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堂乐歌作为我国清末民初的一个历史产物,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大家都知道学堂乐歌的发展历史并不是特别长,但是它却对我国学校教育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标志着我国声乐教育发展的开始。文章主要从学堂乐歌的发展、艺术特征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式学校歌曲起于清末的学堂乐歌,它对民国时期的学校音乐及其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在分析清末学堂乐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剖析其特色,客观地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并分析其历史局限。清末学堂乐歌是一笔宝贵的音乐文化教育资源,对其加以总结与研究,对于我国当前的校园歌曲创作及校园歌曲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当时称唱歌或乐歌),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她"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历史久远,早期大多是由西方传教士传人的。由于这些活动仅限于宫廷及早期传教活动这样的小范围中,所以早期西方音乐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既不广泛,又没有对我国的社会音乐生活产生多少实际的影响。而西方音乐文化真正在我国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是从学堂乐歌开始的。学堂乐歌是晚清之时,吸收西方及日本流行的曲调,配上"进步"思想歌词,为新式学堂学生学习所作的歌曲。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史上随着学堂教育的萌芽和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而兴起的一场音乐的革命,它是第一次真正地、有意识地学习西方音乐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一)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全校都在传唱着一首歌,歌名叫《男儿第一志气高》,它的曲调来自日本童谣《手戏》,教唱者为该校乐歌课老师沈心工。此歌标志着中国学堂乐歌的正式诞生。所谓“学堂乐歌”,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学校歌曲,就是我国学校校歌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洋音乐和亚洲各国音乐的不断涌入,在我国的近代音乐史中出现了一个在中国音乐史中从未出现过的名词“学堂乐歌”。伴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的师徒传承的非正规形式进入到了正式的学校音乐教育。与此同时,我国的音乐创作也随着“学堂乐歌”的出现而有了质的飞跃。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便有了我国近、现代的学校音乐教育。它的出现在我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确立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也受时代的局限,没能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上形成中国特色。研究这段历史,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学堂乐歌之得失。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设立,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也逐步兴起,学堂乐歌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新风尚应运而生。本文就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发展经历、内容和形式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学校音乐教育所采用的歌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设立"乐歌"一科,当时,有志于从事于音乐教育者,纷纷起而制作新歌,编印教学课本与歌唱曲集。新创作的乐歌,题材非常广泛,歌词通俗易解,唱起来朗朗上口。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匪浅,本文就其起源、推动乐歌摇篮的巨匠,音乐表现等探索其对后世的影响,论述学堂乐歌文化的历史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是现在全国的中小学(包括师范学校)统一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音乐课是从什么时间起,由当时的中央政府规定为新式学校中所开设的课程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之《音乐·舞蹈》卷“学堂乐歌”条中是这样说的:“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开设予以认可。”也就是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认可在新式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当时叫“乐歌”课)的时间是在1902年。同卷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条又说:“1903年清政府对在新学堂中设置乐歌予…  相似文献   

11.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作和发展的主要标志,它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而诞生,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形成了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区别的新的音乐体裁.学堂乐歌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并且作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在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 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是以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标志的 ;学堂乐歌在中国兴起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乐歌自身的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家主观努力的结果紧密相关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新音乐发展所经历的一种必然现象 ;探析学堂乐歌兴起的原因能促进我国现行普通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男儿第一志气高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的学校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据钱仁康先生考证:我国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始作于1902年的《男儿第一志气高》。这首歌也是“学  相似文献   

14.
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校园歌曲,是随着中国近代化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历史角度对清未民初中小学“乐歌”课的设置及“学堂乐歌”的创作进行分析,以加深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百年前"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内容的简要介绍,以及"学堂乐歌"对众多人士产生的终身影响,阐述了"学堂乐歌"对当今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一)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全校都在传唱着一首歌,歌名叫《男儿第一志气高》,它的曲调来自日本童谣《手戏》,教唱者为该校乐歌课老师沈心工。此歌标志着中国学堂乐歌的正式诞生。所谓"学堂乐歌",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学校歌曲,就是我国学校校歌的源头。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敲。  相似文献   

17.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音乐文化,其一般涵盖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系列鲜明的特征,并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启的标志。当时学堂乐歌的时代特征以救亡图存、提倡新精神、致力于国民素质之改善、鼓励学习新文化为主要内容,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为"取彼国之善本,易我国之歌词。"表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音乐特色。另外,学堂乐歌集体而歌的形式,由校内走向社会,对其后大规模的群众歌咏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堂乐歌”的兴起 ,促使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它使音乐教育不局限于专业化技能训练 ,而成为培养国民文化精神的基本手段 ,为后来的学校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 ,除继承“学堂乐歌”重视教化、强调娱乐的基本精神以外 ,要用现代科学的音乐观念全面把握音乐功能 ,充分发挥普通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康明安产生于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传播来自西方的近代音乐知识,普及音乐理论和推广群众性的歌咏形式以及为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可以说,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近代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的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国际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关注。这时候国内同仁对我国音乐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对"学堂乐歌"掀起了关注的最高热潮。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教育家,这离不开"学堂乐歌"对中国现代音乐的渗入和影响。本文针对这一论点进行阐述,使音乐爱好者从中得到启发,让音乐创造者及爱好者对"学堂乐歌"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