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遇到(看到)摩擦这一物理现象.可见,摩擦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我们用笔写字,笔尖与纸面就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底即与地面发生摩擦,等等。总之,只要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作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即形成摩擦(图1)。这时在接触面上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挤压)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相似文献   

2.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你在粗糙的地面上推箱子运动时需要用力,这时,你用推力来克服摩擦力,使箱子运动。可见,两个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的  相似文献   

3.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跟摩擦打交道。如 :手拿东西、人行走、火车能停下来……都靠的是摩擦。当你用不大的力推箱子 ,推不动它 ,这是因为箱子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与你的推力平衡了 ,这时的摩擦叫静摩擦。你再使劲用更大的力推 ,箱子终于被推动了 ,这时你用的推力已经超过了摩擦力 ,箱子才能被推动 ,你继续推箱子匀速前进 ,还要用力 ,这时你用的推力是用来平衡摩擦力的 ,这时的摩擦即为滑动摩擦。可见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当它们要发生 (有运动的趋势 )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就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动摩擦又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相似文献   

5.
一、重、难点导学(一)摩擦力的产生(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用字母f表示。  相似文献   

6.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_1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F_N的大小成正比,即F_f=μF_N,式中μ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从公式可以看出,其公式涉及到力,而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运动学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再者,由于力与功也存在着关系,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动能定理先求出功,燃后根据做功的定义求出动摩擦因数.当然我们可以直接采用  相似文献   

7.
徐奎 《教师》2013,(7):69-69
关于摩擦力,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8~59页有相关表述,摘录如下:(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rictionalforce)。(2)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滑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  相似文献   

8.
张梅 《青海教育》2007,(8):59-59
摩擦力就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动摩擦又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9.
摩擦分静摩擦(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滑动摩擦(物体间已经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和滚动摩擦(物体间发生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因而摩擦力相应地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0.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不难看出,摩擦力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例1从课本中我们已经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郾从实验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郾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郾进一步精确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N的大小成正比,即f=滋N,式中滋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郾根据以上知识: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一张白纸跟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滋的方法(器材自选).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  相似文献   

12.
例1 从课本中我们已经知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从实验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进一步精确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表面问的压力N的大小成正比,即f=μN,式中μ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14.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15.
在电磁感应这一章,经常会说安培力做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那么这个判定是否是普遍适用的呢?笔者将讨论分析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换问题,并分别就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这两类主要的电磁感应问题进行讨论。安培力与摩擦力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阻碍相对运动。类比摩擦生热和摩擦力做功,不难理解:只有当磁场和导体两者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才有焦耳热产生。  相似文献   

16.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在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科学方法时 ,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 ,静摩擦力的分析学生不易掌握 ,理解起来比较费力 ,下面结合一些例子 ,谈谈静摩擦力分析的方法 ,以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答。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 ,并且接触面不光滑 (即摩擦系数 μ≠ 0 )。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 ,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外力F增大而增大 ,但有一个范围 (0~最大…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也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摩擦力的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同学们应该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作用、大小、方向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Z1)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近年来,对摩擦力的考查出现了新动向。一、在不同的物理模型下探究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粗糙,即:μ≠0;2.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的正压力不为零,即N≠0;3.物体有相对运动(或音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着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