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8年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三国游泳冠军赛1500米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成绩进行分析,在揭示优秀1500米自由泳运动员体力分配特点的同时,找出中外运动员在该项目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以此为我国1500米自由泳训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近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高水平(决赛和半决赛)自由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分析,其中男、女各224人共历时7年.通过各分段时间与最终成绩的相关分析,以及历届不同水平、性别的优秀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的分段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任何项目上,不论水平高低,自由泳运动员都呈现较为类似的时间分配模式,其中在短距离项目上,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前后半程的分段时间差越小并趋于均衡;在中距离项目上,男子运动员后半程保持速度的能力优于女子,历届世锦赛的获胜者在每个分段上处于领先位置,尤其在途中的游速上;同时长距离项目上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途中的分段时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加速)且变化较小,而水平稍差的运动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减速).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保持总分段时间分配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优化和力量训练来提高分段成绩,进一步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李靖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81-682,708
选择广东省游泳队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距离自由泳赛后血乳酸水平作了比较,研究了赛后血乳酸与成绩的关系以及纵向观察伴随成绩提高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由泳中,100m和200m赛后血乳酸最高,血乳酸水平与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纵向观测随运动成绩的提高,乳酸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验采用比赛数据计算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临界速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中长距离自由泳成绩同比变化的影响,建立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长距离自由泳成绩同比变化概率的预测回归模型。方法:收集2011-2018年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200~1 500 m)世界游泳排名Top100的信息,采用距离-时间模型计算临界速度,用线性回归评估临界速度与中长距离游泳项目成绩的关系,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s)评价临界速度同比变化对成绩同比变化的影响。结果:临界速度可以分别解释200 m、400 m、800 m和1 500 m自由泳成绩变化的76.8%、87.2%、90.7%和99.5%。当临界速度同比提高时,长距离项目(800 m和1 500 m)成绩同比提高是成绩同比下降的30倍。当临界速度同比提高/下降1%~6%时,长距离项目(800 m和1 500 m)成绩同比提高/下降的发生概率约为80%~100%。结论:采用比赛参数(比赛成绩和比赛距离)计算临界速度是可行和有效的;临界速度同比变化百分比(提高/下降)能预测成绩同比变化,是解释长距离自由泳成绩...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文献法、实验对比法对黑龙江大学二年级选修班女生游泳课将阶段性考核运用自由泳教学中 ,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显示 :采用此种方法期末考试试验班达标人数多于对照班 ,说明在自由泳教学中采用阶段性考核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优秀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纵向变化特点,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女子摔跤队13名优秀青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Wingate834E功率自行车对其无氧代谢能力进行为期3年的测试和分析。测试共进行了三次,测试时间分别安排在2008、2009和2010年全国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的准备期第二阶段(专门准备期),测试对象为同一组运动员。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增长,反映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P(最大无氧功率)、AP(平均功率)和T-SP(维持最大功率的时间)这三项指标得到显著提高(P<0.05、P<0.01);2)T-AP和T-SP(达到和维持最大功率时间)这两项指标的变异系数(CV%)较高,表明无论优秀青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其无氧代谢能力都具备较高的储备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不同级别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若干竞技特征进行研究,如最好成绩年龄、训练年限、身高状况、参赛次数、攻防能力等特征。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身高、成才年龄等方面有着类似的特征,但参赛次数和训练年限有着很大的不同;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攻防能力方面呈现薄弱化态势,仅在55 kg,60 kg和84 kg级别的防守能力上与国外运动员有相似特征,其他级别的攻防能力均弱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以及2005年南京十运会三次游泳比赛的分段成绩、参赛女子运动员的年龄的分析、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出发、转身、途中、划频、划幅、游速等)的比较,分析当今中外优秀女子400m、800m自由泳选手的技战术特点,了解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明确赶超的目标,寻找突破的方向,为我国今后在女子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的发展提供技术参数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比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2次比赛成绩,将其分成超常、正常、失常组,监测不同组别运动员临赛前准备活动前、中、后心率、血压、血乳酸,采用方差分析,探索临赛前准备活动中强度练习的等级,及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结果显示:赛前准备活动的强度练习,心率应达到80%~90%HR max,血乳酸3~4 mmol/L,收缩压大幅上升,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赛前2h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心率、收缩压接近或可略高于安静时,舒张压接近或略低于安静时,血乳酸2mmol/L以下。赛前15~20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应恢复或可略高于准备活动前。血乳酸并非监测游泳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评价准备活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建议重视临赛前准备,注重监控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合理安排赛前准备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较为客观和量化的认识,提升该项目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水平,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集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形态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一般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中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具有手臂粗而长,四肢肌肉充实度较高及颈部、腰部围度大、髋宽大的身体形态特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P<0.05),但是肌肉质量不足。另外,通过对各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得分统计,国家队运动员的臂展、臀围、手长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下肢长(B)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沈宇鹏 《体育学刊》2006,13(5):98-101
