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董剑林 《师道》2005,(1):33-33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有一个父母在美国开餐馆的女学生,由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她感到压力很大,时常向她的父母诉苦。有一天她的母亲从美国打来电话对她女儿的班主任说:“看来我也不必要求我们的女儿在学习成绩方面取得好成绩,还是顺其自然好。”她还说:“在美国,孩子们在学校里几乎都是玩,在家根本没有读书,做作业,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学语文》2010,(3):19-19
《雪》是鲁迅先生的名篇。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其意蕴深邃,境界高迈,文笔优美,语言洗练隽永,是初中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然而,多年来,关于它的主题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探监的母亲     
刘刚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刘刚也想父母了,就给他们写信,让他门来。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刘刚绝望了。他最后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准备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天两天了。  相似文献   

4.
5.
鲁迅小说《故乡》的主题是什么?至今人们的看法还很不一致。有些比较流行的观点,仔细推敲一下,感到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不尽吻合。比如,不少同志提到,小说主题是“揭露反动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与摧残。”但是,用小说实际一检验便不难发现,这一结论很难从作品中找到充足的依  相似文献   

6.
从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看出,<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故事悲剧的叙述,折射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封建家长制与向往自由爱情.这种主题解读主要受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解题"的影响:"它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和加以赞扬;同时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描绘和歌颂."其实,文本解读应该是多元的,不能用朱先生的阐释对文本主题牢牢固定.  相似文献   

7.
李煊 《广西教育》2008,(26):4-5
高中生早恋,是一个敏感、又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两天前在球场上精彩扣篮、赢得无数女生激动尖叫的一个阳光大男孩——小文。看着他脸上自信、灿烂的笑容,要知道,也就是在半年前的一个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小文父母焦急的声音,小文因为早恋,和父母大吵了一架之后,离家出走了。  相似文献   

8.
潘朝晖 《文教资料》2008,(20):21-23
在<双城记>的创作中,狄更斯让事件集中到尽可能少的人物身上,让次要人物也重复登场,使小说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狄更斯无意创作一部真正反映法国大革命的作品,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借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英国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人民起义提出一种警告,真正的主题是作者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9.
张洁 《广东教育》2005,(7):64-65
《早熟》是部教育主题的电影,两个刚满十八岁的高中生,偷尝禁果,未婚先孕,离家出走,经历了诸多艰辛之后,最终安全生下了孩子,重返家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位是年轻时犯了错的律师,为了不让女儿重蹈覆辙,想尽办法为女儿安排一切。而另一位父亲因为自己年轻时不争气、早恋,穷了一辈子,希望儿子能够用功念书,争口气。两位父亲尽管身份职业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业芸 《学语文》2009,(6):36-3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以描绘湘西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著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边城》通过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优美人性、和谐社会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介小玲 《文教资料》2006,(26):59-60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沉思整个人类与人性,展示了深沉的意蕴。这其中,形而下的意蕴层,是诗作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形而上的意蕴层则超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体现了审美意蕴的聚光点。  相似文献   

12.
《东门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名篇之一.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建国以来有三种说法,即铤而走险说、自相矛盾说、抒发悲愤说.本文以翔实的材料,对以上三说一一驳斥,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诗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论证了这首诗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泊船瓜洲》是诗人王安石宰相被免后回乡路过瓜洲时所作。由于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什么时候才能够在明月的照耀下返回呢)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诗作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怀念之情。对此,笔者不以为然。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1069年,为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但由于新法损害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反对,最后宋神宗动摇了,免去了王安石宰相职务,变法遂告失败。  相似文献   

14.
《药》的主题历来被人们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绝对统一的看法。过去人们在谈到《药》的主题及夏瑜形象时,大都说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其论据是: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死得悲凉、寂寞。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5.
16.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的教材和教参书中都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待  相似文献   

17.
《药》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至今也难有统一的看法。过去人们在谈到《药》的主题及夏瑜形象时,大都说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其论据是,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死得悲凉、寂寞。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至少有两点无法自圆其说:一是夏瑜在狱中劝牢头阿义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不明明就是在宣传和发动人们造反?试想,夏瑜在身陷囹圄、随时有可能被杀头的情况下,连牢头都不放过宣传,平时对一般群众又岂能放过?此其一…  相似文献   

18.
二千年来,对《诗经》中的许多篇章纷纷无定解。特别是《伐檀》一篇更是众说纷纭。事实上对此诗的解释大多偏离了其真正的主题,而此诗的基本主题是劳动者歌谣,它是一首赞美心中情人的爱情诗。并不是如汉代治经者及后代学者所说的怨刺诗,也没有什么社会批判倾向,仍然是《诗经》基本主题-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奴隶社会风土人情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名篇之一,为历来传诵之作。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人教版)说:“这首诗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20,(5):112-112
近日,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社策划推出的《父母必读》创刊40周年一养育新观察主题对话活动上线了,该活动拟在2020年度4月至12月期间,在京东、当当、淘宝、一直播等多个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每月围绕一个主题,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与家长在线探讨儿童养育方面的新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