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应当转变农村教育的思想,确立教育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树立教科农“三位一体”的农村生产、教育新观念。教科农“三位一体”既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机制,又是一种与这种机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我们中等师范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村小学,为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以适应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需要,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十亿人口,八亿以上在农村,农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策一个战略重点,教育要为四化建设服务,首先是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处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地方经济建设和中等教育的改革急需高质量、高素质、既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又具备多项实用技能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新型师资,来加快广大农村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摇蓝,很多毕业生将服务于广大的农村中学。所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顺应教育体制的改革,把社会的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加强生物学教学,特别应加强种…  相似文献   

4.
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农村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农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为了适应“两化”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将怎样改革与发展来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一环,是转变各级政府领导和农职中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了,视野开阔了,农职教育的发展路子就自然会广阔。转变观念最核心的问题有两条。第一,新的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由过去以培养“吃皇粮”、“跳农门”的干部为主要目标转向以培养新型的农村家庭经营劳动者与经营者为主要目标,要响亮地打出培养当代具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的旗帜。第二,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现代农业科技与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实现“科教兴农” ,生物学教学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同时也赋予农村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多样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色。为此 ,它的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城市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 ,是以完整、系统的农业专业技能传授为侧重点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与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用型人才。1 确立适合自己的生物学课程设置农村地区多数以农业为主 ,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来发…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职中开设的农学专业课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栽培理论和技术,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近几年的农学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内容,缩减传统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教学课时,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知识,并且边学理论边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农学课教学中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知识是适应农职中培养目标的需要。农职中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培养输送大批有知识、有能力,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适用型人才。目前,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不断更新,若要真正发挥农职中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县师范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村小学,为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以顺应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  相似文献   

8.
王晓  赵红琼  高志涛  李斌 《大学教育》2023,(24):131-133+140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农林类高校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对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农林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等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强师资队伍、改革教育教学体系,铸牢校企合作“融通点”、畅通乡村振兴“保障线”、拓宽科教成果“应用面”,形成了“点、线、面”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新疆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提出要"科技、教育兴农".农村中小学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如何为"兴农"服务,这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989年我们县提出,在农村中小学创建"教科农"结合的实体,并进行了近二年的实践,试图探索一条"教育兴农"的新路子.(一)"教科农"实体的设想"教科农"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开通教育渠,引进科技水.灌溉农业田,结出富民果."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学生自我谋职能力和创办小企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教育,适应了劳动力就业方式的积极转变。对于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业职业院校来说,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适应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对大批民营农业企业家、“七小”农场主以及中、初级农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农办学为农服务巢湖行署教委黄诗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处理教育与经济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规律。农村教育在发展和改革中,要强化“为农办学,为农服务”的意识,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建设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多层次、多...  相似文献   

12.
我省高等师范专科教育近十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为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师资,对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今后十年,要使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到本世纪末使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农村改进中倡导“富教合一”原则,在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围绕“富农”和“教农”两方面展开实践,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参与素质。“富教合一”原则为当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启示:以教智农,激发农民主体意识;以教助农,提升农民素质能力;以教富农,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以教睦农,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南安市是福建省一个农业大县(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和“省十强县(市)”行列。为使基础教育得到持续发展,我们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因此,这几年我们全面启动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七项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学校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职务培训、学历培训、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为使师资培训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使师资培训效率与教育发展速度同步,我们构建了立体式…  相似文献   

15.
张泽宏 《师道》2000,(1):72-73
如何抓好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是近十年来信宜市在抓教育和抓农村经济工作中探索的主课题。1990年以业,该市结合贯彻省山区工作会议精神、确立并实施“职教兴农”战略,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教、科、农结合,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村的实际,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三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变化,农业生产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乡镇企业与其它行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大量富裕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变成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劳动力。这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职业中学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农职中办学要有“农副特色”国家教委王明达同志最近指出“要象培训技工一样,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在对农副人  相似文献   

17.
波兰属于传统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适应当前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战略,波兰在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师和管理者质量、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改善农村教育"脱农"问题、建立"电脑村"项目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谈农类职中为农业产业化服务邬学锋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体现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一种现代农业模式。各级党政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了全面部署。作为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农类职中,如何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则是当前...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龙头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新科技和有知识的人才.在中学“普九”教育开设的劳技课教学中应注重与之相关的生物学技能教学内容,努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素质高的劳动者,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深化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以前师资队伍的状况与教育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村经济适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还很不适应,是制约深化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建设新型教师队伍方面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解决办学思想上的不适。1996年我们在全市展开素质教育大讨论,结合我市以往十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实践,深刻认识到农村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新型的劳动者”。通过举办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农教改先进单位经验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