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1,(15):157-157
据上海《新民晚报》消息:虽然张爱玲已去世多年,但近年来不断有她的遗作被整理出版,不过据了解,新近出版的《雷峰塔》《易经》这两部张爱玲自传体英文小说的简体中文版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记者日前前往上海书城,在2楼的张爱玲作品区域,两本新作与《小团圆》《异乡记》等被放在了推荐区,十分容易找到。  相似文献   

2.
读书     
《八小时以外》2011,(2):51+53
书名《六月新娘》作者张爱玲出版十月文艺出版社日期2010年12月定价29.80元《六月新娘》是张爱玲的电影文学剧本作品集。这是张爱玲的剧作在内地首次结集出版,其中包括《人财两得》、《情场如战场》、《桃花运》、《六月新娘》和《小儿女》五个剧本。五个剧本都是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演绎了不同  相似文献   

3.
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张爱玲译作选二》日前在香港与台湾出版,该书收录了海明威名作《老人与海》的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出版的著名小说,小说讲述一位老渔夫在捕鱼的过程中,与大自然搏斗的经历,巧妙  相似文献   

4.
据《东方早报》报道,自传小说《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按照张爱玲遗嘱,小说手稿应该销毁,不予出版。早报记者日前获悉,这部备受张迷关注的小说已于前不久由皇冠出版社在台湾地区正式出版,而大陆简体版何时出版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5.
社会像是有了某种预感,这两年骤然形成了张爱玲热。她的在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灿烂一时的小说、散文像重放的鲜花,妍妍地点缀在书市间,似她的回光一照。张爱玲这个被现代文学史筛掉了的作家,曾出版过的为人称道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中短篇小说《红玫瑰·白玫瑰》、《沉香屑》,散文集《流言》、《张看》等,也出版过令人失望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乱世才女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1847年出版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1943年天才作家张爱玲出版了她的代表作《金锁记》。刚刚出版的时候《呼啸山庄》并不被评论界看好,甚至被指责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可是在20世纪30年代,《呼啸山庄》的作者却被誉为"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方平先生更是认为《呼啸山庄》"足以和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戏剧前后辉映"。张爱玲的《金锁记》在当时得到了化名为迅雨的傅雷的高度赞扬。一、形成孤独性格(一)出身卑微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和她的小说   张爱玲 (1920~ 1995),她出生于上海,比萧红晚生 9年。 1939年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影响,改入香港大学。同年,发表处女作《天才梦》。 1942年中断学业回上海。 1943年至 1952年,发表《金锁记》《倾城之恋》《十八春》《小艾》等小说,出版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 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 2年后分手。 1952年逃往香港,供职于香港美国新闻处, 2年后出版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 1955年去美国。次年与美作家赖雅相识并结婚,直至其 1967年去世。 1976年《张看》出版,次年《红楼梦魇》出版。 1992…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两部小说《金锁记》和《怨女》,是运用同一素材创作出来的但又迥乎不同的两个故事。《怨女》的主人公银娣相比《金锁记》中的"疯狂"的曹七巧呈现出"常态化"特征,这种改写反映了张爱玲对创作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张爱玲一贯的苍凉文风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钱振纲自1944年5月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万象》杂志上发表署名“迅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中,大陆、台港和海外学者发表了上百篇评论、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文章,并且出版了这方面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10.
你也喜欢张爱玲?我也是。你看了她多少作品?只要出版了的,我都看了。最近,新出了一本《同学少年都不贱》,据说在她生前没有刊出过。看了看,上海陈子善作的序。有一本《张爱玲画语》。我知道,现在能找到的张爱玲的画共有七十六幅,该书的作者将她的每一幅画都配上了文字。你知道张爱玲最恨什么吗?这谁  相似文献   

11.
赵飞 《考试周刊》2009,(17):40-41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以后并没有被南京政府正式定为"文化汉奸"的罪名,但是社会舆论却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她的文学活动甚至于私生活,都成为公众谩骂的焦点。给张爱玲安上"女汉奸"的罪名,却多半是由于其与胡兰成婚姻的缘故。四十年代,张爱玲已经出版了《传奇》和《流言》而名满上海文坛,这个特殊的文学生涯时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著名的女性小说写家,在她一生的著作中,女性形象是主要的,也是塑造得最成功最亮眼的。众多的作品与人物形象中,张爱玲对《金锁记》与《连环套》是最偏爱的,文学界也特别关注这两部作品。夏志清在文学史上给张爱玲定位时,曾将《金锁记》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张爱玲在二十三年的沉淀之后,又重新提笔将《金锁记》改写为长篇小说《怨女》,可见她对《金锁记》恋恋不舍的珍惜。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十八春》在张爱玲一九六八年移居美国之后进行了增删、改动等再创作,之后委托台北皇冠出版社以《半生缘》为名出版。本文从《十八春》到《半生缘》的创作历程以及作品文本的内在逻辑来阐述对《十八春》修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张爱玲的文学传人,黄碧云在《盛世恋》中的表现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毕竟作为两个时代的两位作家,时代的差别写作风格的不尽相同,使她们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盛世恋》是《倾城之恋》在现代生活中的继续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世界是《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关注女性的生活,表现女性的心灵,尤其是表现她们的悲剧命运,是曹雪芹与张爱玲两位小说大家的共同着眼点.文章在论述《红楼梦》与张爱玲女性意识同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张爱玲成熟而深刻的女性意识,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篇小说《金锁记》的成就获得高度评价.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将《金锁记》扩写成了长篇小说《怨女》.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的比较分析来探讨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和张爱玲的《封锁》讲述的是十分相似的两个故事。通过对这两篇颇具代表性的小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施蛰存与张爱玲在处理文本时间和制造审美效果上的不同之处和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杂志》不仅为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化人指引了方向,而且对文艺创作做了具体指导。对现实发出声音作为其重要文化使命,文艺批评与报告文学是它对现实发言的主要文学形式,《杂志》借此延续了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关于新文艺腔的论争与对日伪民族主义文学口号的反驳是《杂志》开展的两次重要文艺论争;《杂志》为张爱玲的成名提供了多种机遇,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的呵护与培育给张爱玲提供了更大的文学空间,张爱玲能成为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的重要存在,《杂志》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19.
检视学术界对张爱玲《小团圆》的研究,从对作品体例的关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对艺术形式的研究三个方面,回顾《小团圆》出版至今的研究成果,归纳与辨析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小团圆》 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沈裕 《文教资料》2013,(24):13-15
《海上花列传》作为作家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其世态人情、情感对话及“平淡而近自然”的美学追求,表现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及人生态度.细读张爱玲一系列“传奇”小说,不难发现《海上花列传》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本文从《传奇》第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出发,通过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与《海上花列传》中的赵二宝的形象分析,体会此篇小说受《海上花列传》的影响及张爱玲对此的延续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