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体系中,对学生采取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学生传授知识要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习兴趣,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够对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对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翻转数学课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为例,指出了翻转课堂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全员参与的目标成为现实。作为中职数学教师,让所有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想要在中职电子技术的教学中立足,就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以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更深层的研究新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在教学中该如何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过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多年来的不断深度探究与 创新研发,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各行 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教育系统也是如此,新时期下的各 级校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加强教育质量。其 中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数学学习 能力、增长数学本领,完成教育部下发的培养小学生核心素质 的教学任务。广大主流一线数学教师开展了多次学习交流与 课堂实践,探寻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生动性、直观性 等诸多优质特点,构建数学翻转课堂将会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 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外有着诸多成功的案例。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将知识的传递放在课前,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创新。而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建立、资源和成果的收集,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补救。翻转课堂给中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堂中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知识掌握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的作用;其次以具体的案例为证分析了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包括学生自学、学生课堂讨论与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课下的学习与思考三个环节;最后指出了对教师的要求,包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今的中职数学教学工作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本文以翻转课堂作为研究核心,对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充分证实了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希望能为广大的中职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均有很大的影响,从各个行业的发展不难发现它的地位。"互联网+"在推动各行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的创新升级。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来组织翻转课堂,除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对中职数学教学中互联网+翻转课堂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相结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更加活泼、高效的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首先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概述了中职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并指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任务导向性原则、混合式教学原则等.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分析、依托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使用微课件完成数学教学的建议,为“互联网+中职数学”的深度融合,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自2012年开始逐步建立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学生学业要求进一步提高,但是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佳,成为阻碍学业发展的瓶颈。信息技术普及背景下生成的翻转课堂模式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尝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取得了积极效果,也形成了一些经验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劳萍飞 《考试周刊》2023,(44):86-90
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初中学科,有着显著的应用性、生活性和逻辑性特征,依托数学知识原理、旨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新课改之下,数学学科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因此在数学课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是响应了这种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程之中、课堂之内,给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数学教师应结合现有的多种软硬件教育工具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对数学“翻转课堂”进行信息化、多元化改造,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热情,培育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中职院校主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的数学学科,旨在服务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教师通常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中职学生难以发挥出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造成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普遍不佳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诸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取得十分显著地成效,更是获得诸多教育学者的一致好评,其不仅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得到快速且全面地发展。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并相应地提出有关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应用策略,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中职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重点课程。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翻转课堂在课程规划中的设计与实践,利用优渥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以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成为网络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对此,教师可就翻转课堂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与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构翻转课堂,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教师要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在提炼后辅助学习;再次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课题研究;最后要在学生完成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学习档案,合理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瑞翼 《教师》2023,(29):33-35
翻转课堂以翻转师生教学主体地位为特色,主张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在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合作探究教学内容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文章简单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阐述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同时,文章采取案例分析法从课前翻转、课中翻转、课后翻转三个层面研究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高、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钟少芳 《英语广场》2022,(25):133-136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已经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且不仅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融合。教育工作不能是单向输出,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进行互动教学,需要重新对课程要素进行构建,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翻转课堂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基于此,中职英语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进而收获更好的成效,需要相关学者加以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云 《学周刊C版》2024,(6):80-82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初中数学课堂得到了普及,这对于教与学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资源,烘托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从而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实质的分析,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可能变成"电灌"教学.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文章指出,翻转课堂可以理解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教师提前视频讲授未学习内容的"预习",并认为翻转课堂背后就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强调的"先学后教".文章最后强调翻转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判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然后在微视频中设计相应的突破方法.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在"先学"的时候,能够获得自主突破.相应,教师的"教"则围绕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人们对于教学研究程度的日益加深,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更好应用翻转课堂却鲜有实践。因为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并不受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改革进度始终缓慢。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回归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来,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