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申沁宇 《传媒观察》2014,(10):56-57
正"副刊"是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中国,它经历了从十九世纪初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上的一些文艺性文字,到最早的报纸副刊《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报》诞生,再到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报纸副刊;从可有可无的报纸"补白"到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演变过程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促使  相似文献   

2.
在以新姿态进入新千年的时候,八闽大地上报纸传媒的竞争,也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省会福州为代表的报业竞争,由原先的风起云涌、渐次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再接下去的是肉搏战、互挖墙脚、打人才战,之后是优胜劣汰,冶炼出三国鼎立的格局)。竞争主要在面向市场的《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东南快报》和《福建经济快报》这四家报纸间展开。同一类型报纸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报社体制、经营机制(发行广告思路)、管理档次、人才实力、办报水平上和领导者个人魅力6个方面。下面,我从办报水平简述体现竞争力的五大因素。一、新闻量的…  相似文献   

3.
孙阳 《军事记者》2010,(1):21-22
照片,是报纸上第一个吸引读者的元素。无论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它出现在版面上,总是能最先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为照片可以使抽象的具体化,可以把发生在远处的事件“拉”得离读者很近,也可以让一些事件看起来更有人情味。当解放军报部队新闻版编辑每天在几十张、甚至近百张的图片中,发现令人惊叹的佳作时,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以及那种试图立即与读者分享的冲动,都会令我们感到振奋,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怎样认识图片、如何使用图片,使之赋予报纸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儿童报纸新闻版引导儿童关心国事、关注社会、关心自身以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本文以《中国少年报》1版为研究对象,希望为如何拓展我国儿童报纸新闻版的生存空间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革命不仅是技术上的革命,传统媒体的转型也就不能仅是技术上的转型。在美国,2009年2月,存在150年的《落基山新闻报》在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后宣布关闭;之后不到一个月,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宣布告别纸版,完全转变成网络版;紧接着,百年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宣布告别纸版。或许当时过多归因于金融危机,多少让远隔重洋之外的中国传统媒体忽略了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体对其冲击的因素。然而,以创新为生  相似文献   

6.
耿磊 《新闻战线》2015,(7):84-87
在移动互联时代,报纸媒体将受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影响。对于移动媒体终端的争夺,将成为报纸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本文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等具有全美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媒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形式、新闻生产、发行渠道及新闻价值生成四个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头求变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3,(7):I0004-I0004
报头是报纸的“商标”和眼睛,是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标志.一般来说,报头固定在报纸的一个位置,极少有变动.但是,为了让自己的报纸版面表现得更与众不同,时下,一些美编开始尝试在报头上求变化. 报头移动位置是报头求变最常用的手法.大多数报纸在版面需要时,会使用报头变色、横排改竖排、加底纹或字反白等变化手法,以求视觉新鲜感.图一为了配合横式图片竖排的编排需要,不仅将标题与图片说明“竖排”,还将报头也跟着倒排成竖式.乍看,似乎是对报头的“大不敬”,然而只要读者拿起报纸往右旋转90度再翻阅,不就成了一张十分规矩的报纸了吗?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美编在报头求变上的一丝新意.  相似文献   

8.
陈珂 《新闻实践》2006,(2):57-58
一、全球NIE实施现状辜晓进的《走进美国大报》让很多国人认识了NIE(即“报纸参与教育工程”,倡导报纸进学校, 意在培养年轻读者群),书中介绍的美国一些报纸对NIE的重视更让我们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
差异化之说     
<正>当今时代随着物质产品的愈加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愈加多元化。据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公布的《2006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用纸量增长1.84%;图书品种继续增长,达到233971种;报刊发行量呈现增长势头。相信仅凭这一点,除了可以反映出我国传媒市场的繁荣,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竞争的激烈。  相似文献   

