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鸡真有趣     
我家有四只很有趣的小鸡。它们常常“唧唧唧唧”叫个不停,我可喜欢听那“唧唧唧唧”的叫声啦!它们开心了要“唧唧”叫,害怕了也要“唧唧”叫,肚子饿了当然更要“唧唧”叫。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看到一只小黄鸡正张开翅膀,又扑又跳,用嘴去啄小白鸡的后背。我立刻把吓得直躲的小白鸡捉出了箱子,轻轻地抚摸它毛茸茸的身子,安慰它说:“小白鸡,别害怕,让我教训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然后拍了一下小黄鸡,算是为小白鸡报仇。小黄鸡把头一缩,黑豆似的小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主人,我错了,请原谅。”还有一次,我放学一跨进家门,就听到那些可…  相似文献   

2.
关于《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历来有三种解释,即机杼声、叹息声和虫鸣声。但大量例证证明,将"唧唧"解为机杼声太僵硬,缺乏美感;解为叹息声太直白,不合情境;解为虫鸣声则最为恰当,既生动贴切,又具有起兴、烘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一只生活在灌木丛的蓝绿色的蝈蝈.正唱着动听的歌谣,它可是蝈蝈家族中既少见又美丽的蝈蝈。  相似文献   

4.
《本兰诗》千古绝唱,拟声词遣用有方。唧唧“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乡里农家,一片寂静,“唧唧”的虫鸣,声声入耳。就在这静谧的气氛中,木兰在织布机上,勤劳而作。忽然机停梭止,沉重的叹息一声接一声压倒了“唧唧”的虫鸣。原来是可汗点兵,而阿爷年迈,又无长子,难以应征。细品这里的“唧唧复唧唧”的虫鸣声,在达意传情上有奇妙的效应:一方面以动写静,渲染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名字     
从前,有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他们有一只黄色的小鸡,名字叫小唧唧。他们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飞来一只凶恶的老鹰,把鸡妈妈叼走了,从此,小唧唧成了可怜的孤儿。  相似文献   

6.
在那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奶牛,它们在那儿安居乐业,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奶牛们不停地吃草,源源不断地为人们产奶,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由于它们为别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续变成了天使。一只鸡羡慕不已,琢磨着:怎样才能也像奶牛一样变成天使呢?经过几天的思量后,鸡终于悟出了变成天使的门道——生蛋。“唧唧——唧唧唧——”小鸡来到草丛里,用它的小利爪在草地上东耙西钩,一只小虫就成了它的美味佳肴。几个月过去了,小鸡长大了,它生下了许多蛋。人们高兴地品味着鸡蛋的美味,不住地说:“鸡的功劳真大,让我们享用不尽。”一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众妙集》、《二妙集》乃赵师秀继踵《极玄集》而编的唐诗选本。《极玄集》以大历诗人为主;《二妙集》专选贾岛、姚合;《众妙集》主要是大历诗人和姚、贾诗派。三集所选诗作在体裁上,皆以五律为主;在题材上,皆冷淡政治时事,关注日常琐事;在情调和主题上,皆悲凉、凄苦,企慕隐逸、闲适;在表现手法上,皆少用典、多摹景;在风格上,皆以清幽闲雅为主。不同之处在于:五律之外,《极玄集》偏重五绝,《众妙集》与《二妙集》偏重七律;《极玄集》不排除情感激烈、表达直接的作品,《众妙集》与《二妙集》则以“词体和平,表达含蓄”为选录准则。这既显示了姚合《极玄集》与赵师秀《众妙集》、《二妙集》前后相承的关系,也体现了时代、个性等差异造成的编选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肉①,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  相似文献   

