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给学生讲要“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要做“谦虚的小绵羊”,不做“骄傲的小公鸡”。总而言之,“谦虚”被作为一种美德备受赞扬,而“骄傲”被作为一种可怕的行为备受排斥。然而,作为一个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育工作者,对照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静心思考,“骄傲”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培养教育的学生真的不应该、不需要“骄傲”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骄傲并不是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既需要谦虚,也需要骄傲,看重自己与尊重他人完全可以并存。但骄傲和谦虚都是有前提的,即应当有值得骄傲和谦虚的东西。骄傲并不容易,它是一种心态、品格,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高度的自信。骄傲或高度的自信对于创造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贬抑这种品质,或者使人丧失了这种品质,创造力就会低下。一个让人骄傲的社会将更加先进。教育肩负让人骄傲的使命,自信是教师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礼物。只要中国人有充分的自由,只要中国人有更充分的自信,只要中国人有更充分的展现机会,只要中国社会更能容纳骄傲,中国的大师就一定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强调"做"是教与学的中心。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做合一",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对学生总是严格要求,但不可认为师生间是一种垂直的教育,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往往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使学生总以为老师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要做学生永远的引路人,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豆豆哥,从小我的父亲就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不能有了一点点成绩就骄傲;做人要谦虚,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我很想照父亲的话去做,可我还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我会因为某次考试取得好成绩而骄傲,认为自己很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因此看不起身边的同学。骄傲的情绪让我没法继续安心学习,一心想着怎么玩,接下来迎接我的,当然就是下一次考试的惨败。这种  相似文献   

6.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我们经常用来教育学生的名言。不少教师为人谦和,给学生作出榜样。不过,事物总是辨证的,谦虚是应该的,但有时有点自负,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呢。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师,  相似文献   

7.
<正>1959年在徐州师范学校求学1962年任教于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小学,立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1965年调至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既做师长,又做学生的朋友,备受学生的爱戴1983年调至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先后担任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教研室主任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8.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问"与"勤学"均被视为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行,源远流长备受推崇.然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不少师生心目中谦虚好问的好学生,往往成绩平平,这种学习、成长中"越问越穷"的现象,值得三思.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放眼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所谓的自我空间。难怪有好多学生直呼"好累",这一句"好累",发泄了不满的情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孔雀     
小孔雀丽丽不但名字好听,而且长了一身漂亮的羽毛,在这片大森林里,没有谁能和她相媲美的。丽丽的妈妈更是把丽丽视为掌上明珠,每天都要精心地为丽丽梳洗打扮。她还经常教育丽丽:不要把美丽的外表作为骄傲的资本,要谦虚,还要多为别人着想,帮助伙伴做一些好事,让自己的心灵与容貌一样美丽。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意外",教师更要有一颗谦虚的心,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童心世界     
一我给3岁的明明讲故事,为了好好地教育他,就选择了《龟兔赛跑》这个在我看来极有意义的老故事。故事讲完后,我说:"你看,小兔子太骄傲了,所以它会落后,‘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教育大师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提出要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学",让学生主动动手、积极动脑,经历整个探究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方法理论,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而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这一教  相似文献   

14.
项晓凤 《教育》2022,(10):19-21
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从1990年9月诞生之初就被寄予厚望,肩负三大使命:作为区内小学阶段的"窗口校",要精益求精,展现区域教育品质;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小学阶段的"实验校",要勇做先锋,担负教育试验的任务;作为与课改同龄的区内唯一一所市一期、二期"课改试点校",要大胆探索,引领教学方式的变革.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主题班会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它的功能不是以直接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做",而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引领中去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但在一些班会课中,有些班主任把主题教育活动看作简单的"灌输",把学生视作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11):80-80
●潘新和:先做"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一个学者型教师,要对学科教育史有基本的了解和研究,要先做学科"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这是无可逾越的铁律。否则,一定只能成为空头"教育学家"、伪"教育专家"。(《福建教育》2012年4期)●李晓风:历史学科教育首先应当是公民教育中学历史学科首先应当是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对人和社会的领悟,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会备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也会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唯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生,往往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备受冷落。这个"普通"的"特殊群体",教师如何关注"中等生"呢?  相似文献   

18.
崔桂根 《教书育人》2012,(26):63-6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陶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整体,其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因为不在做上  相似文献   

19.
谦虚     
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技能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较低的评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谨慎已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2007,(23)
谦虚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谦虚的人知道尊重别人,因此,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骄傲张狂的人则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所以没有人愿意同骄傲张狂的人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