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创新必须脚踏实地,能使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首先,从语文教学创新的“元老”——“癸卯学制”谈起,语文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与时代的车轮同行,是教学“平民化”的历史需要;其次,“癸卯学制”颁行两个甲子以来,单元教学、听与说的加盟、情境与语境等创新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近几年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刻意牵强的理论创新,有脱离实际之迹。语文教学创新有必要打破名头的束缚,真正提升“平民”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教师越来越“会”上语文课。语文教师对待新概念时,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警惕盲目跟风;应尊重实际,返璞归真,按课标要求与教材体系教好书。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八大困境:语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而智慧是难以传授的;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智能势差急剧递减,渐趋于无;高中教育,不少学生的智商和语文智能可能已经高于教师;高中语文是一门偏向学生自我修习的学科,“教”的价值有限;教学应是教学生学,但教“书”容易教“学”难;语文教材“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分离甚至错位,给教学带来很大困扰;语文教学效能呈现不断衰减的态势;高中语文学习应指向深度学习,但目前的教学多流于浅表。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培育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是其他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基础;而作为语文教学本体的文字教学质量如何,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培育的实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必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去强化和突出文字教学环节,以为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养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理念,探究学习任务在单篇文本教学中推动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策略,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用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达成教学做合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讲座中曾说过:语文教育要给学生留下语言,我们应改变语文教学的形态,少讲多读,把时间留给学生。如何变繁琐的分析为以明晰的主线问题开启思维,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引导学生把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从“隋感”与“复现”的角度浅谈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凝练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进行了阐释。它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停留于课本课堂,还应鼓励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不仅仅只直面个人现实,还应该有家国情怀天下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还更应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审美”“文化”“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彩虹 《小学语文》2012,(10):32-34
语文教材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语句优美,每篇课文还为学生留有语言学习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是要了解学生语言的不足之处,善于从教科书中寻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以来,教育对于能力的要求升高,也对教模式产生了较高的要求。语文也不例外,在语文层面。能力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有较高要求。与之相应有发现式教学的方法等教学方式。发现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学习,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发现式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石翠花 《成长》2020,(4):113-113
生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保持语文学习的本味,组织学生在自然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文本的奥秘,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师应该达成聚焦“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要从指导思维方法、加强语言运用等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胡立根老师的文章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为什么要有语文教师”的问题。这个问题与“为什么要有语文课”一起,构成所谓“语文科立科合法性辩护”。“为什么要有语文教师”“为什么要有语文课”的问题,应该分两个层次来看:一是语文科本身的特殊性,二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本身做得怎么样。语文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很容易做“无用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也没有做好,做的事大都属于“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该教的教了无数,该教的又没有教”这一类情形。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是在高中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要受到高考的压力,还要考虑到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思考语文教学现状,创新地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感悟、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教师要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指导学生认真开展阅读活动,把“读”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积累后还要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会交往、学会办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善说”的能力。因为“言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而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他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忱,也教不好学生,也得不到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地、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感悟到作品中的心灵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涉及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读”。“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性阅读深入解读文本,从而把握文本主旨、探索内在情感、学习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探究文本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品味民俗细节,促进学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品析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文教师写下水文,其实存在“两个世界”。语文教育大家无一例外地倡导教师多下水。譬如叶圣陶先生说,“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于永正老师认为,“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王栋生老师发文,“不下水,何以知深浅”。但衡诸一线教学,几乎没见过一所学校,哪怕是闻名遐迩的名校,将教师写下水文当作作文备课的基本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必须陪着下水;教师不下水,作文教学就不合格。  相似文献   

20.
钱洪宣 《考试周刊》2011,(93):14-14
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