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素质教育对语教师备课方法的挑战与呼唤及历史发展的必然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备课法是顺应这一挑战而产生的产物,并论述了采用系统备课法的价值;研究了素质教育需要语教师加快备课法改革的几个有关问题:1.要加强系统备课法的研究;2.要以“系统备课、科学教学、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和方向来改革教师备课方法;3.坚持实践探索与有较高层次理论指导相结合;4.采用多角度多方向研究的方法;5.尽快建立系统备课法的研究与训练软件资料库。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系统理论的整体观点,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自然界的统一性,重视人的因素等基本观点和整体功能大于并优于部分功能之总和的基本原理完全适用于指导教师系统备课.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古代的系统思想对创立系统备课方法的启示,一般系统论的产生,系统理论向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系统的定义,系统备课方法的哲学依据,教师系统备课方法中的系统特征,系统备课方法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系统备课方法的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对教师原有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与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和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师素质的内涵和主体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公共关系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尽快与系统备课方法相适应的途径是,取消中等师范教育,加大高等师范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力度,加大学校教育改革力度,为系统备课  相似文献   

4.
系统备课方法的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对教师原有的素质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与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和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师素质的内涵和主体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公共关系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尽快与系统备课方法相适应的途径是:取消中等师范教育,加大高等师范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力度;加大学校教育改革力度,为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创造环境机制;在教育领导领域里坚持教学与科研创新并重;高等师范院校要开设系统备课方法学课程等。  相似文献   

5.
教师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应当充分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网络技术在教师系统备课中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系统备课方法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来丰富、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应当积极适应教师的系统备课,改革运作模式上的僵化和一成不变,彻底拼弃那种固步自封、本位主义严重的落后思想.正确地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的教师备课存在的信息、资料不足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转变,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备课、授课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现代先进的备课和教育思想是网络技术在教师系统备课方法运用中的灵魂。教师系统备课方法的运用应当充分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教师系统备课方法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来丰富,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应当积极适应教师的系统备课,改革运作模式上的僵化和一成不变,彻底摒 充那种固步自封,本位主义严重的落后思想,正确地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的教师备课存在的信息,资料不足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转变,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备课,授课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教师系统备课方法在科学方法中处于一般科学方法的地位上,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可以适用于作为教育教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系统备课的方法指导。系统备课方法既是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又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令华 《江西教育》2003,(12):16-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师们的备课开始“换笔”了:用纸笔备课改为用计算机备课。“电子备课系统”就是教师常常选用的一种工具软件平台。目前,所谓的“电子备课系统”林林总总、鱼龙混杂。因此,选择一种好的“电子备课系统”就成为必要。其标准只有一个:针对广大非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一、“辅助备课”软件——备课系统备课系统的功能是指导或方便教师备课,提高教师备课的效果和效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教案”生成系统,另一部分为资料库。“教案”生成系统是一个面向课堂教学,辅助教师备课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库在内容上要围绕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单元或每一个课题,分类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典型习题及解题方法等,各类信息资料都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用。二、“辅助上课”软件一一用课件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形式之一的CAf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灵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备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备课系统不同与市面上其它的备课系统,它从教师备课的实际出发,为教师高效和高质量的制作电子讲义以及学校开设网校,实现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备课系统。文中对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备课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的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系统由数字资料、备课制作和课程发布三个子系统组成,具有可靠、实用和通用等特点,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学校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质量源于教师的备课质量,提高教学活动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备课素质。传统的备课只备教材,新时期的备课应备幼儿、教师、教材、反思四个方面,从而系统、科学地提高教师的备课素质。  相似文献   

12.
独立备课是语文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础,是施教的基本点.但在教学实践中,随着集体备课轰轰烈烈地进行,备课组的能力被放大之后,教师独立备课的能力往往弱化了,有的教师逐渐失去了独立备课的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独立研读文本是重中之重.文章从解构主义、文本内在系统、学习心理学的综合角度,阐述文本研读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墨子说:“备者,国之重也。”上课前的“备”就是备课,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历史教师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要教授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评一体的课堂表达和讲授方法的系统过程。备课是一个整体概念,教师课前的一切思维与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如熟悉教材、研究课程标准、收集材料、查阅资料、了解学情、准备教具、选择教法、设计习题等。备课改革也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历史教师备课现状、备课与教学效益最大化关系等问题有待广大教师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班班通系统内有丰富的教学备课资源库,教师资源、名师资源、校本资源等优质资源为学校教师提供了鲜活丰富的教学备课素材,有效提高了教师备课效率和教学水平;协助学校创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全册教材如何备课?一组教材如何备课?三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如何备课?为了帮助教师搞好新学期的备课,这期刊登了七篇文章,就教师备课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对备课的方法或步骤,分别作了介绍。各篇文章根据内容的需要,写作的重点有所不同。我们刊出这组“备课例话”,希望为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助一臂之力。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教师指正。  相似文献   

16.
开展说课活动初期,说课研究人员为了帮助教师尽快学会撰写说课讲稿,采取了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说课内容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有序的项目,让教师逐项写作,降低了撰写说课讲稿的难度,比较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体现了备课的基本要求,我们称之为全面型说课讲稿。教师撰写这类说课讲稿,利于认识备课规律,掌握备课方法,形成清晰的备课思路,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提高教学教研的能力及运用教育理论的能力,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撰写教案型说课讲稿的提出教师撰写全面型说课讲…  相似文献   

17.
开展说课活动初期,说课研究人员为了帮助教师尽快学会撰写说课讲稿,采取了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说课内容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有序的项目,让教师逐项写作,降低了撰写说课讲稿的难度,比较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体现了备课的基本要求,我们称之为全面型说课讲稿。教师撰写这类说课讲稿,利于认识备课规律,掌握备课方法,形成清晰的备课思路,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提高教学教研的能力及运用教育理论的能力,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08,(7):94-96
目前,集体备课的备课方法已为中小学教师所认同和使用,教师们也从中获得了收益,特别是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快速成长。但是,在集体备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重集体备课轻个人备课的现象,影响了备课的效率,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本刊针对这一现象,组织了一次关于如何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机结合的讨论,现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国凤 《考试周刊》2022,(11):163-166
历年来,幼儿园的主题信息资料系统逐渐完善,在教师们共享教学资料、共享教学备课、共享教学思路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教案内容复制、教师教学个性缺失、备课管理评价难、教师成长受限等.因此我们以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教案中的教学过程为重点进行重构,设计科学、合理的备课模板,并通过改进备课过程、改进备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某些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表现出对各部分知识的结构把握不透,对智力、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的考虑,对德育、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缺少深层次的挖掘。究其原因,很主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备课时就事论事,缺乏对教材整体系统的分析、研究。如果教师在学期之始做好教材的整体分析,就可以弥补课时备课的不足,为课时备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教科书第六册,谈谈学期备课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