10.
如今,报纸越变越厚,是不争的事实。与厚报时代相呼应的是,“新闻立报”颇为流行,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报纸副刊日益变薄,有的报社已经取消了副刊部,有的虽有副刊版,也挡不住日渐式微的趋势。但是在“报纸减副”的喧嚣声中,《淄博晚报》却逆势而为,不仅继续发扬传统的副刊优势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其它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与其它所不同的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因此,这就更需要民族地区大众化报纸的参与,积极配合当地党委和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早日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恩施晚报》是当地的大众化报纸,我们在参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有些都市类报纸的娱乐版,从经济利益出发片面追求发行量,热衷于窥探明星隐私,爆炒明星绯闻,把那些低级媚俗的东西当作吸引读者眼球的制胜法宝。一时间,《皇阿玛涉嫌性交易》、《张珏揭发导演黄建中性骚扰》、《女医生告赵忠祥强奸》、《张国立之子张默打人》、《李宗盛林忆莲被传离婚》、《零点乐队两成员“涉毒”离队》等等耸人听闻的报道充斥大大小小娱乐版面。更  相似文献   

13.
胡航  解航 《传媒观察》2003,(6):63-64
《今日美国》创刊于1982年,此前,美国几乎没有全国性大报,从《今日美国》开始,美国报业有了针对全国的报纸。《今日美国》的办报方式一方面给其他一些老报纸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成为美国全国性报纸的成功典范。 创办背景与主要竞争对手。《今日美国》由甘纳特集团1982年9月在华盛顿创办,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阿林顿,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全国性报纸,创办人纽哈斯对《今日美国》的希望坦率地  相似文献   

14.
邹德浩 《传媒》2000,(1):40-40
中文报纸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当首推有80多年历史的《醒华报》,但这份老报也从过去的日报变成了如今的月刊。在随后的年月里,台湾、香港以及当地一些商业团体又出资办过《快报》、《城市周刊》、《经济时报》、《晨报》、《大中报》、《大公报》、《侨报》等近百种中文报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办了两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就因没有读者,无声无息地停刊了,中文报纸真正形成气候,也就是近20年来的事情。目前主导全加中文报纸市场的主要有三份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  相似文献   

15.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今年第2期的《青年记者》上发表的孙吴先生的《“横题风”:创新,还是乱来?》一文,我拜读之后,再三思量,对孙吴先生文中的一些观点实不敢苟同。虽自忖才疏学浅,觉得也不妨说出与孙先生讨教一二,为报纸组版学研究与探讨增点热闹。一孙吴先生此文也是有感而发的。由头是《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这一版面变化,引起了孙先生的极大关注。他在文童一开头就忧心忡忡地写道:“当前,中国报纸的传统版式规范面临‘横题风’的  相似文献   

17.
马玉峰 《青年记者》2007,(14):82-82
社区是新闻的富矿,也一直是各类生活类报纸关注和争夺的热点,设立社区记者站、开办社区版一时间可谓硝烟四起。但省内各级党报对此却是一直不瘟不火。党报不需要关注社区吗?社区不需要党报吗?非也,其实如果把党报优势和社区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对报纸本身还是对社区工作都是有益的,大众日报的地方新闻版《济南新闻》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晚年曾引征一位德国报纸编辑的话,说明自己看问题的出发点,即“我们要把自己放在稍微高一点的历史观点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但不能因此忽视对其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的的挖掘与把握。在理论上认识更高一些、思考更深一些,视角更宽一些,“走转改”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也会更有效一些、更具体一些、更实在一些。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吸引力,说到底就是一个可读性的问题。跨入新的世纪以后,我们《战友报》遵照军区党委对改版提出的“更精、更美、更实、更活”的要求,在如何增加报纸的可读性上作了一些探索。其中一条经验就是要把握好军区军兵种报纸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把报纸的定位搞准确,力求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看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晚报》“社会新闻版”从去年4月9日推出以来 ,无论是在新闻观念、报道领域还是在版面编排、标题制作等方面 ,都作了较为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已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边缘”是个巨大空间我们在推出社会新闻版之初 ,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 :是按照传统的社会新闻版去办 ,还是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兄弟报纸 ,尤其是《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 ,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概念中 ,我们的活动空间将是很有限的。没有突破 ,我们将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