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绿霞 《课外阅读》2011,(1):185-185,199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我要说一个悲剧女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有一个造成她悲剧的男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很多:刘兰芝、祥林嫂、窦娥、杜十娘、侍萍……其悲剧均催人泪下,而悲剧原因千差万别,但我认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孔雀东南飞》都囚第三者插足而引起。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要讲究艺术性。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课文很长,我们从中可能发现许多问题。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杜十娘为什么要怒沉百宝箱?学生很快就会想到:由于对社会对生活极度失望,准确的说,就是绝望。那么杜十娘为什么会对社会如此绝望呢?因为她如此爱  相似文献   

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在分析该小说的人物形象时,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杜十娘死前心里最恨的人是谁?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李甲!"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你看,杜十娘为了李甲,不再接受其他客人;在李甲身无分文时不顾妓院老板的辱骂,仍然待他如从前;在得知李甲出去筹集赎金没  相似文献   

4.
在冯梦龙撰写的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拟话本小说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属佼佼者.前人的评赞已经很多,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讨论两个问题,就正于专家和同好.与许多读者一样,我也在反复探寻:究竟是什么力量将美慧、善良的杜十娘推进了波涛滚滚的江心?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自读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杜十娘怀抱内有“不下万金”的百宝箱跳江自杀很不理解。有的同学发言时说“她太傻了”,百宝箱里有那么多的钱财,足够她过上一辈子的了,干嘛要自杀呢?她已经脱离青楼,成为自由的人,并非无路可走,她完全可以泛舟江湖,远走他乡,另觅知音;或者找个偏僻安静的地方,隐姓埋名,过自己的富裕生活。这样死了,太不值得了。发言在课堂里引起了一片笑声,也引起了部分同学的赞同。应该承认,同学们的发言是动了脑筋的,推论也似乎颇为合乎情理。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其实,这正…  相似文献   

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非常通俗的小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此我们看到的教学设计都会围绕以下这些问题:杜十娘为什么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为什么只肯拿出一百五十两银子?最后为什么要抱着百宝箱自沉?当然,这些问题如果拿到课堂上来讨论,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也会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描写妓女的短篇小说中的一篇佳作。数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仍有认真研究和讨论的必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创作的。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最初记载这个故事的是明宋幼清《九龠集》(又见《九龠别集》),篇名《负情侬传》。继宋幼清  相似文献   

8.
窦娥是个正直善良的少女,她三岁丧母,七岁离父,迫于无奈做了蔡婆婆的童养媳,自幼便开始了一种悲剧式的生活.她受着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教导,与婆婆相依为命,独守空房.种种的生活磨炼,使她具有了一种不畏权贵、坚贞刚烈、敢于反抗的个性,她的这一个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卑鄙凶狠的赛卢医、张驴儿父子的反抗.二是对贪官酷吏的痛恨和对是非不分的黑暗的封建政治抢天呼地的控诉.窦娥坚强性格的初次显露是在反对张驴儿逼婚这折戏中.婆婆迫于无奈领了张驴儿回家.一向孝顺的窦娥在这件事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她为婆婆的懦弱感到气愤,她不但拒绝张驴儿无耻要求而且对婆婆改嫁的糊涂行为大加嘲讽.如文中第一折里的《后庭花》:“……怪不的女大不中留.……她说婆婆六十岁作新娘,白白惹人讥笑.再如第二折里《贺新郎》一曲:“一个道你请吃,一个道婆先吃,这言语听也难听,我可是气也不气!……”这是窦娥看到张老和婆婆同吃羊肚汤互相推让时的反应.她讽刺婆婆有了新人丢了旧人,窦娥对待婆婆本来是十分孝顺的,现在居然对婆婆大加嘲笑,说明她是个有个性能独立行动的人,通过这些作者描写了她反抗性格的初次流露,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窦娥在婚姻问题的看法上,深受女子必遵“三从四德”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贞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敢于直面人生,将生活中的悲剧无畏地呈示给人看。探究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百宝箱这一意象具有典型意义。如果我们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去解读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蕴,也许是一条新的通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敢于直面人生,将生活中的悲剧无畏地呈示给人看。探究杜十娘这一悲剧形象,百宝箱这一意象具有典型意义。如果我们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去解读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蕴,也许是一条新的通途。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在阅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对于杜十娘抱匣沉江之举都扼腕叹息,吁嘘不已,转而对小说"安排"杜十娘沉江香消感到不舍和不解。有学生说:"老师,杜十娘若是不死,该多好!她那么有钱,那么美貌,那么聪明乖巧,完全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比如出家为尼、重操旧业、独立创业、隐居再活……"还有学生说:  相似文献   

