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孟权 《现代语文》2005,(10):74-75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中诗词占了三个单元,如何完成诗词教学任务,成了该册教学的重点.诗词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就诗词的形象美、声韵美、含蓄美、意境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审美情感与体验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要进一步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和美感效应,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一、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对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做出准确地分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来看,学生的审美心理呈现阶段性。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3.
杨彦 《新疆教育》2012,(18):30-31
美育在铸造人的灵魂和提升人格层次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代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为美而陶醉、痴迷。因此,正确引导审美,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以实现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育的目的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的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对美育的实质与意义作一定阐述,并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陈长莲 《教师》2012,(9):59-59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的。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要满足他们“美的需要”。这就带来了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应通过挖掘教材的审美价值,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运用各种途径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爱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心理学原理,满足学生的精神性需要,即满足学生求知、审美、启智、交往的需要,通过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丰富饱满的情感、灵活新颖的教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等词汇在当代教育理念中的注入,语文教学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审美教育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堂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相反,审美教育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语文教学和美学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散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以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把握教材重点,以学生身心的愉悦为基础,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作品的美,以求达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点击高中现代散文 探究语言美学精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心灵之花在优美的范文学习中得到审美的滋润,会唤起强烈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审美的触发点,如让学生放声朗读,大胆联想和想像,以及进入文章情感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学中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尤其是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充分强调从散文美学因素生成出发,和学生共同挖掘现代散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做到学习中有心偶会,有思而至,然后得到天籁自…  相似文献   

10.
满足初中生多种学习需要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包括学会生存和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以及着眼于终身发展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必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审美的需要和求知需要一样,都属于学生需要结构中的高级社会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手段,也能使学生审美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快乐情绪。这种快乐情绪不仅有助于理智感的发展,而且本身也有利于审美感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审美需要,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是寓教于乐的又一不可忽视的途径。这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2.
满足初中生多种学习需要是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包括学会生存和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以及着眼于终身发展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必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审美需要是心理方面较高层次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审美的需要对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有着现实意义。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例,通过对艺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审美需要的分析,探讨从满足学生审美需要角度出发改进艺术基础课程教学,提出创新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等几方面对于艺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尹强 《西藏教育》2008,(2):22-2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就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关乎着学生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平衡以及个性的完美,忽略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会使物理知识的传授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初中美术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在此基础上鉴赏美、享受美,并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但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需要先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首先要从唤醒学生的艺术视觉开始。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审美创造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所以有人把它比作是"视觉的珍馐美味"。心理学研究认为,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用感觉器官(通常是用眼睛)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尼珍 《西藏教育》2009,(11):27-28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美育。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所以,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育的渗透。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美育资源,通过品析语言、分析形象、驰骋想象、创设情境等方式方法,引领学生发现、欣赏教材中美的内容和形式,汲取"美"的营养,造就健全、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堂是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引导学生朗读与品味文本,体验与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红霞 《快乐阅读》2011,(17):40-41
语文课如从审美的观点来观察,它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如用美的心灵来感受,则是一个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无穷尽的宝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帮  相似文献   

20.
需要层次理论与学校教育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要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基本需求:要加强学校的基本设施建设;要重视学生归属的需要,在集体中用爱心教育学生;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创设美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