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课本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类比铜与硝酸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反应不是这么简单。利用浓硫酸、铜片、稀硫酸、浓氨水、浓硝酸、氯化钡溶液、蒸馏水,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对检验黑色物质中存在的其他物质进行了详细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13):140-141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不易取得好的效果,硫酸浓度、铜片的大小和反应温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黑色物质常影响溶液变蓝的判断,必须对黑色沉淀物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做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即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溶液变蓝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无法向学生解释,形成比较尴尬的场面,只能草草结束。为了弄清实验事实,笔者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1.将铜片加入到浓硫酸中,加热。现象:一是铜片表面迅速变黑,溶液出现浅蓝色,  相似文献   

4.
对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铜和浓硫酸反应现象的基础上,对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操作、浓硫酸和足量铜反应的情况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也是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式。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童标 《化学教与学》2013,(10):76-78
在做铜片和浓硫酸反应的课堂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铜片先变黑然后溶液黑浑的现象,而出现的浅蓝绿色溶液的时间又非常短暂。这不仅影响了对蓝色溶液的观察,而且干扰了学生对书本中该反应原理的理解。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铜片表面一开始的黑色物质以及后来溶液中的黑浑物质到底是什么?能不能避免?2.能不能让学生在加热过程中始终都能看到明显的蓝色溶液?  相似文献   

8.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是探究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现行苏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在第100页中有该探究实验的介绍,教材装置如图1所示。教材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及NO2气体溶于水生成无色NO气体;再加水稀释剩余的浓硝酸使之成为稀硝酸,则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NO气体。结合教学实际,已有诸多学生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1 问题提出 浓硫酸与铜反应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经典实验.此实验在人教版新旧教材中有着不同的呈现. 1.1人教版旧教材 人教版旧教材中有关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该实验设计主要是将下端卷成螺丝状的铜丝插入到胶塞侧面,通过上下拉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终止...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必修1(2006年版)第96页讲述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性质时.只是简单地写出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没有给出课堂演示实验,而铜与硝酸反应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又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演示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这个实验:这样既可以对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不同现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学化学课程中,铜与浓、稀硝酸的化学反应是探究硝酸化学性质的重要实验。铜是一种红褐色的金属,广泛用于管道和电线,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后将生成Cu2+,同时将生成二氧化氮,这是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棕色气体。此外,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和变化吸引着每一个人,也激发了大家对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讨。一、实验仪器准备及步骤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包括:2 L带软木塞的锥形烧瓶、20 g铜材料(如铜屑、铜线、粗铜丝和铜条)、150 mL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二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三节"硝酸"中有一验证硝酸的氧化性的实验:铜与硝酸的反应. 实验操作: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活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反应片刻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活塞取下,使空气进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过程是: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只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观察不到无色气体。另外,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观察到现象后,反应不能及时停止,只能等到硝酸或者铜片反应完,以免造成对药品的浪费;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过快,产生的NO2可能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14.
1实验目的 ①用铜与稀硝酸反应,验证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验证有NO生成;②验证NO与O2的反应;③验证NO2与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教材中铜和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分别在2支试管中进行的。利用教材上的装置和方法做该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一是NO气体的无色很难观察到;二是装置中的尾气不方便吸收,NO2和NO会部分逸出,污染环境,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教材演示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设计出这种微型化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6.
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很大的差别.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和硝酸是氧化性酸,它们与金属反应的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突破难点,加深理  相似文献   

17.
<正>"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这个实验是高一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金属性质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的实验是在装有水和酚酞的烧杯中放入钠块,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熔化,并发出嘶嘶声响"。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观察到生成物氢气的生成及其检验,实验进程难以控制,学生不便自己动手做实验等。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2个重要演示实验。其中,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呈现产生的气体是无色NO而非红棕色气体NO2是实验的关键。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污染物吸收与处理也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改进目的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重点演示实验之一,能否做好该实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影响对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特点的总结。在常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程度比较剧烈,产生的有毒气体NO2容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师生身体健康,不利于课堂教学。(2)由于不能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铜与稀硝酸反应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节铜与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试管里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注入浓、稀硝酸,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通过此实验说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通过观察产生的气体颜色证明浓、稀硝酸还原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