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种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相似文献   

2.
元素周期表的最有魅丽之处在于元素周期律.要想认学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就要让学生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把握元素周期表中蕴涵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性质相似规律、微粒半径变化规律、奇偶规律、序差规律,从而为准确应用元素周期表来为化学解题带来便利.一、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性质递变规律(稀有气体元素除外)(1)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  相似文献   

3.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重点是掌握并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联系,解决相关问题,预测我们并不熟悉的某些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认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1.元素周期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周期性变化。(1)微粒半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从…  相似文献   

5.
元素的性质是由原子结构所决定.学习元素的性质要在深刻认识原子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置,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关键.本文结合例题对这部分内容作全面透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一、认识元素周期表1869年,一位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世界上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经过仔细的研究,根据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并且说明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现如今人们所使用的元周期表几乎都是门捷列夫所制定的这种周期表,随着化学的进步与发展,元素周期表也越发完善。元素周期表就是用表格来表示元素周期律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反映了原子的结构以及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周期表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维  相似文献   

7.
林玩花 《广东教育》2008,(11):52-56
知识梳理 1.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结构所决定.学习元素的性质要在深刻认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中学化学课本中指出:“一般说来,可以从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  相似文献   

10.
以往中学毕业生在对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的理解上,几乎一致地认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必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必越强。换言之.认为氢氧化物碱、酸性的强弱取决于其中心原子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认为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中学“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误区。分析这误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如下两个:1.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酸的强弱恰好呈现如下相似的递变规律: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张允淼 《高中数理化》2005,(5):48-48,F000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那么元素周期表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知识呢?  相似文献   

12.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同主族元素则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这个规律,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从上下左右四种元素确定该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中师课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作业题:比较氧、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按照元素周期律氧和氯都比硫的非金属性强,那么氧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哲学上由量变到质变这一普遍自然规律的启示,找到一个定量的简易判断方法。我们知道: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周期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在同周期中,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与其金属性、非金属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来表示,式子中A为元素所在主族数,n为元素所在的周期数,R为A与n的比值,根据R值的大小就可判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R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R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当R>1时,元素主要显示非金属性。如氮:R=4/2=2.5,2.5>1所以它是非金属;碳:R=4/2=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中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在统编教材里是安排在高一化学课本里的原子结构之后。这种以原子的基本属性为根据,揭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直接得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规律的方法,理论性很强。但对学生来说,由于所学的具体元素的知识较少,缺少感性材料,往往感到抽象难学。特别是综合元素性质,得出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更  相似文献   

14.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递变在周期表中是很有规律的。因此,我们常根据这些规律来推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  相似文献   

15.
元素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律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论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经常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大小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标准,例如“氟非金属性最活泼,所以合成的氟化氢最稳定……;碘非金属性较弱,生成的碘化氢不稳定”①在一些大学教材中,也时见把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相同类型化合物的热  相似文献   

16.
<正>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习中的很多相关知识及研究都是依据元素周期表进行的,有着"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主要有:(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2)第2、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第ⅠA族和Ⅶ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5)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等。一、元素周期表知多少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  相似文献   

17.
碳族元素是从非金属性向金属性变化规律相当典型的一族元素,这对复习巩固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理论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对碳及其化合物,在初中已经有较多地学习,本章着重学习硅及其化合物。要学好本章知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三抓”。  相似文献   

18.
一、“残表”成为高考热点 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对“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内容的考查要求是:(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近年来,通过“残表”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已成为高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9.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本部分的知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现归纳如下.一、重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规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1)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3)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族).(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相似文献   

20.
教学人教版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课,在学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时,会和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尤其是第三周期的Na、Mg、Al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