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词有意境书法亦有意境。书法意境的美感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情韵浓郁的诗意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字如其人的人格美、虚实相生的韵味美和妙手偶得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
诗词有意境书法亦有意境.书法意境的美感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情韵浓郁的诗意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字如其人的人格美、虚实相生的韵味美和妙手偶得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意境作为中国古黄美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鲜明的美学特征。曲“言有而意无穷”所揭示的蕴情深厚性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本文从情馏满,内涵得合,审美多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文学形象正如文学作品的灵魂,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作者是否塑造出了经典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中最常见、最理想、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高级形态——文学意象、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作为其中之一的文学意境主要存在于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的独创概念。文学意境之所以能位列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之中,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具备三个审美特征:表现上的情景交融,构造上的虚实相生和审美效果上的韵味隽永。  相似文献   

5.
含蓄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是中国诗学的审美传统,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具有多种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具体表现为意境的含蓄美、比兴的含蓄美、语言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6.
草原文化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定时空内形成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一定人种的诞生,并进而决定了该种族化和美学风格的形成。草原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牧民们崇尚自由、力量的审美追求,造就了他们对马的眷恋、酒的渴慕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8.
本着重论述意境理论的适用范围。本从意境范畴的来源、意境的内部层次及中西化思维的差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意境的美学价值、审美特征,论证意境理论只适用于评价中国的抒情性艺术。  相似文献   

9.
文化精神与审美诗性的集成--意境范畴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意境是中国古代艺学美学的核心范畴,它的化渊源是以儒,道、禅佛哲学为核心构成的“天人合一”的化精神。它的艺术品质则与中国古代艺学美学审美发展过程不可分离。以此为起点对意境的形成和面貌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象”论,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点,较之于后来的“形象”之论,更能体现出文学的本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艺术崇尚透过有限的自然景观来展示无限的生命底蕴,倡导虚实相生,有无统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追求景外之情,象外之象,引导游人在山水楼台之中体悟妙境,跃动着活泼泼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一般具有微言大义的美学特征。《蒹葭》的表层意境具有个性化、稳定性特征,其深层意境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只要一提到深秋怀乡的诗作,人们就会想起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备受后人称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前三句全用名词,用九个平常之景组合成一幅凄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将那位哀怨孤寂、独行天边的游子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这种组合名词成句的手法,被称为“列锦”,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所谓“列锦”,就是全句不用动词性谓语或连接性词语,而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组合成句,以此来摹景叙事、抒情述怀。这种被吕…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一种取材广泛、篇幅短小、能灵活地记叙情事、自由地抒发情感的文章体裁。它是一个独立的艺术空间,是一片广泛而自由的美的天地,散文被人们称之为“美文”,美在文情并茂,诗意盎然;美在有优美隽永的意境。所谓意境。现通行的文学理论在对其界定上一般认为:“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特范畴。意境是由一系列的形象与意象构成的,但它并不追求可感官的认识效果,而是追求一种超越具体情景、事物、身心感知的,对宇宙人生更深广的体悟,所以更多的体现在抒情性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典小说偶然性情节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古典小说偶然性情节的审美价值高学曾中国古典小说中偶然性情节的使用,经历了从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长篇巨制近千年的发展过程。它从单一的情节过渡手段,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审美功能,能够表达作者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美学理想的重要手段。《红楼梦》是一部...  相似文献   

16.
胡立新 《黄冈师专学报》1999,19(2):46-51,94
在中国赋史上,苏轼是“变赋”的创始人,”骈、散融汇”的开拓者。他有意识地追求赋的“新变”,既吸收了诗骚、汉赋、骈赋的传统精粹,又向“现代诗化散文”似的方向转变,并从题材的开拓到艺术的创新,从意象化抒情盲志到意境的象征超越,皆多所建树,在理论与实践上确立了“变赋”的体式和审美特质,为新赋体注入了艺术审美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周斌 《河池学院学报》2013,(4):14-20,56
“游”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禅三家是“游”范畴的重要文化渊源。“游”范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审美演进历史,并形成了其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审美特征。“游”范畴的审美理想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促进了“游”文学的生成,而“游文学”概念的提出则提供了一种文学史的新写法。  相似文献   

18.
王谨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118-120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化的博大精深。本尝试从中国传统化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9.
戏曲语言美理论研究开始于元周德清 ,发展于明王骥德 ,大体完成于清人李渔 ;近人王国维“自然”、“意境”说出 ,理论研究开始向近代形态转化。戏曲作品语言美主要表现在 :南北异制 ,各呈范型 ;曲白兼美 ,交相辉映 ;本色文采 ,合则双美 ;风格异趣 ,尽展才情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主题和内容上带有一种理想化倾向--在真实的客观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现上透露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活力--理性与感情的统一,道德与人性的统一等三个方面,对俄罗斯文学进行审美特征的理性分析.通过分析读者会惊奇地发现,俄罗斯文学是一种理想化的优美的文学,它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把读者带进一种纯清、明净、芳馨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