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疑经济法社会本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但这种观点却缺乏严谨的论证。本文从分析“本位”和“社会”的概念出发,对“社会本位”加以剖析,以论证经济法的法本位并非社会本位,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发展本位”。  相似文献   

2.
法界关于经济法“法律本位”这一理论问题,基本达成了“社会本位”是经济法本位的共识,近两年来,又有人提出“发展本位”、“以人为本位”等提法。这些理论看似正确,但实经不起推敲,也对经济法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错误导向,不利于经济法的发展。本文从语义学考证的角度出发,探求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并尝试从经济法部门法特征的角度剖析,论证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重申社会本位作为经济法的本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别体现了对“社会状态”与“人格状态”的关怀,“国家本位”只是“社会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两种主要价值取向虽然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矛盾,但在现实中,通过“能力本位”的调节和贯通,可以使二者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4.
“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核心,探讨如何构建“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完善“需求本位”的教学条件,探索“学生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素质本位”的师资队伍,实现“服务本位”的办学机制,达到受教育能力的提升和教育机构办学能力的整体升位。化基础课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语言学界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本位”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在汉语语言学史上,表现出来的本位观念和明确提出的汉语本位学说,影响较大的就有五、六种之多。另外,还有人鉴于“本位”问题的复杂性,认为语言研究无本位。  相似文献   

6.
“字”与Word的对应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说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语言研究本体论的意义;不仅是个汉语研究课题,而且是个普通语言学研究课题。与“字本位’,相对的,只能是“词本位”而不能是其他别的“本性”,因为其他种种本位说到底只是个语法研究的出发点而已,与“字本位”不在一个层面上。本文比较了印欧语的“Word”与汉语的“字”,认为只有这二者在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它们都具有4个特点:1)是语言的天然单位;2)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3)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4)在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文章最后特别提出“词”和“语素”不能成为汉语研究的本位。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以什么为本位,这是一个涉及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性问题。几十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显然在新世纪形势下,这种本位观巳远落后于时代。进入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呼唤素质本位的教育思想与模式,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教材,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一种特殊载体及表现形式,其核心问题反映为教育价值观。当前,“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内彰显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价值观讨论经历了基于不同视角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人格本位”,乃至“生命本位”等的纷争,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由“传授为本”转向“学习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伴随当前课程与教学领域理论的新进展以及网络教育与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驱动着教材结构由既往的“教程式”向“学程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位”这个概念是中国语言学界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本位”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在汉语语言学史上,表现出来的本位观念和明确提出的汉语本位学说,影响较大的就有五、六种之多。另外,还有人鉴于“本位”问题的复杂性,认为语言研究无本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有无目的”是针对杜威“教育无目的”这一命题提出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在“教育作为工具”和“教育作为生活”这两种不同语境中加以理解和把握。“教育目的”理论充满着价值判断,“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家所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当今时代,二者应该实现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刘颂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样性问题》^[1]一文中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词本位”与“字本位”教学方法的结合。本文通过对“字本位”和“词本位”两种汉语语言观的对比后指出,“字本位”教学方法可以而且应该吸收“词本位”教学方法中某些合理、积极的因素,但是,要将建立在这两种不同汉语语言观基础上的存在本质区别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演进的历史过程。“公民本位”是这一演进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努力建构“公民本位”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还是“知识本位课程”,都认为儿童的兴趣是编制课程的一个重要依据。特别是“儿童本位课程”,更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作为儿童课程编制的根本出发点。如迪尔登(Dearden,1976)就对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作了如下说明:是否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现实兴趣?是否有助于儿童对自我兴趣的认识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除了体现新课标精神,给学生更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外,其教学大纲更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它改变了过去高中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把“社会本位”与“学生本位”有机结合,既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又兼备科学与人、实践与交流、人和自然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兴行业增加,就业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类型将越来越多,层次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实践性,就越来越突出。但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大多采取了普通教育压缩式后的“学科本位”模式,致使本应适应生产一线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这就使得探索富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拟在以“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异同比较中,确立以“能力本位”为教学基本模式,同时说明由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转换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人们在教育价值的选择上,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两种教育价值观各执一说,相互矛盾和冲突。本文从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冲突人手,进而分析两种教育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严权 《职教论坛》2007,(9S):53-56
“人格本位教育”的实施是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人格本位”既强调受教育者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又注重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新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人格本位”的价值观,建构“人格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良好人格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现象入手,对我国现行立法中“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进行了阐释,井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文章最后建议应重新定位二者问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义务本位的作法,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1993年,我受蒋一苇先生“企业本位论”的启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于“民本位 股份化”。“破除国家本位,直至最终消除国家本位及相应的‘官本位’,在确立企业本位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确保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民本位’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民本位 股份化》,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