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完善对学校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对教师业绩、学生水平的评价体系被当然地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教师评价制度中,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做法因为其独特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护,深得学校、老师的赞同。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评价指标问题、评价的科学性问题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问题等等,而且有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与教师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其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改革招生和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的学生评价观念和能力并不理想。最近,北京教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不经常说学生的优点,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标准是考试和分数,77.8%的教师认为评价就是学生之间的比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着“评价主客体单一、评价方式传统、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绿色课堂的不断完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冷面孔”少了,“好!”“不错!”“真棒!”等鼓励性的语言迅速“升温”。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仅限于知识层面上的对与错;有的教师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挤占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则采取了简单的否定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仅限于对或错。从而弱化了教师评价的功能。绿色课堂在“课程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系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校的干部、教师非常重视教师评价工作。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很多学校改变了以往领导评价教师的单向测评方式,采用了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等多向综合的教师评价体系。其中,教师互评包括班主任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年级组长与组员、教研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对于这些名目繁多的教师互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教师互评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人认为,学校运用教师互评是转嫁矛盾的做法。读者朋友,您可能是教师互评工作的组织者,或许是教师互评工作的参与者,那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5.
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配合我上课”或者“学生积极发言,很配合我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说“我这样做是被学生逼出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言论其实代表了当前我国教师的两类课堂教学观,也就是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和经验改造的教学观。“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  相似文献   

6.
潘裕民 《上海教育》2010,(11):49-49
黄浦区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是区域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三个立足,即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学生。立足学校,重在特色与文化的构建。在现代学校建设中,一般的关注点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在学校里被公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由于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结果学校在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时,却被学生打了低分,致使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可信程度过低,由此引起学校管理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发展造成危害,违背教学原则,对学生做出不客观、不公平、不科学的评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分”评价学生在我们现行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以分取人”。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优、劣,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标准来区别、划分学生。当教师的往往认为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是有前途、有希望的好学生,他们无论是在学习、思想还是品德、行为、性格等方面均为优;而考分低下的学生当然就是差生,会受到冷落。有的教师竟明示学生划清界线,使考分低的学生自尊心受到损害,在集体中抬不起头来。以“贵”评价学生部分教师看待  相似文献   

9.
时下,只要一提起尊重学生的话题,好像从学校到社会的一致认识,就是要把学生捧为“上帝”。有的学校,专门制订了许许多多的“不准”来束缚与限制教师的手脚,削弱教师的管理力度;有的学校还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学生来判定教师的优劣,说什么“教师的工资报酬”由学生的“评教”来决定,“下不下岗”也由学生说了算等等,其实这样做,不仅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0.
张习真 《教书育人》2005,(10):17-17
笔者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在学校里被公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由于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结果学校在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时,却被学生打了低分,致使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可信程度过低,由此引起学校管理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期末,某中学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学生评教师活动,并说明要将这种做法纳入教师的评估机制。教务处公布学生评教师的结果后,引起轩然大波。有的教师认为,因为他们对学生要求严,所以评价不好;有的班主任认为,得罪学生的事大多是班主任做了,学生在评教中对班主任出气;有的认为,学生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评价老师,评价的可信度低;有的则干脆说,今后不能对学生要求严了,要迎合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评价教师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学生评价教师是必要的,但是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时要讲究操作策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缩小其负面影响。一、学生…  相似文献   

12.
邓伟 《教育革新》2007,(1):24-25
学生评价教师,就是通过学生系统的收集教师教学中的资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是否达到教学的计划目标做出判断的过程。学校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达成对教师教学工作科学的评价,更多地介入和设计了学生评教这一环节。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教学的质量、态度、方法、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学校在具体操作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误解学生评教目的、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对评价结果缺乏科学的分析,另外,学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有时不能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这种现象在学风和校风较差学校较为严重),引起了一些教师对学生评教的不满和排斥。认为学校开展学生评教的目的不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是针对教师的管理;认为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对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教学质量的思考,而是公然向教师品头论足的借口;认为学生评教的结果不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是师将不师、尊严丧失的开始。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评教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现在学校教育中有一种提法,:“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人。”不少人对此很有意见,觉得是一种没有实质意义的、哗众取宠的观点,‘认为即使再不称职的教师也不会把学生当成‘物”看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且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文化管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学校里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有的到社会上后表现平庸,甚至碌碌无为;相反,大家认为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有的却在社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就是对同一个学生,人们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甚至争议颇大.有时为评选“优秀学生”,不仅在同学之间,而且在教师之间也会产生意见分歧.这些现象经常发生,于是就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看待学生,怎样评价学生质量的高低,怎样正确对待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个体的问题.这是“教育学”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是学校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谈一谈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强调了“全面发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几乎所有中小学在考核教师职业道德时,都把学生评价教师纳入了对教师的考核,有的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实行百分制,其中学生评价占了20%的权重,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实践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校管理改革应以教师管理改革为要,教师管理改革又应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行为,应从教师“聘任”、“评价”和“奖励”激励着手。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的眼里是否真的有学生?请看下面的一些实例———例1: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一位学生读完“明明是清水……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之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有位学生评价说:“他读的声音响亮,但是把‘丘陵’读成了‘丘岭’。”这时教师赞扬道:“你听得真仔细!”接着教师又让其他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很注重学生,其间不仅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还有“让其他学生评价”。但是…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减负”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同学们背上的书包轻了,家庭作业少了,参加实践的时间多了,思想和行动也更活跃了。但我们必须看到部分同学“减负”后,有如脱缰野马,到处寻找自己的玩耍乐园,对此,有的家长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孩子放松学习而荒废学业,有的则害怕因尽情嬉戏而误入歧途。对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利用空余时间。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减负”后,自己可以从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了,这种松劲思想千万要不得。  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说得不对!”“老师,课文里有个问题!”课堂上,传来了学生们如此“大胆”的声音。面对这样的情形,在一些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