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是一种语言较为凝炼的文学体裁,具有特殊的本体特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试从诗歌的本体特征入手,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诵读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古诗词教学的总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3.
如何突破诗歌教学的困惑与盲点,使诗歌教学真正落到实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揣摩语言,获得感悟。解读诗歌往往是从品析诗歌的语言开始的,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炼,言简意骇,有极强的表现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别诗歌语言与其它文学作品语言的异同,诗歌语言不同于Et常用语,也不同散文化的语言,还不受汉语语法规范、逻辑和结构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典学发展的一大主流。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教材有古典诗词31首.涉及诗人19人;  相似文献   

5.
当代诗人在创作中崇尚诗歌用语的自然朴素,把生活世俗化,回归生命以原生态。这并非是对诗歌传统写作要求用语形象生动、含蓄凝炼的简单片面否定,而是从多方面去激活汉语的表现力,探索汉语的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诗歌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歌是一个国家语言的浓缩,它以最凝炼的文字传递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其中的文化因素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渊源、语言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特色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来说明文化因素在英语诗歌理解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脍炙人口,而极富美学价值,从古至今,哺育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诗歌教学对于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进入课文的诗歌,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语文教学中虽占有一定的地位,却也一直令广大语文教师头痛。大家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各有利弊。教学上主要表现为重视分析语句、思想,不重视鉴赏、比较、诵读。  相似文献   

8.
张勤 《考试周刊》2012,(82):31-32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练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学好古典诗歌,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对于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美玲 《考试周刊》2011,(85):41-42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学习古典诗歌,对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舞学生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她语言的生动凝炼,她意境的清新深远,她音韵的优美和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的确能陶冶情操,使人的情感与涵养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一种字高度集中凝炼的学形式。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学翻译中如何运用本国语言传达外国学作品的风格、思想的问题,还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诗一样精炼语言、巧妙的形式来传达原作的美感的问题。要把诗的美用另一种语言成功地传达,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简单转换,即“形似”,更为关键的是意境的复制,即“神似”。中英二种语言由于所属语系不同,在长期发展演变中,逐步在法、句式、修辞、格律等诸多方面形成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中英诗歌互译的不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杨英 《语文知识》2002,(8):33-34
文学形式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四种。这几种文学形式各有特点而又是相通的。诗歌是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像,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诗歌相对散文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凝炼,往往是几字、几行就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这是散文所达不到的表达效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畏惧讲诗歌,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然而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详尽的新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一次教学经历,对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进行一次探究.  相似文献   

14.
诗歌语言具有凝炼、形象、跳跃性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赏析诗歌时需要大声朗读,细细咀嚼,反复品味,理清诗歌结构,明确诗人思路,体味诗人感情。《致橡树》(板书)是一首爱情诗,诗人通过内心独自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一种新型的爱情观。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诗歌,初步把握诗人的思路和感情。  相似文献   

15.
感悟诗歌     
朱爱武 《教育文汇》2003,(11):39-39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诗歌作品?我的理解是:既不是不加指导,信马由缰地由学生泛泛阅读。也不能是只由教师机械僵化地片面解读。诗歌是最凝炼的语言艺术,诗人以最简炼的语言组合创设了所有语言艺术中最富意韵的意象。通过意象创设,或寓意,或象征,丰富的情感或深奥的哲理则自诗歌的意象中源源流淌,让读者从中体会妙不可言的情感。在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世界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会诗歌鉴赏是提高文学品味,提高读者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用凝炼、形象而有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的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锤练的个性化的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教学上除了重视诗歌语言通常意义上所言的新鲜、活泼、生动的特点外,还应充分重视诗歌语言自身独有的几个特点。现以高四册诗歌单元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十二、什么是诗歌?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通常把各种形式的诗和歌谣,如古诗、现代诗、民歌、儿歌等都称为诗歌。诗歌是运用有节奏、有韵律、凝炼而富于形象的语言,集中、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节奏和分行排  相似文献   

20.
凝炼、含蓄是诗的特点,形象乃诗的生命。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感情,以及诗句的跳跃性、节奏感和感情的急遽变化,都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诗歌的教学除通过语言因素讲清思想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描述。诗歌靠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感染人,因此教者必须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的意境,使学生想象、玩味,从而理解其思想内容。如《忆秦娥·娄山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