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为:准确界定它的性质,确立它的方向性、职业性地位,明确它的培养目标;提高其在高师整体课程中的比重;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学科、活动、隐形三块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教学性、系统整体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香港高师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发展趋势厦门大学史秋衡香港高等师范教育于1916年港大开设教育系起步,1939年后陆续成立了多所教育学院的体系,并从起先培养小学教师到后来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香港的独立高师院校都是由政府开办的。香港先后成立的罗富国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中小学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凸显出来,教师素质成为现今关注的重点之一,而专门培养新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则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某部属重点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级)为例,参考和借鉴外国及本国其它院校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调整高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合理调整实践时间、落实教材建设等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教育发展形势,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处于转型中的高师教育必须注意七个问题:(1)学科专业教育的高学术性;(2)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化;(3)重视资讯科技教育;(4)强调通识教育;(5)广开选修课;(6)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7)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积极参与高校“合并、联合、共建、调整”的改革,实现资产重组,增大规模,提高效益,走高层次的发展之路。根据实际深化校内体制改革,理顺内部管理体制,由改革促发展走出一条自我良性发展之路。高校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核心是教学改革,重中之重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的使用。加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发新时代的高师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师续本科教育是与高师普通本科教育并存的一种特殊层次的师范教育,二者虽然培养目标一致,但教育对象各异。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文性及师范性方面的缺陷,必然导致高师续本科教育对象人文素质不高和师范性特征不明显。高师续本科教育不仅要避免重蹈覆辙,而且要全力弥补现行高师教育课程体系已造成的人文性及师范性不足,努力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会为人师、会教学育人、会教育科研、会学校管理”的新型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课程改革的大讨论 ,其中“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日益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确定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体制 ,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开端。关于校本课程 ,目前 ,学术界倾向于认为 ,它属于课程行政范畴。相对于以中央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国本课程”、以地方政府为课程行政权力主体的“地方本位课程” ,指的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在当今世界上 ,许多国家都已实行了“校本课程” ,某些国家已经相当完善。…  相似文献   

8.
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骞 《教育科学》2003,19(3):30-32
“目标模式”虽然受到严重的批判,但是它一直仍被各国所采用,预设目标对课程与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改革要吸收各种设计模式的合理成分,要继承本国的传统和经验,要重视并发挥教师的作用和力量,要关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时代发展的需要,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理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模式当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采取的是依托大学的办学模式,因为大学是新知识和新技术传播和创造之地,是国家民族的精神“窗口”,一流的大学既应该是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之地,同时也应该是养育人文精神的风水宝地,因此大学可以也有能力承担这一重要任务,而高师教育系办研究生课程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1.学术优势。高等师范大学一般都有坚实的学术底蕴,研究成果往往代表了一国或当地的最高标准,而且大学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学术的化身,大学还有浓厚的学…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改革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弊端。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立足整体,着眼全局,对课程体系实施整体性改革。依据所确定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更注重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和前瞻性。课程评价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课程结构要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依据课程目标要求,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是哈佛本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通识教育课程,体现着哈佛大学一贯的教育宗旨和理想,在美国也极具典型意义。通过分析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特征,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设计考察课程是目前高校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学生所必须要上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并通过走出去的实际参观为学生补充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灵感,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平时所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得到实践的验证,因此这门课的开设对学生学习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很多高校纷纷开设这门课,但是目前设计考察课程所呈现的现状不容乐观,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从设计考察课程的课程内容及所暴露的问题谈起,主要分析设计考察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目标必须重新构建。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系统化、综合化和开放化,实现学生整体素质与全面能力的提高,实现科学的课程内容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的统一,实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的同步发展,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要建立多样分层的立体结构,组合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创造吐纳有序的开放结构,形成详略得当的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16.
再议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种取向论”(即“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全面地表达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现实,也不利于协调各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包括“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内的“三种取向论”则改变了审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框架,使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形成了一个合理、整体的结构。协调大学课程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核心,是恰当地处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音乐史”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完善其知识结构,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从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对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意在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线索,树立正确的音乐史观,同时帮助学生找寻到学习本该具有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18.
适应新课程要求,构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5+3”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深刻认识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和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期面临的压力和机遇,构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5+3"培养模式,对促进我国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及对课程群与课程群建设原则的介绍,论述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步骤,团队建设与教学规范,并结合游戏软件专业给出了一个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