通过对2001、2003和2005年世锦赛男子自由泳项目前8名运动员比赛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当今世界男子自由泳项目优秀运动员速度、划频、划幅的变化特征,并对男子自由泳运动员最佳划频和划幅组合特征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短距离运动员划频明显高于中长距离运动员;中长距离项目运动员划幅增长也明显高于短距离项目运动员。(2)最高游速下,运动员的划频和划幅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3)男子自由泳运动员理想划频和划幅会随着个人特点和项目距离特点变化而变化。(4)个人理想的划频和划幅组合应保持有效划频和有效划幅的组合。(5)在疲劳状态下,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划频和划幅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 2 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女子短距离自由泳前 8名运动员技、战术的数理统计发现 ,在 5 0 m自由泳决赛中出发段的技术至关重要 ,途中游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划幅和划频的技术组合 ,在 10 0 m自由泳决赛中 ,5 0 m的绝对速度实力是取胜的主要因素 ,前 8名运动员采用高频率的划频和划幅的技术组合 ,整体运动成绩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并构建即时体能评价坐标,为科学化训练和竞技能力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从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素质3个方面选择能够评价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有氧能力指标:VO2max平均值50ml/min/kg,3 200m跑平均成绩14min19s,二者显著相关;2)无氧能力指标:最大无氧功率均值为7w/kg,400m跑平均成绩1min11s,二者显著相关。各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全运会冠军部分无氧能力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3)力量素质指标: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腹背肌肌力在各级别没有显著差异。各关节肌力与硬拉、深蹲、卧拉、卧推、抱蹲、20″布人过胸、20s布人提抱、20s布人反抱以及20s散手技术显著相关。全运会冠军有部分力量素质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4)绝招技术的发展要以相应的专项力量为基础;5)体能排名与运动员的成绩和比赛表现呈现出一致性。结论:运动员比赛需要的体能是一种与专项适应的综合能力,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排名,有助于判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游泳运动员的分阶段用时和伦敦奥运会运动员分阶段用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男子200米自由泳运动过程中分阶段用时规律以及中外男子运动员在200米自由泳过程中体力分配的差异,同时得出全运会运动员与奥运会运动员分阶段用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used recently developed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force–time profile of elite swimmers, which enabled coache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on technique modifications. Eight elite male swimmers with a FINA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 rank of 900+ completed five passive (streamline tow) and five net force (arms and leg swimming) trials. Three 50-Hz cameras were used to video each trial and were synchronized to the kinetic data output from a force-platform, upon which a motorized towing device was mounted. Passive and net force trials were completed at the participant's maximal front crawl swimming velocity. For the constant tow velocity, the net force profile was presented as a force–time graph, and the limitation of a constant velocity assumption was acknowledged. This allowed minimum and maximum net forces and arm symmetry to be identified. At a mean velocity of 1.92 ± 0.06 m · s?1, the mean passive drag for the swimmers was 80.3 ± 4.0 N, and the mean net force was 262.4 ± 33.4 N. The mean location in the stroke cycle for minimum and maximum net force production was at 45% (insweep phase) and 75% (upsweep phase) of the stroke, respectively. This force–time profile also identified any stroke asymmet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的肌力表现,找出肌力规律和特征;方法:通过等动测试仪(ISOMED-2000)对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共53名)进行主要关节的肌力测试与分析,测试角速度分别为0°/s和180°/s;结果:1)相对最大力矩、相对平均峰力矩及相对平均功率普遍表现出伸肌大于屈肌的特征;2)各关节在两种角速度下,存在同侧屈伸比和异侧同名肌群比较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各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性;3)随着角速度的增加,各主要关节的相对最大力矩基本呈现递减特征,但腰背部肌群呈现递增的特征,并且存在不同角速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其屈/伸比值在180°/s时仍然小于1.结论: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不同关节上存在肌力的双侧不对称性,并且腰背部表现出对伸肌的高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系统的游泳比赛技术监测采集游泳比赛途中游各项技术数据,以世界综合排名前100名运动员成绩为划分依据,研究女子100m蛙泳、200m自由泳运动员途中游分段速度、划幅、划频、游速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女子100m蛙泳和200m自由泳中,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呈现快划频的趋势;在对成绩预测中,通过运动员的划幅、划频比较容易预测运动员成绩增长情况和上升空间,即在成绩相同情况下,运动员划频慢,成绩提高幅度大;对10名优秀女子100m蛙泳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表明,她们划幅、划频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蛙泳优秀运动员相对集中,运动员年限也长;在对女子200m自由泳优秀运动员的途中游个性研究和多年成绩分析结果表明,与蛙泳不同,200m自由泳运动员个性化不是非常明显,优秀运动员相对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少,运动员分散,说明自由泳运动员的各种能力和水平更趋于一致,优秀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的能力要求更高;蛙泳对运动员的身高要求最少,而技术要求最高,是适合亚洲人的一项运动;运动员出成绩后保持高水平年限长,符合经济学原理;蛙泳项目一直是亚洲的强项和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水平落后原因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落后现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与问卷调查以及比较研究的 方法,分析了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项目运动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就该项目未来发展对 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第 19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动作难度的对比分析指出 :在以难制胜方针的指引下 ,我国女子运动员动作难度已有大幅度提高 ,在次高难度层次中已占有相当地位 ;在世界男子空中技巧难度实力格局中 ,我国运动员已由上届冬奥会的下游水平提高至中游水平。研究指出在学习借鉴外国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计划性与策略性的基础上 ,使我国运动员的动作难度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