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君 《林区教学》2014,(12):35-36
《我弥留之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涉及死亡主题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这部描写毁灭的小说中,福克纳所写的死亡,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加以诠释:首先,它指女主人艾迪精神之死、肉体之死以及对全家控制力的消亡;其次,它指本德伦一家人的解构和精神危机;第三,它更是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崩塌。  相似文献   

2.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常以其特殊的时间观为架构。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采用死亡这一手段重新建立并阐释了时间观。通过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解读,可发现福克纳的死亡哲学以及它与其时间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对20世纪美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福克纳早期作品《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和《八月之光》中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体现着诸多自然主义的主题.如它们通过作品标题及人物结局体现的悲剧性观点,通过众多人物命运体现的决定论倾向,作品中渗透着"适者生存"思想,反映着暴力、死亡、恐怖等等主题.福克纳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自有其源头,他明显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也颇受英法书籍及医学书籍熏陶.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代派作家,他又远远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局限,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袁秀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4,(5):111-113,119
福克纳在《我弥留之际》中,通过多视角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和心理独白的运用,表现了对南方现代社会道德堕落的尖锐批判。试从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入手,解读福克纳在世系小说中始终关注和呈现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孤独异化状态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张美琴 《考试周刊》2008,(12):23-24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通过其小说的主题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爱与恨,同时,他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来表达这些主题.本文对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象征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反映出福克纳在南方文艺复兴中取得的高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于艳华  周萍 《教书育人》2009,(11):112-112
《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具有高度的认识、概括能力。尽管《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显得扑朔迷离,有的部分的确如痴人说梦,但实际上它通过一个南方庄园主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变化的一个侧面。南方原有的社会体制正如康普生家族一样分崩离析,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7.
徐高楠 《考试周刊》2011,(24):32-3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这朵玫瑰花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了福克纳的南方主题,以及文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和富有质感的文字艺术。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殉葬》(Red Leaves)并置了三种文化:印第安文化,西方文化与黑人文化,使得小说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充满张力。本文通过释读小说中文化并置的象征意义,揭示小说蕴含的多重主题。这对于研究福克纳的作品主题与创作心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尔克纳通过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描绘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画卷。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使他的众多作品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也因此一直受到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以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为文本,根据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和频率等方面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时间叙事技巧的应用,探讨福克纳如何通过不同的时间叙事手法控制叙事速度,使作品呈现出音乐性节奏,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0.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他在作品中成功的刻画了本德仑一家。通过文本分析,可以把书中人物分为三类:一是敢于面对不幸并获得新生的人;二是逃避现实最终被生活击败的人;三是反抗然而失败却虽败犹荣的人。福克纳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普通人的命运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的关注,而这正是作品的深层社会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福克纳小说的主题和技巧两个方面来使福克纳创作的成功之处,其目的是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位著名作家,加深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借鉴和学习福克纳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的思想和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本文分析《我弥留之际》中的圣经原型,探求其创作主题。小说中原型意象的使用与主题自然贴切,从而传达了福克纳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众多研究者认为福克纳擅长写长篇,因此忽略了对其短篇作品的研究,国内对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先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主题,然后阐述为突出主题所用的叙事策略,展现该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福克纳运用现代主义写作手法,通过艾米丽的悲剧人生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矛盾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类心灵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殉葬》(Red Leaves)是福克纳的一部重要短篇小说,以印第安人追捕黑人奴隶殉葬为主要内容,辅以印第安文明的衰败史,突出反奴隶制与反种族歧视的主题,同时表达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小说采用生动的隐喻与深刻的象征,更将辛辣的反讽贯穿其中,极力烘托小说主题。通过对上述三种修辞手法的文本分析,旨在揭示福克纳精湛的写作技巧及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与长篇一脉相承,拥有相近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作者在其中表达了对人性的剖析、探索,对社会的针贬,对人类寄予的期望。通过从文学史角度分析福克纳三篇重要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夕阳》、《干旱的九月》,可以看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同样深受南方传统影响,表现了旧南方的腐朽、种族歧视、妇女地位等问题;作品中塑造了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采用了创新的叙述视角和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了多方面的主题,如种族问题,清教主义思想对人的毒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等等,最重要的主题则是表现现代人自我身份的模糊不清,小说中的乔·克里斯默斯、海托华、乔安娜·伯顿的人生悲剧都缘于此。福克纳通过这几个人物的命运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弥留之际》的重要叙述者与主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拟分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作为叙述者的重要性,以及困扰他的诸多因素。通过这一人物,福克纳凸显了作品的人文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9.
论《熊》的双重神话原型及主题刘道全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神话原型的自觉运用,通过隐含的神话原型参照使作品突破具体内容,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熊》曾被人称为“了解福克纳全部作品的关健”,①在这部篇幅并不长的小说里,福克纳却运用了两个原...  相似文献   

20.
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世界上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小说同福克纳的作品极为神似,本文从主题与题材,创伤技巧、深层意识上探讨了福克纳对马尔克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