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约秋天     
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在这个季节和日子作最后的交接的点华灯初放下的冰冷的宽敞马路上拥挤出一股热热的浪在一首流行的音乐中交响踏着摇滚的旋律作长龙状跳跃着冬的时尚的街舞在记忆中穿行的人彩色的河流中手里提着一轮清冷的山月萤火虫在照亮着三十年前的崎岖的山路在秋的夜晚下自习回家的路上遥望着从村里透露出的灯光踏着黑夜往家里赶的脚步总是用嘶哑的歌喉唱歌黑夜里有生命的存在和勇气的力量那时我想着的是我的城市现在我想着的是我的山村秋天还会到来期待着——春风化雨的雷声劈开暮蔼沉重的板块再浇灌些热烈单纯的夏雨在故乡…  相似文献   

2.
被形容的桑塔格:40年来,公众对桑塔格的读解几度分裂,她被截然不同的词汇描述着:引发激烈争议的,虎头蛇尾的;创造性的,无创意的;幼稚天真的,深奥难解的;亲切随和的,冷漠超然的;高人一等的,民粹主义的;清教徒般的,纵情享乐的;真挚诚恳的,矫揉造作的;禁欲主义的,浮华奢侈的;左翼激进的,右翼保守的;深刻的,肤浅的;热情的,冷血的;傲慢专断的,犹豫不决的;明晰的,模糊的  相似文献   

3.
德籍犹太人心理学家库.勒温的拓扑心理学认知理论认为,物理的空间〔宇宙〕是单数的,心理的空间〔宇宙〕是复数的;物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封闭的,心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开放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构成的空间,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隐喻的,体现为多种原型,具体化为多种描绘概念的隐喻性认知图形,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图形是等效的,它们共同说明、阐述和描绘一个种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同一个意义。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美学效应产生的过程,也是这个组诗的艺术魅力所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宇宙论,如果用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来解释,是认知的、心理的,最终是隐喻的和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吕约 《东方文化》2000,(5):117-118,123
我喜爱破旧的玩偶,招牌上的标记,中医的药方,占星图,万圣节的鬼面具,默片时代的电影,皮影戏,《山海经》里的动物,田头小土地庙的对联,从未时髦过的文学作品(比如列斯科夫的《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惊人的残忍,惊人的力度!),老太太讲的故事,关键时刻溜到嘴边来的谚语,古老童话中不知疲倦的重复,天真的、无意义的小调……我与它们气味相投。我希望我的诗也与它们气味相投。  相似文献   

5.
三月街记忆     
关于三月街的记忆,始于一条青石铺成的小路。沿着古老的小路,踏着晶莹的露水去赶街,这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小路位于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北边的龙尾关。它的年纪可以从磨得发亮的石板和石板上的马蹄印看得出来。路上遇到的一切无不与三月有关:清澈的溪流是三月的溪流,它是苍山经过一冬的雪封冰冻后化出来的,清冽度与其它季节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幢幢石头房子是三月的石房子,在明亮的阳光中发出三月柔软的光辉;一垅垅田野是三月的田野,麦苗的青、菜花的黄渲染出三月温暖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隔世的忧伤     
1、隔世的忧伤星子们旋转的秋夜一缕愉悦的风拂过我心的古井掀动我恍若隔世的忧伤这是一掬清洌的甘泉一路弹奏着叮咚的月光之琴轻灵的足音叩击着今世最后的痴情欢悦的青春旋律唤醒了我无知无觉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王彬 《世界文化》2006,(1):26-26,27
悠扬平和的钢琴曲,流畅而艺术的字符,碧绿的田野为背景,再加上如白絮般缥缈的朦胧,就是如此简单地带你走入了这个秋天的童话。画面忧郁的蓝,纯洁的;广袤的绿野,蜿蜒的小路;骑着脚踏车的恩熙和俊熙。他和她在路旁的农舍下躲雨,在清澈的河里嬉戏,在山中的台阶上猜拳,在海边的沙滩  相似文献   

8.
白麟 《世界文化》2001,(4):44-45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个波光潋滟的城市。碧波荡漾的梅拉伦湖环绕在湖心岛的边缘,清灵的水光映得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都鲜亮动人。从卡克岬电视台高达150米的塔楼上鸟瞰全市,一片绿得泛蓝的水域中,古老的皇宫建筑群保留着典雅的褐红色的砖墙。新兴的住宅区却是一尘不染的乳白色,衬托着无处不在的青树绿草,清淡得仿佛水墨的素描。斯德哥尔摩的历史始于“旧城”。狭窄的街巷曲曲折折,两旁中古时期的建筑色调灰暗,偶尔会看到某家的窗台上摆着几盆粉红或白色的花。沿着这样的一条街似乎总走不到尽头。旧城中心广场在中世纪时曾经是熙攘嘈…  相似文献   

