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海燕  扬生 《今日科苑》2007,(15):80-80
在2007年7月19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在维生素D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研究显示,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带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显,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西藏科技》2005,(5):56-56
全球变暖是否已经对地球构成威胁,这是一个一直受到各方科学家争论的话题。尽管各国科学家已经大量使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进行气候研究,但对于未来气候的预测,大家仍然看法不一。据美国CNN报道,直到最近,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大多数科学家得出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在7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文指出,臭氧使全球变暖正在加速,因为臭氧会伤害有助于吸收碳排放的植物与树木.科学家表示,他们担心严重影响全球气候改变的这一重要因素可能被人们忽略.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05,(8):44-44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8月14日报道,英政府目前正在测试一种英国科学家发明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海水喷洒到空气中,取得令云彩“增白”的效果。其设计理念是通过增强云层的反射能力,使热量远离地球,令全球范围内气温日益升高现象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7,(7):10-10
瑞士洛桑大学一组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一种包裹人体各器官的被称为“基质”的细胞组织,能够反映出癌细胞的发展状态。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癌症的发展阶段,并根据患者情况加以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7.
孝文 《金秋科苑》2010,(22):85-87
科学研究看上去就像一段不停地前进的旅程:每一次发现都有助于建立对事物的了解,每一次实验都让我们对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有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七个令科学家更加困惑的研究发现,它们非但没有揭露事件的本质,反而增添了更多的谜团,使研究人员开始怀疑他们最基本的臆断。这一名单无疑难称完整,只是希望引起大家广泛的好奇心,跟随科学家一起去探究真相。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7,(9):9-9
全世界正在挠痒的人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研究人员日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鉴别出了第一种让人发痒的基因。尽管之前已经知道了一些“痒基因”,但这是首次发现直接与大脑产生联系的基因,该成果将为研制治疗严重瘙痒症的新药铺平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科学研究始终是人类生活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许多科学家在新兴的科技领域中默默耕耘,潜心探索。他们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将改变世界,造福于全人类。请看——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7,(7):10-10
瑞士洛桑大学一组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一种包裹人体各器官的被称为“基质”的细胞组织,能够反映出癌细胞的发展状态。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癌症的发展阶段,并根据患者情况加以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1.
和平 《今日科苑》2008,(9):41-42
自从第一个太空垃圾诞生至今已有50余年,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方法,去清理这些太空垃圾。地球周围充满了许多的太空垃圾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人造垃圾。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  相似文献   

12.
白龙鱼服 《知识窗》2013,(23):42-4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层消融的话题不断。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从电影《后天》到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样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倡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1,(6):33-33
对我们这个寸时寸金的快节奏社会来说,拨电话号码似乎也是在浪费时间。对此美国研究人员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他们研制了用思想拨号的手机,以后不用动手指。我们就能打电话。  相似文献   

14.
据美联社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仍在进化之中,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被认为是有助于控制大脑生长的两种基因的变化.这种变化在20万年前现代人出现后就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5.
企鹅和棕榈树:研究人员预测全球升温将使棕榈树重返南极洲 这项发现暗示着如果地球继续升温不予以控制,数个世纪之后南极洲又将重返远古绿洲时代。如果南极洲再次升温,海平面将上升60米,覆没一些主要沿海城市,例如:纽约、悉尼和香港。  相似文献   

16.
让动物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行事,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近日,在山东科技大学一个实验室里,一只头戴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家鸽,完全按照研究人员发出的指令,准确完成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一周后落地。这只完全按照人的指令飞行的家鸽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家鸽,而是一种“机器人动物”。它是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一项科研成果。那么,科研人员是如何让动物“读懂”人类的指令?此种技术会不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7,(10):7-7
干细胞是全能型的,可以分化成任何一种细胞,而干细胞中的Oct4蛋白质起着调控作用,决定干细胞是继续分化成其他特殊细胞,还是保持干细胞的多功能性。通过化学途径可以改变Oct4蛋白质,从而决定干细胞的命运。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所所长汉斯·施勒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发现了一个Oct4蛋白新的调控机制,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和干细胞标记结合,从而延长蛋白质的生命和增强读取基因信息的功能。这项新发现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化学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都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的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日报伦敦6月25日电英美等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首次确认了5个与偏头痛有关的基因区域,这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偏头痛的病因,进而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永明 《知识窗》2007,(8):52-52
利用老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人造精子.并使之与卵细胞结合.英国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制造出了7只小老鼠。这项研究为科学家将来制造人类精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望帮助解决男性因无法产生精子而带来的不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