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玉,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院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刘鹗《老残游记》  相似文献   

2.
执子与通子(福建卷)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子们胸中…  相似文献   

3.
关系式话题作文的特点是,总话题中有“子话题”,如“慢与善”中的“慢”和“善”就是两个子话题。写作立意时一定要兼顾话题中的子话题,哪一项都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一道流传已久的数学趣题.问题一.如图1所示的一列方格中摆着四颗黑子(记作×),四颗白子(记作○),并给出图1如下的变换条件:从这一列棋子中每次取出相邻的两颗放到这一列的中间或者紧挨着这八颗子的两端的任意两个相邻的空格中,放下时这两颗棋子的顺序可以颠倒,但在这两颗没有放下之前,不得挪动其它的棋子.试问能否不超过5次变换将这一列棋子改变成为一白一黑相间且任二子之间没有空格的一列?  相似文献   

5.
"一母生两子,两子皆似母."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原直角三角形分为两个小直角三角形,这两个小直角三角形都和原直角三角形相似,这种基本图形我们不妨形象地叫做母子相似形.在母子相似形中有三个重要的结论(如图1):CD2=AD·BD,AC2=AB·AD,BC2=BA·BD,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反义词,即一个词的本身,具有相对或相反的两种意义,这就是所说的“正反同词”。现举数例,说明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名词中“正反同词”例如“子”这个名词,可指“男儿”,也可指“女儿”。指“男儿”的,如《列子·汤问》:“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一EO.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每小题3分,共36分)图1乙分子在尸点(x~x:)时,  相似文献   

8.
引入几个偏序范畴的相关概念,如链、偏序范畴之间的函子的矩阵表示等。首先解决了两个n秩偏序范畴之间函子的矩阵表示的存在性问题,其次给出了D4型Dynkin图作为偏序范畴上所有自函子的矩阵刻画。  相似文献   

9.
子子孓了子,古文字作①,像个襁褓中的婴儿:大头,双臂伸出,下肢被裹紧的样子。如《触龙说赵太后》中“丈夫亦怜其少子乎?”它著作左偏旁时,就写成“子”,如孩、孙等。子,篆文写成②,《说文》:“无右臂也。”引申为孤单。如子然一身。孓,篆文写成③,《说文》:“元左臂也。”这个字,只同“子”连用。子、孓这两个字是由“子”分化而来的。现代汉语中只有蚊子的幼虫叫“子孓”。了,篆文作④,《说文》:“无臂也。”表示已将婴儿全部包在裙褓之中,即结束。完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它读轻声,如春天来了(卜)、他走了(卜)…  相似文献   

10.
【题目】甲乙两同学一起做游戏,每人有36枚筹码,游戏开始前,甲乙双方将各自的筹码放在如图7所示的格双方轮流掷般子,每次掷两枚,若两枚般子的点数之和各为5,就将格子5中的筹码取出一个.依次类推,谁  相似文献   

11.
飘飘百褶裙     
最酣畅淋漓的昨天,是飘飘的百褶裙。妍子是我童年时最要好的伙伴,她有着如糕点般酥酥甜甜的笑容。妍子对蜗牛有种如亲人般的特殊情感。黄昏时分,在放学的路上,妍子总喜欢窝在小道的灌木丛边观察为数不多的蜗牛。可能是出于好奇吧,有一回我也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妍子。结果好半天都没  相似文献   

12.
《论语》“子畏于匡”的匡,地在何处,说法不一,一主宋地说,一主卫地说,长期以来,聚讼纷芸,上下持续两千年之久,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陈己见,敬希学人诸同志指正。有关“子畏于匡”的记载,《论语》中凡两见: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第九》“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告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相似文献   

1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每天下午两点,这醇厚、绵长、不徐不疾的声音都会从学校的广播中准时响起,遍布整个校园。学校地处山脚,青山巍峨,绿树成荫,空谷幽幽,好鸟相闻。《论语》广播伴着古典音乐如行云流水般的萦绕其间,回声飘渺、悠长,此情此景常常会让我们有置身于孔孟时代的梦  相似文献   

14.
陈波 《新高考》2008,(4):61-62
1.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子一代的表现型之比如图1所示。让子一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杂交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相似文献   

15.
(一)认真艾子①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②于田舍。有老父③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④,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注释】①艾子: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战国时代的人物。②浆:解渴的薄酒。③老父:老年的男子。④达:通达事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执子乞浆于…  相似文献   

16.
交换代数学的对象是交换环及其上的模,其叙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经典语言,优点是内容较为具体和丰富,这方面早已有标准的教科书(如Bourbaki的)出版,另一种是用函子语言,优点是更为一般和漂亮。作者尝试用后一方式的框架来研究交换代数,本文是其第Ⅲ部分,给出了与函子相关的几个概念,目的是以后引进和研究概型(交换环的用函子语言的对应概念)  相似文献   

17.
想起那盘棋     
偶然间看到文徵明的一幅画,浅浅的山水之间依稀可见两位隐者悠然对奔。山清水秀,烟波浩渺,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我曾想,人生在世,倘能隐居山林,一棋一知音足矣。没错,就是那盘棋——盘残局,稀稀零零的几颗子,一如  相似文献   

18.
关系式话题作文的特点是,总话题中有"子话题",如"慢与善"中的"慢"和"善"就是两个子话题。写作立意时一定要兼顾话题中的子话题,哪一项都不能丢失。首先,在思维上要搞清关系式话题中子话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对关系式话题中的子话题不能单独去思考,而应该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上去审题立意。就"慢和善"而言,其关系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矛盾的反比关系:"慢"  相似文献   

19.
执子与通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您“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似文献   

20.
为父奈何收费如虎某生中考折桂,考入一重点中专、喜极。然家境窘,其父求诸亲朋凑足学费三万携之送子赴校、三万学费悉数呈给校方,复又馈子饭赀千元而返。未迨两月,忽收子快信一封,内称,儿深知家境不裕,入学后节衣缩食,克俭克勤,不曾乱花一文。然学校又有收费名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