1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痴情负心故事系列中有典型性的一个,故事的内容为人所熟知,但破译这个故事的密码却是极不容易的。作为我个人,对于这个故事感慨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大家都把杜十娘的悲剧归之于李甲的负心薄情,属于个人品性问题。但我认为,既然负心汉系列千古而然,这其中定然有着某种非个人品性所能说明的因素在起作用,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归于男子个人,而要找找那更深层的原因。第二点,杜十娘李甲二人数百日的真情相悦,共度危难,怎么偏偏就敌不过初次见面相交不深的孙富短短叙说呢?两相对比,力量、效果也未免过于悬殊了吧?上述两…  相似文献   

13.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当刘兰芝被遣回家,杜十娘得知自己“中道见弃”时,她们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没有呼天抢地的哭闹;反而异常冷静,异常沉着,从容镇定,天未亮时便早早起来,兰芝是“严妆”,十娘是“用意修饰”,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华艳”。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两位主人公相同的做法,实际上却有不同的目的,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态。但又都表现了两位女性面对不幸的刚强。《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在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求情也无济于事,事情已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  相似文献   

14.
马小平 《文教资料》2011,(23):84-85
《氓》中的女子婚后遭到丈夫的抛弃,《孔雀东南飞》里贤淑勤劳的好媳妇刘兰芝被恶婆婆赶回了娘家,《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被迫和心上人分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被负心汉卖掉。她们都是封建时代遭遇不幸婚姻的妇女形象,封建伦理、封建道德是钳制她们追求幸福、自由的元凶。  相似文献   

1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我国古代名篇,对杜十娘的悲剧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很多。本文从礼法解读角度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进行分析,导致杜十娘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礼法下的封建家长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杜十娘的另三种结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个俗气的开头却有个不寻常的结尾,应该说,有个不寻常的女主角。然而这个不寻常的女主角竟这样便结束了一生,令人惋惜。惋惜吧,可冯梦龙没像柯南道尔那样再写个《归来记》。我试着拟了另三种结尾。结尾一“你还有我”且说杜十娘一箱一箱把珍宝弃于江中,仅剩了最值钱的珍宝。一段掷地有声的遗言后,十娘欲抱匣投江。  相似文献   

17.
(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杜十娘那么有钱,那么聪明能干,为什么她不自赎,然后像正常人一样嫁人?她为什么一定要依靠李甲?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往往是那个时代女人没有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的悲剧命运是被时代决定的.其结果是学生以为得到了答案,教师以为自己的解释特美妙:既赞美了今天,又批判了封建礼教.可是,我想如果有人再问"如果是时代决定的话,那么杜十娘那个时代就没有幸福的女人吗?如果有,是不是时代决定了她的幸福?现在这个时代就没有悲剧的人生吗?如果有,那又是不是时代的原因?"教师又该怎么回答呢?教师没栽跟头,应该感谢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呢?我感到"百宝箱"值得研究.幸亏对课文熟悉,我很快就找到了切入点:作者极力渲染的是百宝箱的价值,那就从百宝箱的价值说起,让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清算杜十娘的财产.于是,我做了如下引导--)  相似文献   

18.
明代冯梦龙的原著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影响,其创造的杜十娘悲剧形象也深得世人同情和怜悯.依照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原作的基础上,也有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都有相异之处.应该说,两者都是成功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前者的推广.笔者在对两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地体会到杜十娘千百年来经久传诵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19.
明代冯梦龙的原著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影响,其创造的杜十娘悲剧形象也深得世人同情和怜悯。依照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原作的基础上,也有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都有相异之处。应该说,两者都是成功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后者是前者的推广。笔者在对两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地体会到杜十娘千百年来经久传诵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 ,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垂涎于杜十娘美色的盐商孙富在设计引出李甲后说的第一句话是 :“老兄尊姓何讳 ?”此后又言 :“小弟还有句心腹之谈 ,兄肯俯听否 ?”这里孙富呼李甲为兄 ,称自己为小弟 ,李甲理当长于孙富 ,可李甲在答言中竟然说“承兄过爱 ,更求尽言” ,这不让人糊涂了 ?这两人究竟谁长谁幼 ?对此 ,我没有立即解释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 ,学生在查阅后告诉我 ,“兄”的第三个义项为“用于朋友相互间的尊称” ,好像可以解释此疑 ,但是学生的困惑犹未散尽 ,于是我便因势利导 ,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