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人 《新闻三昧》2005,(5):12-12
首都某报2004年7月22日载《科学靠证伪而不是反伪向前发展》批评我国科学界“反伪”之风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认为“科学从来就是靠证伪向前发展的,从来没靠‘反伪’向前发展过。”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5,(2):123
2014年7月22日起,一款名为《围住神经猫》的小游戏在微信朋友圈迅速爆红并被疯狂分享,各种攻略讨论更是层出不穷。2014年8月17日,由"围住神经猫"原创团队打造的"神经猫的日常"手游通过腾讯应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12月12日刊登毛志成《〈红楼梦〉的“负效应”》一文,提出“《红楼梦》最大的负效应之一,便是倡导了‘雌性文学’(姑且如此称之),并使其那种十分绚丽的偏颇性、片面性、混沌性绵延至今,乃至使今天的许多华语作家仍在伪‘女性解放’中盲游”。文章还说,《红楼梦》“所发现、所承认的‘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美’,只是:1、异性美;2、奴性美。书中的林黛玉,全部‘美’都来自一个光源,即对贾宝玉一个人的忠诚、挚爱,此外并未做过什  相似文献   

4.
夏悦 《出版参考》2016,(7):49-50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寿就有着向往,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而如今,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活得健康、快乐.出版界出版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一定程度满足了读者的需求,直到2010年“张悟本事件”的出现,养生保健出版的乱象逐渐显露.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10月下发《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对“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实行资质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对已经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并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定期对养生保健类出版物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养生保健类出版物采取曝光、停售、召回等措施”,于2011年核准53家出版单位的养生保健类出版资质.  相似文献   

5.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而《太平御览·珍宝部》引作:"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伪辞曰……。"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史记》中相当自信地认为应从《太平御览》。他说:"‘伪’上本无‘为’字。‘伪’即‘为’字也……后人误读‘伪’为‘诈伪’之‘伪’,故又加‘为’字,不知无其事而为之辞,即是诈伪,无庸更言伪也。"王念孙认为"‘伪’即‘为’",并举出了十八条书证。王念孙学问渊博,下笔审慎,但在"伪辞"还是"为伪辞"的问题上轻率了一些。他所提出的书证经过分析也可以一条条被驳倒。  相似文献   

6.
夏文 《青年记者》2017,(10):35-36
加强两会报道新媒体产品的创新,已成为各媒体的重要发力点.3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推出基于朋友圈场景的视频H5作品《主播朋友圈都有啥?》(如下页图1),以主播抠像视频结合虚拟朋友圈的形式,对中国之声两会特色节目进行预热宣传,作品浏览量近120万次.  相似文献   

7.
近期微信“刷量”工具崩溃,导致一些微信公众号“大V”变成“大伪”,再一次暴露了微信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微信在功能上也不断“开疆扩土”.从即时通信、朋友圈、公众号、点赞等简单的信息分享功能,发展到支付、购物、游戏、植入广告,以及“摇一摇”“扫一扫”等众多商业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8.
微信兴起后,健康养生信息成为微信平台推送量、阅读量、转发量最大的信息类型之一,"养生党"已然成为微信平台一道特殊风景。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对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的传播者、生产者和信息来源的分析发现:"养生贴"的泛滥实际上是微信公众号或各类商家企业在微信平台使用的内容营销手段;媒体公众号或权威的医疗机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甚微;未能标注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来源的健康养生信息导致养生谣言的泛滥。因此,微信平台健康养生信息的泛滥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相去甚远,与其说健康传播在微信平台的兴起,毋宁说是包装为健康信息的内容营销方式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表演的场所,为了进行印象管理与控制,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呈现理想化自我、展示精致化生活同时结交好友,形成了一种“美图的堆砌”。本文从景观社会批判理论视角下切入,分析景观造就的自我分离、社会关系的分离以及非劳动时间的分离,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微信朋友圈美图的呈现情况以及该前台区域形成的伪真实、伪关系和伪意识。在景观社会下,一切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制造景观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操纵人们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1 不应忽视的“说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有一个简短的说明(简称《说明》)。这个说明印在大标题之下,位置不很明显,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在《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后四年有余的今天,乱用简化字的问题仍然经常在很多报刊上出现。例如:《说明》中指出:“‘叠’、‘覆’‘像’‘啰’”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而有的报刊在该用“像”字的地方,仍然使用着“象”字。  相似文献   

12.
杨丽斯 《新闻传播》2023,(17):61-63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拍摄工具的日益强大,分享自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信朋友圈是分享自拍的重要渠道,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以自拍的形式进行自我呈现,从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影响朋友圈中的其他人。本文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采访深度使用微信朋友圈的“Z世代”女大学生,分析了同龄人自拍对她们心理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21日,微信推出了第一条内测的“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作为一个谋划已久的“战略级”产品的商业拓展计划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中,引起了广大网友和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微信朋友圈广告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微信,一款即时通讯手机应用程序,凭借其免费、便捷、功能齐全的优势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微信的高歌猛进对个人人际交往乃至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自然是吸引了传播学界学者的强烈关注,对于微信的传播机制,微信营销等的研究成果累累。朋友圈虽只是微信中的一个插件,但它引发的“朋友圈控”和“点赞之交”的社会现象近来也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人们在朋友圈中“晒出”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晒”,“点赞”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本文选择从传播学经典理论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洞察人们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15.
在社交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凭借其强大的渗透力日渐演变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景观,成为主宰人们日常交往的新的话语模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功能指涉的过程隐喻着空间的范畴.文章在分析空间叙事理论的新媒介转向的同时,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微信朋友圈的关系空间、表征空间、心理空间、意义空间四个空间维度进行着重阐释,以期为理解微信朋友圈生成的交往意义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向.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又称“微信十条”),其中第五条要求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谣言当属其中。笔者于9月25日在百度中键入“微信谣言”,共计找到约37,50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微信作为一种新式的传谣渠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微信中的谣言为研究对象,结合微信自身的功能属性与传播环境,对此类谣言的传播特征和治理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雍容 《今传媒》2023,(4):22-25
2019年微信之夜上,“微信之父”张小龙称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见是微信“设置”菜单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开关”,有超过1亿的用户进行了此项设置。这1亿人选择“最近三天”可见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个人动机与选择?本文将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入手,并结合当下人们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遇到的隐私边界模糊问题,探讨“最近三天”可见的设置是如何强化用户隐私边界,推动个人空间的自我控制权回归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在先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意见》出台的前前后后,值得关注的一大现象是,众多媒体纷纷以“限娱令”称之,就此,广电总局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公开回应称:“将《意见》称为‘限娱令’是不准确的,广电总局一直是鼓励办好积极健康娱乐节目的。简单用‘限娱’的说法,容易引起人们误解。”  相似文献   

19.
横评竖说畅销书●介子平【太原】《中国图书商报》(1996年1月5日)评出的1995年全国书业十大新闻中,将广东教育出版社年内发行3200万册《新三字经》一书列在其中,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二战’图书成为出版热点,但期待中的销售高潮并未出现”条。为此,业...  相似文献   

20.
再说毕昇墓碑的物象崇拜与宗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出版科学》1995年第3期读到任昉先生《再谈“毕昇碑”的宗教色彩》一文(以下称“任文”),此文着力否定毕昇墓碑所刻之“日、月图象源于汉族传统的物象崇拜”,并以“摩尼教崇拜日、月光明”为依据,断定“以‘日’、‘月’为信仰标志的,只有摩尼教亦即日月教”。认为拙文《毕昇墓碑的物象崇拜与宗教色彩》中,“将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