有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运行过程是学生、教材、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四大要素协同运行的过程。魏书生说:“一堂课是否讲得生动、成功,第一重要的不在教材,也不在学生,而在教者。教师倘若设计得合情合理,那么任何语文课文,讲给任何学生,都会产生吸引人的效果。”教育家爱弥尔也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可见,教师要把教材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