9.
“唧唧”辨     
关于《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的解释,历来都是有争议的。有的说是机杼声,有的说是叹息声,有的讲作秋虫声,众说纷纭,直到现在似乎仍无定论,以至几种解释并列,无分轩轾。何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在于“唧唧”是个象声词,本来就不是固定只作为某一种声音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屋子里看《长者家园》,忽听传来一阵“唧唧……唧唧”的叫声。我放下杂志,走到窗前向外张望。原来,天窗的燕窝里有几只小燕子伸着脖子叫个不停,燕妈妈正衔着食物嘴对嘴地喂小燕子。看着小燕子们吃饱了,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江西矶山湖风电场集电线路终端杆塔电力电缆炸裂和闪络放电问题,对产生电力电缆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热缩电缆工艺不适合在南方山区潮湿条件下使用。通过与冷缩电缆工艺进行比较,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矶山湖电厂电缆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白鹅老师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忽听窗外两只鸡在激烈争论,便放下笔和本走了出去。“唧唧唧,”大黑鸡见了大白鹅先叫道,“我说‘星期’是‘礼拜’,‘礼拜’是‘星期’,他偏说不是。”“唧唧唧,”大白鸡脸都红了,“我说‘礼拜’是‘礼拜’,‘星期’是‘星期’,两者有区别,他偏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3.
幼教拾贝     
陶行知先生的一副对联1927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南京的风景胜地燕子矶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农村幼儿园——燕子矶幼儿园。园舍茅顶泥墙,既切实用,又极雅致美观,每当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江水如蓝之际,燕子矶游人如织,在登矶远眺,饱览滚滚长江之余,这所幼儿园便是游客的欣赏中心。而最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的是陶先生自撰自书的一副对联: 谁说非学校,就算非学校; 彼且为婴儿,与之为婴儿。陶行知先生一向是主张用穷办法普及穷国教育的有心人。在农村办幼儿园。开始,一切都是困难的。他主张办起来再说。以此他说:“谁说非学校,就算非学校。”他指出:“一”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但比“零”却是一个整数。从无到有,这就有前途,有希望。你说我们是哄娃娃,就算是哄娃娃。只要能为农民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就是好事。  相似文献   

14.
女织     
<正>1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华夏先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2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城市,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10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清华爱心公益协会成员任美翮,狠体验了一把饿肚子的感觉。从当天中午十二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半,整整八个小时,除了喝过几口水,她滴米未进。当天在清华大学的校园中,还有超过五百名同学和任美翮一起饿肚子,这些同学被称为“饥饿先锋”原来体验他饥们饿都参加牵手了残一疾项儿由童中和国残残疾疾家人庭福子利女基金会公益和体清验华活大动学。校团委联合举办的“体验饥饿—牵手残疾儿童和残疾家庭子女”公益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6.
鸡!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家禽,它既可以生蛋,还是一种美味佳肴。我爸爸养了一群“鸡”,它们既不会下蛋,也不能吃,但比鸡的作用大多了!爸爸买的第一只“鸡”是电话机。它全身是红色的,正方形的身体,还有一个话筒。养了这只“鸡”可就方便多了。只要按下电话机上的按键,不管路途多么遥远,总能和对方通话。自从有了它,爸爸这个下岗职工就好找工作了。可是,这种“鸡”只能在家里使用,不能跟着人走,这只“鸡”成了爸爸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7.
“倦极”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极”课本没有加注。单从字面出发,容易当做“倦”的补语。但“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对应,“极”作为补语,就破坏了排偶结构。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高扬 《语文新圃》2010,(5):36-37
《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课文。可是对于这一句话中的“劳苦倦极”,相关的解释却有两种。第一种是很多语文教师都经常使用的,即“困苦疲倦到极点”。  相似文献   

19.
释“极”     
“极”在古代汉语里有“疲惫”和“穷困”义,人们多不知道,往往误用今义“极点”、“极限”、“极尽”去理解。例如:《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其中“劳苦倦极”的“极”,很多选本都没有注释,不少人把“极”解释为“极点”,似乎也通,其实大错而特错。“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句式俪偶,“疾痛惨怛”是四字(词)并列,“劳苦倦极”应该同样如此。显而易见,“倦极”应该是并列结构而不是补充式,“极”不能解释为“极点”。“极”有“疲惫”之义,“倦极”应该是同义复词,“极”犹“…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曾指出,校长的责任说得小些,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在上世纪20年代,丁超调任燕子矶国民学校校长。他用较少的经费对燕子矶进行改造,凡事亲力亲为,让本已建成多年的学校重新“充满生活力”。陶行知参观该校后即作《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文章展现了一位天才校长如何在短短半年内让一所学校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