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出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语文味是对异化的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的改造性对策,是对语文美学境界的一种现实追求.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以及他们内心的丰富世界,而不是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的东西。语文教师应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无限期待,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让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的温馨里去感受生命的魅力,实现师生生命意义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语言水平决定语文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正本清源,教师应该紧紧扣住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牢固确立语言教学在语文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语言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一堂出色的语文课,不但能给学生知识的营养,更要给学生心灵以文化的洗涤,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所以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语文味像一杯刚刚冲上的浓浓的咖啡,吸引着孩子们的嗅觉,沁入心脾;语文味是一曲动听的音乐,轻轻地或者激情地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首先姓“语”.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别的学科,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内.把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我想用如下三个“味”来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因此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同归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教学目标既在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即通常所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人文性”的张扬,更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征。那么,语文课应怎样张扬人文性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田媛媛 《语文天地》2012,(24):46-47
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语"和"真"指什么?语文教学应该抓"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应该怎样抓?这些问题是语文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材培训时,看了两节同一教学内容(高晓声的《摆渡》一文)的课堂教学录像,感受颇多,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第一位执教者,由"青蛙爬塔"的寓言,导入到现代寓言《摆渡》,第一步是提问启发:学  相似文献   

10.
技校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定位呢?它是继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努力构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1.
黄广炳 《考试周刊》2014,(57):21-21
作者参加国培,聆听讲座,反思教学行为和语文教学现象,认为语文课不能只注重表演,而应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那一篇篇范文堪称经典美文.课堂上,我喜欢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那美的殿堂,徜徉那美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黄厚江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撰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怎样的"统一"》,文中提出"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陈钟梁先生多次提出"语文课要‘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但首先是‘工具性’"。两位专家的言论拨开了笔者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迷雾,也引起了笔者对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黄艳霞 《中学文科》2007,(11):147-147
弹指一挥间,我执教已经十几年了。担任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平日里愿意多读课改资料,多钻研教材,在别人身上也学到了一些经验。以下是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点滴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课具有综合导向性、情感激发的直接感染性等特点。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充分挖掘和利用中的美,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在传承文化、陶冶性情、尚德崇义、塑造人格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和疑难问题,针对这些困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玲玲 《现代语文》2011,(12):47-48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脍炙人口,它们是美的载体,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炉。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山川,有的歌咏花草;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咏善良,有的歌咏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笞虚荣;有的鞭笞吝啬……  相似文献   

20.
津市  鲁礼木 《湖南教育》2001,(16):40-40
由分析为主转变为以阅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告知多种形式和方法。诸如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语气和情感;初读——学生自由地读,不读错字漏字,不读破句;美读——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快读——从头读到完,语气顺畅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