9.
科学化发展的起码条件是竞争,竞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全部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平等的、自由的、公开的竞争。违背了平等、自由和公开的竞争原则,肯定导致学术的倒退,中国学术腐败的最深刻的思想根源,乃是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0.
邱澎 《大理文化》2013,(2):68-69
来不及扯一片春的阳光为你做一件嫁衣那慌乱的心情在独自等待的春天里悄悄地开成了一朵朵艳丽 温暖是正在孕育的花叶有母亲般的爱抚在冬日的寒风中焦急你的雅致你的自然你的平静你的坚忍你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又凡 《大理文化》2014,(10):I0008-I0013
大理的秋天是一个特别饱满的季节,成片的坝子。成片的丰收,金黄的大地,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宁睁的村庄。一两辆自行车轮转动在连接村庄与田野之间的小路上,田野里收割的身影像弯弯的镰刀。大妈鲜红的头巾在金黄的田野里像盛开的花朵,稻簟人衣授飘飘地守护田园最后的丰收,空气里流淌着糯谷的清香和青草的味道,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过后,天空骤然转亮,长长的彩虹横跨天际……  相似文献   

12.
杨纳描绘的大多是时尚、娇艳的女孩。女孩们陶醉的神情、妩媚的眼神中总是流露一种独特的青春情绪——青春既是完美的也是残缺的,既是娇艳的也是病态的,既是幸福的也是凄美的。卡通化的造型、迷幻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可能算是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我们的目的不是探讨传统文化是否起作用的问题,而是在于如何从现代化的动力要素的角度,来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合理地扬弃,并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想要到达金斯顿的诺曼曼雷机场,从国内出发的航班要转机三次,飞行超过30个小时。即便如此,想要看到一个真实的、居民眼中的牙买加还是一件难事。生于中美洲的作家奈保尔曾说:"在牙买加的北海岸,你很难找到真正的牙买加的样子,因为那里是游客栖息的地方。迎接你的将会是蔚蓝的加勒比海,热情的阳光和醇厚的蓝山咖啡。"但在真正的牙买加人的口中,那里却是一个"遍地杀戮、遍地偷窃"的地方。这个位于加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崇高     
道德的崇高郑晓江俗人寻觅的幸福略有四:财货的多,处境的顺,婚姻的美满,寿命的绵长。可是,偏偏有些人并不认为这些东西的得到是幸福。在他们眼中,唯有精神上孜孜以求道德高尚的"君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它是人间最大最高的幸福。持这种幸福观的是中国古代的儒...  相似文献   

16.
那天是赴一个朋友的约会,经过议会的时候,已是傍晚。在渥太华3年多的时光里,数不清多少次经过这里;所以,对这里已经熟视无睹了。此时,太阳的余辉尚存,议会边的华灯初上,一盏盏地诱惑着我,我的心和我的车离开了既定的路线,拐向议会山。加拿大议会坐落在渥太华河畔的一座山丘上,美丽的丽都运河在这座山丘的脚下与渥太华河相汇。与华盛顿的美国国会一样,这里也被称作议会山。不同的是,华盛顿的国会山承载的是一个穹顶的罗马式建筑,而加拿大议会山是整个北美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群。议会的哥特式的屋顶,划破了统治着北美大大小小的都市那千篇一律的…  相似文献   

17.
大山之恋     
1在一山相送一山迎,山连天天连山的彩云之南,连绵不绝跌宕起伏的群山、清冽冽的溪水,养育了山的儿女,使他们以山的精神铸起一种山的性格,用苍鹰般矫健的身手,用宽大结实的光脚板,用点点殷红的血渍,用岩松般强劲的生命力,昭示后人的生命……近看是山群,远望是群山。山山山,山的世袭家族、山的巨型群雕、山的河流、山的海洋,山的故乡,在中国的南方。南方的山,美在静,美在动,美在生机勃勃。山山山,从远古的荒漠跋涉而至,无声而活脱脱地挺立成千万种永恒的姿势,一种是父亲的,一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文化是在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比较封闭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而滞后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三星堆神权古国"是出现神奇的三星堆文化的内在原因;而"早期丝绸之路"所产生的广泛文化交流,则是三星堆文化面貌丰富多彩的外部原因。神权古国的祭祀活动中心是三星堆文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过度的社会财富消耗是三星堆衰落的根本原由。神圣的信仰是它的精神主体、神奇的艺术是其表现形式、神秘的历史是所产生的后果,共同造就了灿烂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类型,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女士的作中有大量的写作题材和创作灵感来源于她个人传奇和独特的身世家庭,她的作品也有很大部分着力刻画和表达在家庭中饱受亲情的冷漠与伤害的成员,尤其是作为晚辈的子女.本文从心理批评切入,在探讨小说叙述的事件和故事背后的事实真相的同时,结合文学创作主体个人的童年经历与艺术品的关系,指出生活事实与艺术真实的差异以及童年经历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读云苍山顶     
谁没看过云!洁白的、泼墨的、彩色的;厚重的、稀薄的、形状各异的;每天都在天空、山间演绎着各种形态.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苍山的云有其独特的韵味,值得一读,能从中读出诗情画意,读出非同寻常的意境,读出别具一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