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这是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 1996年的时候,我带初一。学校上公开课,我选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对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有充分的把握把它推向高潮。但对于前半部分如何处理,我却久思无计。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故事的开端,用了悬念的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旧梦     
记得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姓吴,教外语,喜欢以一段老话来督促我们用功,那段话的前半部分为"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后半部分记不住了,想来是因为不那么精彩.……  相似文献   

3.
小小说续写,可以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可以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正因为这样,小小说续写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小小说续写,需要注意四点。一、要认真研究所续小说前半部分,找出具有暗示性的伏笔句子,以作为续写、构思下文的依据。二、对文中出现的人物及人物性格有一个正确把握,以便使下文人物关系得到合理展开、人物性格得到合理发展。三、续写部分和所续小说前半部分在语句方面要注意衔接自然,让读者读来感觉前后是一有机整体,天衣无缝。四、续写部分语言风格和所续小说前半部分要一致,或清新明快,或繁丰华丽,或朴实简约,前后要如出…  相似文献   

4.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采取了前后对照的结构。按照小说叙述的顺序,前半部分是写“我”两次在北京看戏的感受和印象,后半部分是写“我”小时候在乡下看社戏的情景。因此,根据这种结构特点,把小说中的三场戏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性阅谈便更易于把握这篇小说,也更能理解鲁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  相似文献   

5.
正一.试题分析试题略。本题要求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F级。作家对小说情节的设计和安排涉及情节与人物和主题的关系问题,必须综合加以考虑。小说前半部分写马里诺的表演,后半部分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这就形  相似文献   

6.
夏金 《文教资料》2008,(5):27-29
<虹>的叙事结构应该和整个<圣经>关于人类堕落与得救的故事相平行,这是因为小说前半部分包含了一个"失乐园"的神化原型.而在小说最主要的后半部分,厄秀拉被塑造成一个女先知的形象.整个小说的结尾是启示式的.这种手法使<虹>成为了英国人的一部现代<圣经>.  相似文献   

7.
读书杂谈     
翁弋昕 《新读写》2009,(10):51-52
小作者对于充实的精神生活有着不懈的追求,并最终将其落实到“阅读”这个兴趣爱好上。文章写得流畅且真实,特别是前半部分对于名著萌发好感的理由,显得格外有趣。希望小作者继续强化阅读,体验生活,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达罗卫夫人》中意识流的语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琳 《海外英语》2012,(3):180-181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达罗卫夫人》一经问世便受到世界的瞩目。该文致力于对《达罗卫夫人》中意识流的语言特征做出全方位的解析。全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介绍意识流的发展历史,后半部分从表现形式、修辞手法和语言诗歌化三个方面展现该小说中意识流的风格和特征。结尾总结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以个性化的语言为载体,通过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试验与创作的同时为现代主义小说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校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是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回到空间这一不断反复的思维过程中实现的,课程的前半部分画法几何,是这一方法的基础。这一部分的第一个难点是进入立体后的相贯线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评】这篇介绍盆景的短文结构清晰,前半部分介绍“三龙出水”雄伟矫健的英姿,后半部分赞扬了它不畏严寒的精神,让读者对这盆盆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前半部分的介绍详细生动,后半部分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情,挖掘出“三龙出水”的精神内涵。总的来说是一篇不错的习作。但如想获得高分,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还须有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Hoey的"链式理论",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第一章的前半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试图说明:连接不仅有助于组织文章结构,还在文学作品中有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暗示主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四卷,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航海的传奇经历,小说情节离奇,可谓卷卷精彩。  相似文献   

13.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数学新课的导人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虽然短小精练,只占有很短的时间,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呢?  相似文献   

14.
我对《祝福》中所用的“灵魂”一词有些不解。《祝福》是鲁迅先生于192 4年发表的。小说所展示的背景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在当时,广大农村中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从小说开头的“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鲁镇当时是很贫穷、很落后的。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女人,在当时是不可能受到教育的,那么,“灵魂”两字她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如果说是从柳妈的话中得知,无外乎是从“你想,你将来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分给他们”中知道的。那么,祥林嫂在见到“我”时应该问“是不是人死了,还要到阴间去受罪?”(其实,这句话也同样能表达出…  相似文献   

15.
孙培春 《中学文科》2009,(14):50-50
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数学新课的导人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虽然短小精练,只占有很短的时间,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呢?  相似文献   

16.
《轻盈的气息》是俄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的一个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品中运用了特殊的叙述视角:前半部分采取的是全知全能型的外视角,后半部分则转为内视角。视角的转换使整部作品笼上一种“轻盈的气息”,使得小说就像一首诗,一篇散文,读来韵味无穷,并给人带来无尽遐思。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提问,二是表扬。由此可见激励性语言对学生以及对数学课堂多么重要。精彩的激励性语言可以使课堂井井有条,可以使课堂激情澎湃,可以使课堂温情脉脉,可以使课堂其乐融融。但一堂课中的激励性语言在不同时段,使用的方式、使用的语言应有所不同。1.课前循循善诱。在课的前半部分,教师要对整堂课有  相似文献   

18.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文本前半部分针对"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现象提出了"拿来主义",那么这个"拿来"是相对于"送去"的概念,它的范畴对应的应是外来文化,即探讨的是如何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但是文章在后半部分却提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拿来"  相似文献   

19.
PDF由于图文混排和不依赖于平台所提供的字体,逐渐成为WEB应用的流行文档格式。本文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何用PHP脚本语言和PDFlib库写PDF文件。前半部分说明PDFlib的安装,后半部分逐步说明用PHP函数写PDF文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师生共同构建的语文教学课堂比作一出精彩的独幕话剧的话,那么,课前的导入就是这出精彩的独幕剧的“序幕”。因为精彩的独幕话剧是要从精彩的序幕开始的,而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也应该是从精彩的导入开始。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一分钟的时间内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从课外的散漫、休闲中“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到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始短暂但却精彩、快乐的语文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