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庄子的奔腾》是王蒙继《庄了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后对庄子的第三次解读。  相似文献   

2.
有人这样评价:庄子是中国历史上不二的奇才,《庄子》是世界上不二的奇书。而今,一部出自当今中国“文坛教父”王蒙之手的《庄子的享受》一书,则对不二的奇才、奇书进行了高精度的融合与“提纯”:享受精神的美感和人生的华彩!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上)》2010,(15):158-158
著名作家王蒙新作《庄子的快活》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庄子的快活》汇通文史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掘继子》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中篇小说《杂色》因其独特的叙述模式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王蒙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从小说中透露出的相对主义哲学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自由对不自由的社会现实的审美超越层面,探讨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于王蒙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王蒙日前出版了新作《老子的帮助》。这是一本典型的“我注六经”式著作,其鲜明的特点与引人之处在于作者以其人生体验对老子其人及《道德经》作出了个性化的解读。王蒙在与媒体见面时说,不要以为我跟老子是多么的接近。其实,我是敏感的,易喜易怒易悲的,后来发现当我为一件事焦躁不安时,读读老子就好了。  相似文献   

6.
7.
《笑的风》以广阔性的视角展现了新中国60余年的时空变迁,通过知识分子傅大成的两段情感经历,记录了时代变化给一代人的思想、情感、记忆带来的震荡。小说自始至终的诗意建构是王蒙在其作品中对生命和人性的经验性表达,而纯净感伤的爱情空间则试图超越主客体关系追求一个丰富多姿的自由世界。《笑的风》印证了作者不仅注重外在的“形似”,更深入到内在的生命哲思,提醒人们在有限的生命活动中洞察自由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8.
《庄子》一书除了涉及哲学、审美等问题,还较多地谈论了人生。庄子立足于现实,思考了人世间的纷争、人的生死、人生意义价值等问题。然而从现实出发,庄子难以找到消除人生悲苦的有效途径,只能徜徉大道,创造出许多人类思维难以认知和体会的极其抽象的概念和境界,对人生悲苦进行消极的、阿波罗式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王蒙《生死恋》从新的角度展现水镜历史中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情感结构的变化。本文力图从大事年表与个体记忆之间的互文,胡同大院式爱情与私人别墅式婚姻,以及激情消逝年代中的生死恋这三个方面,观照王蒙《生死恋》在隐性历史中所体现的对爱情的真正态度。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中塑造了一批形残神凝、极具哲思的残疾人形象,他们貌丑而心洁,体残而德备,完成了从残缺中的定位、超越、蜕变、升华,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象体系。庄子刻画了"以不全而大全"、"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豁达自在、安时处顺"、"才全而德不行"四重层次不同的残疾人形象。这四重层次不同的畸形人物形象,流溢着庄子对残疾人丰满圆融的生命哲思,承载着庄子超越形体局限的至高无上的"道"。  相似文献   

11.
庄子学派虽然超脱于政治漩涡,向往逍遥自适,但却并未抛却社会责任,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关注政治,以旁观者的清醒和睿智思考社会治理问题。他们追求利泽万世的社会治理目标,倡导帝王无为而天下功的社会治理模式,提出天下共利、共给的社会分配原则、绝圣弃智的社会治理途径,折射出道门中的隐逸派出世而又入世、遁世却不忘天下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2.
马启俊 《教育文汇》2008,(11):47-48
众所周知,《庄子》是一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古代经典。书中充满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深沉思考,其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令千百年来的人们受益匪浅。《庄子》是一座文化富矿,有着挖掘不尽的宝藏,正如世人所说:“说不尽的《庄子》,道不尽的《红楼》。”  相似文献   

13.
温莉艳 《现代语文》2009,(10):56-56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诚率题绝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逍遥"二字是解读《庄子》的至要语素,也是解读《庄子》的一把钥匙。"逍遥"就是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而相应的,"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所说的自由是指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自我主动地摆脱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自觉地过一种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生活。庄子告诉我们: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自由;但创造力再大,作为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所依待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超越自我和功名的束缚,遵道而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才能在精神世界里逍遥游;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眼光里百无一用,却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导师。从这些思想中可以引申出庄子的大学教育哲学:大学的自由不是制度所赋予的,而是大学人自己创造的;但大学又要建立一种制度,以保障创造的自由,同时包容创造的失败者;掌握了实用技术让人获得有限的自由,只有小用,人之大用是思想的自由与逍遥。用这样的教育哲学思想看当今的大学教育,我们便明白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标准和要求限制了大学人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降低了大学的品格;大学有太多的虚假和虚伪,太讲究实用,容不下大而无用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很难见到单纯质朴、真实鲜活、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真人"。这既是体制的问题,也是大学人自己的问题,因为自由需要制度的保障,而逍遥是可以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庄子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虽身处乱世,却又能洞悉世间的一切,他以自己的方式带领人们摆脱精神的困厄,从社会走向自然.他对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反对儒家的积极用世,主张"无为"的思想,他的理论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放眼社会,痛感社会的苦难,然后关注自我,追求个人生命的完善,最后是摆脱社会,走向自然.  相似文献   

16.
庄子从生命哲学的角度阐释了他的价值观、生死观和人生观。他外生死齐万物,理性地批判了附丽于生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从而辩证地看待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庄子其人,最是深情。庄子的深情包涵着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深刻觉悟,为了从他意识到的困境中超拔出来,庄子驰骋想象,构造了一个绝对自由的生命时空。  相似文献   

18.
“庄周梦蝶”的寓言意象在庄子哲学中有着丰富的意蕴,其所表现的生命意识是庄子对个体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把握。庄子“物化”为蝴蝶,在悠闲自在的梦境中体悟生命的真谛,梦境消解了人与物的区别,人与物合为一体使庄子达到了自由的“道”的境界。庄子以蝴蝶的身份探索生命的价值,追寻自由的人生境界,以梦境的美好批判社会的黑暗,在梦与醒之间实现自我境界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父难的打击、宦海浮沉和生离死别,使王世贞由肉血燥热的青年一变而为沉郁悲愤之人,再变而为依委随顺的老者.伴随生命历程的转变,作为其精神支柱之一的庄子在其思想界域中也发生着变化.其早年着重于对《庄子》批判性社会哲学的吸纳,晚年则偏好于《庄子》的精神超越哲学.在文学上,王世贞早期多有基于现实的批判性创作,晚年则着意突显对性灵文学的趣好.而其生命中的两座重要园林:离簧园和奔山园,见证了这种转变,承负了王世贞的精神寄托,并涵育了王世贞晚年的平和之美和性灵之美.庄子、园林、王世贞的文学创作这三个异质体,伴随王世贞的生命转变做出呼应,共同成就了一个鲜活的王世贞.  相似文献   

20.
人生在世,变化无常,人道和天道一样茫然无适。人将走向何处,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庄子以其“谬悠之说,荒唐之言”阐述着存在的意义。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行动而变得有意义;而恰恰是因为人赋予存在诸多意义,反而使人生变得荒芜而无所适从。在有和无之间,在人道和天道之际,庄子徘徊沉思。《庄子·齐物论》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